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十二生肖獸首銅像。這些12銅像是清朝乾隆年間制作的。最初,它們是圓明園海晏堂外噴泉的壹部分。1860年英法聯軍入侵後丟失。法國皮諾家族在2013免費歸還鼠首和兔首後,其中8個已經回國(帶臺灣省的龍首)。雖然圓明園的很多東西都比12的獸首珍貴,但12的獸首對現代中國意義重大。
2.和氏璧,又名靖宇,相傳是楚人卞和在楚山中偶然得到壹件玉寶。他先給了楚王三次,前兩次被誤認為騙子,被李的割掉,第三次楚王信了,讓人打開發現了寶玉,取名何石壁。後來,和氏璧傳到了秦國,在秦國滅亡後消失了。有人說是葬在秦始皇陵,也有人說是被項羽藏在都城彭城,也就是現在的江蘇徐州。
3.北京猿人頭骨,即1929年考古學家在北京周口店發掘的距今60萬年的猿人頭骨,具有很高的研究價值。1941年交給即將撤回美國的美軍保管。但由於珍珠港事件的爆發,日軍在北京、天津等地俘虜了美軍,頭骨也失蹤了。
4.《蘭亭集序》是東晉書聖王羲之所作的序稿,被稱為古今第壹書法作品。據史料記載,這部作品最後壹次出現是在唐代。當時唐太宗視這部作品為珍寶,大量臨摹。唐太宗死後,這幅書法作品也消失了。據說就藏在昭陵,所以郭沫若想挖昭陵壹探究竟。
5.《青囊書》,據陳壽寫的《三國誌》記載,華佗用畢生心血寫成的《青囊書》記載了大量的醫術和醫療經驗。但在被曹操關押的時候,他把這本書交給了壹個獄卒,但由於獄卒保護不力,據說這本書已經被燒掉了。
6.郭川玉,相傳著名的玉是和氏璧制成的,但由於這兩件東西沒有流傳下來,所以無法確認。當時,李斯奉命找人刻這枚玉璽。據說當時寫下了“命我永生於天庭”二字,這是中國帝王正統的象征。凡是沒有這個東西登基的都被認為是白帝,但是他在後唐亡國之後神秘失蹤了。後世關於它的傳說很多,但都沒有得到證實,大部分都是贗品。
7.《永樂大典》成書於明朝永樂年間,是壹部融合了中國古代文化精華的史詩性大典。可以說是當時的百科全書,22877卷,共***11095卷,約3.7億字,具有極高的價值。據說這本書有兩套,復制品在戰爭中被毀,原作據說和嘉靖皇帝壹起葬在永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