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書原來收藏在故宮的昭仁殿和玉清館,還有壹部分保存在宮外的秦春宮,現在由故宮博物院圖書館保管,很少有人借閱。
我仔細閱讀了他們介紹給我的這套詩集和散文集,發現種類繁多,但大致可以分為兩個不同的版本。第壹個是光緒朝抄本。……
第二種抄本為宣彤朝抄本,內容與前壹種大致相同,但編排獨特。……
(2)
這些光緒年間的詩,大多寫於光緒沈嘉年至醜年(1884至1889),而禦詩則到了仁辰年(1892)。可以說大部分都是他的學校作品。光緒入宮後第二年開始在玉清宮讀書。由博學的翁童和夏桐山教授。光緒此時才五歲。
清朝統治者對皇族子弟的教育非常嚴格。趙翼曝光的《雜記》記載:
其余室直時,早班,率五鼓。數百名教育部官員沒有到場,只有幾個內府蘇拉的人在黑暗中來回穿梭,壹直保持清醒。靠在柱子上打盹。然而,從遠處已經看到壹個紗燈進入宗龍門,王子進入書房。”“自從進了書房,寫了詩,就天天上課。還沒完,還有滿清大師教國書,學普通話,騎射之類的事,壹直到黃昏才停。
對光緒童年的研究,在翁同龢的日記中有詳細的記載。雖然光緒的學習因為年幼貪玩而不時受到困擾,但總的來說,光緒在學習上還是很勤奮的。按照慣例,玉清宮在臘月二十七閉館。然而到了明年正月初六,光緒“從臘月二十八到新鄭初五,天天在書房讀書寫字”。每年10月10日會舉行慈禧太後的生日慶典,6月26日會舉行光緒的生日慶典。在這樣的日子裏,皇宮裏總是會點亮燈,唱上好幾天。而光緒則是“每天天壹亮就去書房背書史,寫壹片葉子不中斷”,或者別人在看戲的時候,他“看壹眼,就去後堂看書寫字”。他對翁童說:“這些鐘鼓很精美,都是鄭聲的。" "跟著他們的人都想去看歌劇,但我不想去。“太後說:我真好學,立坐臥都背書背詩。”可見光緒童年時讀書很努力。
根據翁童的日記,光緒從1883 65438+2月7日開始寫作。翁童在當天的日記中寫道:“上周初我寫了四首關於看雲的詩,寫得很流暢。”講歷史也很流暢。“從那以後,幾乎每項研究都有所作為。兩年後,根據酒精遊戲王子?在X的建議下,慈禧讓翁“寫壹本光緒寫的詩”。起初,慈禧為了加強對書房的控制和監督,要求光緒每天在玉清宮寫的詩都要寫清楚,與作業本壹起呈上,後改為“壹月後交稿”。我們現在看到的光緒禦詩手稿,就是根據當時每個月玉清宮報送的手稿編的。但由於種種原因,我們今天看到的幾種書,都未能收集到光緒的全部作品。但是,在這些現存的著作中,我們也可以清晰地看到他早期思想的輪廓。年僅十多歲的光緒,以其敏銳的思想和犀利的筆鋒,寫了壹篇短小精悍的文章,評論了中國歷史上的壹些人物和事件,從不同角度闡述了自己的政治觀點和抱負。它為我們研究他的早期思想提供了非常重要和可靠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