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艾灸的治療是全面的。如冬病夏治,白芥子等藥敷用化膿灸治療哮喘,烏頭餅灸腎俞穴等穴作為抗衰老方法,包括局部化膿灸(局部化膿灸、物理灸)、經絡穴位(專選穴位)、藥物等因素。
第二,治療的作用是全面的。艾灸可以調節局部氣血,艾火配合藥物必然會增加藥物的療效。芳香類藥物在溫暖的環境下特別容易被吸收。艾灸穴位時,首先會刺激穴位本身,調動經絡的功能,更好地發揮整體促進氣血、平衡陰陽的作用。
第三,人的反應性和治療效果是綜合的。治療(艾灸)——外因只能通過內因(人的反應性)起作用。研究人員發現,同樣的艾灸療法,對同壹種疾病的患者,感覺傳遞不同,療效也不同。原因是人的反應力不同。在中醫整體觀念和辨證論治思想的指導下,上述因素均可在臨床實踐中合理選擇和靈活運用,從而發揮艾灸的最大功效。
2.想了解壹些關於艾灸治療的信息。
艾灸是利用灸火的溫和熱量作用於人體穴位來預防和治療疾病的壹種方法。
艾灸材料以艾葉加工而成的艾條為主,可根據需要加入相應的藥物。此法具有溫經散寒、舒筋活血、回陽散結、益氣升郁、化瘀散結、防病強身等作用。,多用於各種虛寒證。
艾灸的方法有很多種,常用的操作方法有:艾絨制成的艾炷形狀的艾炷,小如米粒,大如棗。每燒壹根艾條,就叫壹根強。
艾條灸可分為直接灸和間接灸。直灸是將艾炷直接放在皮膚上,從上端點燃。等病人受不了了,再換成艾炷灸。壹般艾灸3~7強,局部皮膚紅暈為宜。還有的要求艾炷燃盡後改為艾灸,使局部燒傷、水泡產生無菌化膿,稱為化膿灸。
潰爛的部分叫灸瘡。5~6周後,灸瘡結痂,留下疤痕,故又稱“疤痕灸”。間接灸,如姜片、蒜片、附子餅、鹽等。,既能防止燙傷皮膚,又能發揮這些藥物的作用,增強艾灸效果。
比如隔姜灸可以治療虛寒引起的腹痛、腹瀉;大蒜灸可用於治療毒蟲咬傷。艾條灸是用艾絨制成的圓柱體,直徑為1。
5厘米,20厘米長,有的還加壹些藥物,叫艾條。艾灸時,將艾條的壹端點燃,對準穴位,與穴位保持壹定距離,上下或上下或左右移動或如小鳥啄食般旋轉,使患者感到溫暖舒適,直至局部皮膚發紅。
艾條灸方便舒適,操作簡單,適合家庭艾灸保健。溫針灸上火後,將針留在適當深度,在針柄周圍包壹團艾條或在針柄上放壹小塊艾條,然後點燃艾條或艾條,直至燃盡,使熱量通過針體傳入體內,從而同時起到針灸的作用。
其他艾灸方法有溫灸和天灸。溫灸器是壹種特殊的灸療器械。操作時,將艾絨放入溫灸器中,然後直接施灸穴位,以防止艾絨脫落燙傷皮膚。
白芥子、斑蝥蒜泥等天然草藥塗於體表,使局部起泡。至於“太陽灸”或“狗灸”,則與今天的“冬病夏治”有關。
艾灸雖然簡單易行,但如果不掌握適應癥和操作方法,有時還是會發生意外。因此,應註意:①防止燙傷皮膚或衣服。如果有必要,妳可以墊壹些紙片和其他物品。
②面部五官、* *和大血管周圍不宜直接施灸,關節處不宜化膿灸。(3)註意艾灸的量。非化膿性艾灸應以皮膚潮紅為基礎,不應起水泡。
4化膿灸要加強營養,保持局部清潔,防止感染。⑤艾灸不適用於發熱患者。
另外,施灸時患者要放置得當,不能隨便換。在寒冷的氣候下,如果沒有保暖設備,壹般不宜脫衣艾灸。
3.中醫養生2~3個小技巧,我急需。
1.在春季解決肝毒性的過程中,引入了中峰穴。
中峰穴是肝經的第四穴,五行屬金,肝屬木。金木互為依存,利用此穴有助於緩解肝毒性。
讓我們來談談中峰角的位置。它在足背上,足內踝最高點的前方,壹個拇指寬度的位置會被壓到明顯的酸痛,這就是中峰穴。
手術過程中,我們可以用大拇指按揉中峰穴,每次200次左右,每天兩到三次。如果找不準穴位,可以握壹個空拳,在腳內側踝骨前方封閉穴位的位置敲擊,也是可以的。如果手裏有刮石器,可以利用石頭的通絡祛瘀功能,從上往下刮,也就是從腳踝到腳趾,每次刮五到八分鐘左右,更好地達到排毒的目的。
2.春天不僅要養肝,還要養其他臟腑。在養腎方面,我介紹了湧泉穴。
湧泉穴是腎經的第壹穴。古代醫生認為,腎經起源於壹股泉水,它像泉水壹樣源源不斷地灌溉著全身,滋養著我們先天的基礎。
湧泉穴位於腳底,當腳掌剛好是壹個很小的區域時,就會出現壹個人字形的酒窩,這個人字形酒窩的頂點就是湧泉穴。
介紹幾個簡單的* * *方法:第壹種方法,我們平坐在床上,用左手手掌摩擦右腳的湧泉穴,再用右手手掌摩擦左腳的湧泉穴,每次五分鐘左右,對於陰虛火旺引起的失眠、多夢、焦慮很有幫助。第二種方法,可以用手的拇指尖按湧泉穴,力度比較大,可以治療陰虛火旺引起的頭頂疼痛。手的力量達不到也沒關系。還有壹個辦法。古代醫書上記載,在1萬到2萬年前,針灸出現之前,人們用卞氏的尖端在湧泉穴按壓重力,對頭頂的疼痛非常有效。
3.對於耳鳴的朋友,中柱穴介紹。
中柱穴正中,使我想起大詩人杜甫《登高》詩中的壹只鳥在碧湖白沙上歸巢。它是三焦經的第三個穴位,三焦經的經絡與耳朵相連,所以用這個穴位治療耳鳴比較合適。
中柱穴位於手背,手的第四指和第五指之間的指縫後面,第四、五掌骨之間的隱窩會有明顯的酸脹感,這就是中柱穴。
操作時,可先用壹只手的拇指在另壹只手的中珠穴位置按揉,再交換,每次約150 ~ 200次,每日二至三次。按壓揉捏時,最好有明顯的酸脹感。如果妳覺得找不到正確的學位,沒關系。可以用身邊的刮石器在手背第四、第五掌骨之間刮或壓,因為石頭表面光滑潤澤,能很好的產生經絡的傳導感,不刺破皮膚,到達耳朵緩解耳鳴比較理想。
4.在提高免疫力方面,提供了中脘穴艾灸。
中脘穴不僅是調理脾胃的重要穴位,也是我們熟悉的五臟六腑匯聚的穴位。因此,艾灸中脘穴可以提高身體的正氣,疏通郁滯的經絡。中脘穴在我們的上腹部,在肚臍和胸骨下端畫壹條線,這條線的中點差不多就是中脘穴。
術中可點燃五年以上的艾條,在中脘穴進行溫和灸,每次約10 ~ 15分鐘,每日1 ~ 2次。如果覺得拿艾條不方便,可以保持短的,或者把細艾絨制成的艾條放在便攜艾灸盒裏,也能達到同樣的效果。堅持下去,就能提高免疫力。
4.艾灸的奇效
帶狀皰疹常出現在中老年人的身上,尤其是胸腹部,所以俗稱“蛇纏腰”。發病初期,患處皮膚呈橢圓形紅斑,不久紅斑上出現水皰。時間長了,水皰合並成大皰,感染後出現化膿現象。因為這種病不僅有皮膚損傷,而且對神經有* * *作用,疼痛劇烈,嚴重影響活動,而且往往各種藥物見效慢,壹般需要壹個多月才能逐漸恢復。
民間也有很多治療帶狀皰疹的偏方,用墨水塗,用香油擦,但大多只能暫時緩解,或者治療時間過長,患者很痛苦。偶然聽壹位老中醫說,艾灸對治療這種頑疾有奇效。我在實踐中嘗試了十個案例,確實有效。我把它介紹給我的朋友,希望能幫助減輕痛苦。
帶狀皰疹初期就應該開始治療,越早越好。先用三棱針刺破帶狀皰疹的頭部,刺破表皮,然後有血滲出。然後將艾條對準針灸部位進行溫灸,開始灸的時間要長壹些,至少1小時,每天1次,每半小時灸壹次即可。第壹次艾灸後,患處會有壹種涼涼的感覺,疼痛減輕,但帶狀皰疹的頭部不再向前發展。治療三天左右,水皰會縮小甚至幹涸,有結痂的趨勢。這個時候基本活動就不會再有疼痛感了,壹周後基本恢復。
因為艾灸對帶狀皰疹有神奇的治療作用,所以我也試著分析壹下它的原理。大概,這個病是體內的火毒傳到皮膚上引起的。如果不把火毒引出來,它會沿著皮膚繼續發作,而針灸的作用就是在火毒的前方打開壹個突破口,然後用艾灸激活經絡,把火毒觸發出來,所以能迅速使身體恢復健康。
希望能解決妳的問題。
5.中醫有哪些有趣的情誌療法?
中醫的情誌療法豐富多彩,妙趣橫生。很多流傳千年的診療奇聞,充滿了“喜怒哀樂”。中醫對壹些疑難病癥有獨特的情誌療法,其神奇的療效蘊含著豐富的科學道理。
憤怒療法相傳戰國時期的齊敏得了抑郁癥,請宋代名醫文誌診治。經過詳細的診斷後,文誌對王子說:“齊王的病只能通過激怒才能治愈。如果我激怒齊王,他壹定會殺了我。”
王子懇求道:“只要妳能治好妳父親的病,我和媽媽就保證妳的生命安全。”文誌推辭不過,只好回答。
我馬上約了齊王看病。結果,文誌第壹次沒來,又約了第二次。第二次沒來,第三次約了,第三次放我鴿子。齊王看到文誌不能征得同意,連續三次放他鴿子,非常生氣,把他罵了壹頓。
幾天後,文誌突然來了,連儀式也沒見,鞋子也沒脫。他到齊王床前求醫,用粗言穢語激怒了齊王。齊王實在忍無可忍,起身大罵文誌,氣的罵,郁悶的拉肚子,齊王的郁悶全沒了。文誌根據中醫情誌治療中“怒勝於思”的原理,通過對患者進行刺激性治療,治愈了王琦的抑郁癥,在我國醫案史上留下了情誌治療的典型範例。
大笑療法清朝的時候,有壹個大人在巡邏,患有精神抑郁癥。他整天都很悲傷,不開心。幾次治療都沒有效果,他的病情壹天天惡化。經人推薦,壹位老中醫前去診治。
老中醫聽完詢問後,對巡捕大人說:“妳月經不調,好好調理就好了。”聽了這話,巡邏記者哄堂大笑,感覺這是壹個連男女都分不清的糊塗醫生。
從那以後,每次想起來,我還是忍不住對自己笑。隨著時間的推移,抑郁癥實際上已經恢復。壹年後,老中醫見了巡按先生,然後對他說:“妳過去得的病是‘郁氣滯’,沒有什麽好藥。但如果心情愉快,能經常笑,氣就會輕松通達,就能治好。
妳的病在壹次次笑聲中無藥可醫。”巡回記者這才恍然大悟,連忙感謝。
疼痛療法明朝有個農民的兒子叫李大建,從小勤奮好學。第壹年考上秀才,第二年拿了獎學金,第三年還是秀才。好消息年年傳來。種地的父親高興得把嘴巴掛在耳朵上,對每個人都誇,每誇壹次都笑,每笑壹次都笑。久而久之,他控制不住自己,變得歇斯底裏,請了很多醫生給他治療。李大建只好找內科醫生治療。
醫生想了很久,然後對李說:“這種病可以治好,但請原諒我的不敬。”李說:“我會遵醫囑,不敢違背。”
醫師立即將喪事報告送到李大健的家鄉,並對他的父親說:“妳的兒子因患急性病不幸去世了。”當李大建的父親聽到這個壞消息時,他立刻哭得死去活來。由於過度悲傷,笑的癥狀停止了。
不久,醫生派人去告訴李的父親說:“妳的兒子死了,妳很幸運,被壹個很好的醫生救活了。”李的父親止住了悲痛。
就這樣,持續了十年的笑病,居然被治好了。從心理學上講,這種所謂的對立療法。
根據醫曰療法的傳說,古代名醫張擅長治療疑難雜癥,在群眾中享有很高的威望。壹天,壹個叫向關嶺的人來看病,說他的妻子得了壹種怪病。她只知道她餓了,但她不想吃也不想喝。她整天大喊大叫,痛斥無常,吃了很多藥,都無濟於事。
張聽了這話後,覺得這病很難吃藥。他告訴病人家屬,他找了兩個女人,演戲時扮成小醜,裝模作樣地做出很多滑稽動作,真的讓病人覺得很開心。病人壹高興,病情就緩解了。
然後,張讓病人家屬請兩個胃口很大的女人在病人面前狼吞虎咽。病人無意識地觀察和跟隨。就這樣,用怡悅指導的方法,情緒逐漸平復穩定,最後不吃藥就康復了。
羞恥療法羞恥是人類的本能。中醫就是利用這種本能來治療壹些疑難雜癥,都收到了神奇的意想不到的效果。傳說有個民間女子,因為打哈欠,手舉著下不來了,吃藥無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