中國最早的通信記錄來自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殷即商朝,又稱殷商。殷故都今河南安陽小屯村。清朝光緒年間,在這裏挖出龜甲和獸骨,刻上文字,後被稱為甲骨文。甲骨文中記載,商朝盤庚時期(約公元前1400年),徐變向皇帝報告軍事情況,有“打鼓”二宅。經考證,“來古”類似於今天的偵察信號兵。在古籍《待經》中也有“簡書”的記載,簡書是刻有動物骨骼的官方應急文書,由信號兵傳遞。“簡書”起源於殷末周初(公元前12世紀-公元前11世紀),是郵政的前身。
驛站與烽火臺的對應,源於奴隸國家的政治軍事需要。據史料記載,在2700年前的周幽王時代,就有了利用烽火臺進行通訊的方法。有壹個關於烽火通信的故事,叫《女兒笑》。故事的中心思想是:周幽王有壹位贊美她的可愛的公主。雖然她很漂亮,但她拒絕輕易微笑。為此,周幽王做了壹個懸賞:“誰能讓娘娘笑,就賞壹千斤黃金”(銅當時叫黃金)。於是有人想出了點篝火的辦法,希望得到皇後的壹笑。壹天晚上,周幽王帶著壹位可愛的公主登上了這座塔,並下令在各處點燃篝火。鄰近的諸侯見了篝火,以為西戎(當時西部的壹個部落)正在進攻,就領兵到城門口營救,卻見燈火通明,鼓聲震天。我壹問,才知道原來是周幽王拿皇後開玩笑的可笑事。每壹個諾侯都敢怒不敢言,只好憤然撤退回營。大姐看到了,真的淡然壹笑。但是不久之後,西戎真的進攻了。雖然點燃了篝火,但沒有援軍到來。事實證明,州長們認為周幽王又在做同樣的事情了。結果,西戎攻占了城堡,殺死了周幽王,從此破壞了周圍地區。這個歷史故事不僅生動地描繪了當時使用信標通信的情況,也警示後人,無論企業是誰,什麽時候,都不要把通信當回事。
利用烽火臺傳遞信息,雖然速度更快,但只能起到報警的作用,難以滿足掌握敵情和指揮作戰的需要。因此,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政治軍事的需要,從商朝的“萊古”到周朝,逐漸形成了較為嚴密的傳遞政府公文的郵政系統,並與烽火臺相輔相成,相互配合。
秦始皇統壹中國(公元前221年)後,在全國各地實行馳道,“車在同軌,書在同語”,建立了以國都鹹陽為中心的驛站網絡,並制定了驛法,如竹簡如何裝訂、用墨封緘、蓋章保密等;如何為郵政人員供應糧草;如何接待過往的官員、仆人等。到了1960年,郵政已經形成了中國最早的郵政法.
漢代的郵政繼承了秦朝的制度,統壹名稱為“郵”。規定五裏為壹,十裏為壹亭,設三十裏。隨著“絲綢之路”的形成,郵政服務也到達了印度、緬甸、波斯等國家。到了唐朝,郵政有了很大的發展。全國有65,438+0,600多個陸郵局、水郵局和水陸郵局。還規定了行程,有績效考核和檢查制度。執行任務時,郵政部門隨身攜帶“郵卷”或“信卡”等身份證件。
到了宋代,由於戰亂頻繁,軍事緊急公文大量,要求又快又安全。於是,由民夫擔任的郵差改為軍人,並增設了“急送店”,設金牌、銀牌、銅牌三種。金牌壹天走500裏,銀牌400裏,銅脾300裏。進行每站換人換馬的接力傳遞。元代由於軍事範圍和疆域的擴大,僅全國就有1496個驛站,驛站改名為驛站。
到了明代,在沿襲舊制的基礎上,由於海上交通日益發達,有了本部和七下西洋,還開設了海上郵局。清初官方驛站1600余座,驛卒7萬余人,驛馬4萬余匹,歸兵部掌管。19世紀中葉以後,郵局的經費多由官員貪汙填補,郵局行政被廢棄。到了清末,現代郵政逐漸興起,驛站的作用逐漸消失。所以在1913,1,北洋政府宣布取消所有驛站。
郵政制度起源於奴隸國家,盛行於封建社會,隨著封建制度的衰落而終結。郵政與烽火臺的通信雖然是封建王朝的禦用工具,但也是中國有組織通信的開端。它不僅在中國郵政通信史上占有壹定的地位,而且為推動社會進步和人類文明做出了重要貢獻。
二,中國古代的民間傳播組織
郵局是政府的通訊機構,只傳遞公文。普通人只能通過請人轉達的方式來傳達信息,但是很慢,容易延誤和丟失。中國古籍中有很多關於“鴻雁傳書”的故事,可見古代人溝通有多難。時至今日,人們仍將鴻雁視為郵政通信的象征,可見民間對郵政通信寄予厚望。
民間傳播組織的形成始於唐代。當時主要是由於社會經濟的發展,特別是商業和貿易的需要。首先,在長安和洛陽之間,有壹條為民間商人服務的“驛驢”。當時還有壹種叫“飛錢”的方法,就是各地商人把在長安賣貨得來的錢,存入長安地方政府的辦事處,然後憑收據返還給地方政府,這就是今天匯兌業務的萌芽。直到明朝才出現了人民信息局。在西南各省,也出現了“馬相約”探親帶信。相傳湖北省麻城縣孝感鄉遷居四川墾荒的農民,思念家鄉,約好每年派代表回老家看看,帶些土特產和書信來回,後來逐漸形成了壹個民信局。
人社局開始出現在交通便利、貿易發達的沿海城市,後來逐漸發展到內地。人民信息局是以營利為目的的私營機構。壹方面,他們在有利的地方做,偏遠地區沒人管;另壹方面,為了招攬生意,他們互相競爭,為客戶提供方便,比如派人代收信件和匯款,收費也可以收費,促進了人社局的快速發展。清朝同治年間(1821至1874),人民新聞局達到頂峰,全國有數千個人民新聞局。有的在商業中心上海設立總部,在各地設立分支機構和辦事機構,人民信息局相互關聯,形成民間交流網絡。
自宋元以來,廣東、福建、浙江等沿海地區的壹些窮人為了謀生,被拐賣到國外做苦力。這些僑居海外的華僑,不得不與祖國的親友通信,或者將貨物、匯款寄回祖國,“僑批局”便應運而生。其實僑信局就是僑信局。因福建方言稱“信”為“批”,故稱僑信局,為海外華人通信服務。由於對華僑服務周到,聲譽卓著,僑批局幾乎壟斷了華僑寄信匯款的業務。
自外國資本主義入侵中國以來,封建統治階級允許侵略者奪取中國的郵權,並與外國人勾結,利用他們做官和做外國人的特殊權利,強迫人民新聞局登記,接受海關郵政的領導,限制人民新聞局向船只發送郵件,采取資本主義的競爭手段,使大多數人民新聞局處於無法運作的地位。到1935,人民信息局已被國民黨強制關閉,而直到解放前夕還有100多個華僑批準局。
第三,半封建半殖民地的郵政事業
從1840年鴉片戰爭到1949年全國解放前夕,在100多年的半封建半殖民地歲月中,中國的郵權同時喪失,造成了郵路、人民信息局、僑批局、客運站、海關、大清站相繼並存的混亂局面。
(1)“客人郵件”
自1840年,中國封建王朝封閉的大門被資本主義侵略者打開,中國成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先是英國在中國設立了英國郵局,隨後法國、美國、德國、俄國、日本等國也在中國設立了自己的郵局,清政府將這些搶奪中國郵權的外國郵局稱為“客郵”。這些所謂的“客郵”幾乎遍布全國,從沿海到內陸,甚至到新疆、內蒙古等偏遠地區。帝國主義列強在中國設立“客郵”的目的,不是為了方便我國人民使用郵政,而是為對我國進行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侵略服務的。壹些國家還利用“客郵”大量販運鴉片、嗎啡等毒品,走私逃稅。“郵政住宿”其實是壹個掠奪我們財富,毒害我們人民的地方。直到1921,才在美國召開的九國太平洋會議和軍備限制會議上取消了“中國客郵案”。而日本在東北的“客郵”和英國在西藏的“客郵”都依賴於此,印度獨立後繼承了英國在西藏的“公差郵”,直到1954年4月1。
烽火臺它是萬裏長城防禦工程最重要的部分之壹。它的功能是作為傳遞軍事信息的設施。Beacon這種傳遞信息的工具,由來已久。長城剛建的時候,利用得很好,逐漸完善,成為古代傳遞軍事情報的最佳方式。傳播的方法是白天燒煙,晚上升火,因為白天太陽很強,火不容易看到,晚上很遠就能看到火。這是壹種非常科學快捷的信息傳遞方式。為了報告入侵的敵兵數量,用煙和火的數量來區分。明代還增加了香煙和火把的數量,以增強報警的效果,使軍事信息瞬間傳遞千裏。在古代沒有電話和無線電通訊的情況下,這種傳遞軍事信息的方法可以說是非常迅速的。烽火臺的布局也很重要。重要的是安排在高山險要的地方,或者峰巒轉折的地方,而且必須是三個站都能看到對方,以便於看到和傳輸。烽火臺漢代曾稱亭、亭隧、烽火臺等名,明代稱煙墩。除了傳遞軍事信息,還保護外交使節的安全,提供住宿,補給馬匹等服務。長城有些地段只有烽火臺和樓閣沒有城墻,可見烽火臺在長城防禦體系中的重要性。
信息技術,最近二三十年,是歷史上科技發展最迅速的階段,各種高新技術如雨後春筍,其中信息技術最為突出,成為當代新技術革命最活躍的領域。信息技術是由計算機技術、通信技術、信息處理技術和控制技術組成的綜合性高新技術。它是所有高科技的基礎和核心。它的發展是基於電子技術,特別是微電子技術的進步。信息技術對其他高科技的發展起著主導作用,而其他高科技的發展又反過來促進信息技術的更快發展。壹般來說,其他技術作用於能量和物質,而信息技術改變了人們對空間、時間和知識的理解。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將充分挖掘人類的智力資源,並將對包括能源和物質資源在內的各種生產要素的績效起到催化和倍增的作用。
由於至今沒有壹個統壹的、公認的信息定義,所以也就不可能有壹個統壹的、公認的信息技術定義。壹般認為,所謂信息技術是人類開發和利用信息資源的壹切手段的總和。
信息技術不僅包括信息的產生、收集、表示、檢測、處理和存儲,還包括信息的傳遞、轉換、顯示、識別、提取、控制和利用。可見,作為壹般意義上的信息技術,它的歷史幾乎和信息壹樣長,因為只要有信息,它就會發揮作用,不能發揮作用的信息是沒有意義的。而各種讓信息發揮作用的技術,不僅現代有,古代也有。就信息傳輸而言,它是信息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古代,是靠手勢來完成的;古代是用烽火臺和驛站進行的;在現代,它是通過電話、電報、電視、傳真、微波和通信衛星來實現的。雖然三個時代的功能和效率不可同日而語,但它們的目的是壹樣的,那就是盡可能準確、快速地傳遞信息。信息傳輸技術如此,信息技術的其他組成部分也是如此。雖然信息技術的雛形早已存在,但人們真正把它作為壹種技術來關註,並系統地研究、開發和利用,卻是近幾十年的事情。信息技術的發展幾乎和信息的發展壹樣。20世紀60年代以前,計算機技術主要用於軍事。自20世紀60年代初以來,計算機技術已逐漸用於信息處理。20世紀70年代以後,特別是90年代,隨著計算機技術、數據庫技術、通信技術和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信息處理技術仿佛插上了有力的翅膀,進入了快速發展的新階段。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說,壹部人類文明史就是壹部信息技術發展史。
古代信息管理思想
萬裏長城修建的主要目的是防禦敵人的入侵,因此及時傳遞信息、掌握敵情非常重要,其信息傳播技術和方法令人驚嘆。長城上的烽火臺起著“信息源”的作用,白天用煙,晚上用火作為傳遞信息的媒介。據明朝說,敵人來了100人左右,壹煙壹槍就顯示出來了;500人,兩根煙,兩門炮;壹千多人,三支煙,三槍;五千多人,五根煙,五門炮。這種信息傳遞是固定的(敵人會進攻),也是定量的(敵人來的數量)。在煙槍的配合下,光聲並舉,軍事信息能在幾個小時內準確傳達到千裏之外的指揮機關。中國古代著名的軍事家孫武非常重視信息和情報的作用。孫子兵法包含:“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知己知彼,壹勝壹負;不知道他是不是不了解自己,每戰必敗。“不僅在軍事上,在經濟管理上也是如此。唐朝時,柳巖建立了全國信息網絡,迅速掌握全國各地的經濟信息和物價狀況。他用特快專遞把公文送到朝廷,設置朝廷的官員,從四面八方收集各種農作物的品質、市場價格的變化、物資的余缺等信息發給被招募的“趕腳”,逐站傳遞。幾天之內,來自全國各地的信息就可以迅速傳送到柳巖,然後柳巖等人再綜合全國各地的信息,做出決策。由於信息靈活,渠道多,市場多年保持穩定,國家掌握了足夠的資金。盡管經歷了幾十年的戰亂,但仍然保證了唐朝國家的繁榮和人民的安全。可見,信息管理在國家政治經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第壹,中國古代的驛站是用烽火臺通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