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介紹了中國古典醫籍中關於腦血管疾病所致偏癱知識的來源。《黃帝內經》所討論的“偏燥”、“偏風”、“風疳”的表現,與腦血管病引起的偏癱是壹致的。關於原因,蘇文峰·倫描述道:
“風中五臟之舒,亦為臟腑之風,各入其戶,其余偏之”;《靈樞蟄節之真惡》的敘事:
“虛邪偏客身,深入而居營衛。若營衛稍弱,真氣走遠,邪氣獨留,毛燥”;《靈樞九宮八風》描述:“風從所居故鄉來,生長滋養萬物;從其影響來看,是虛風,傷人者亦殺主害。”“若其有三不足,偏於邪風,則為仆之打擊。”從上面的記述可以看出,《內經》認為本病的病機是正氣不足,外感風邪。《論陰陽辨證》說:“三陽三陰發病弱易舉”,王冰註:“三陽指太陽小腸、膀胱經之脈”,“三陰指脾肺之脈”,“三陰不足致燥;三陽過盛易痿。”《論蘇文大氣論》說:“胃脈沈澀,胃脈大,心脈小而堅,皆枯矣。王冰指出:“外部鼓被稱為不適當的大小,它擊中了手臂的外側。“從以上不難看出,即使沒有外風,也可由臟腑氣血虛實變化而致病。”靈樞發熱》說:“用起來太幹,反而疼。不改口就不會迷茫。肉中有病,可用巨針取之,益其短處,損其盈處,故可復原;營養不良是壹種病,身體沒病,四肢不閉,智力也不是很糊塗,說出來的話可以治好,甚至說不出來的話也治不好。“對這種疾病的針灸治療原則和預後進行了詳細的討論。總結起來,《內經》時期對偏癱病機的認識可分為兩部分:壹是正氣不足,外邪在中,即“正氣不足,邪在中”的學說;第壹,雖然沒有外邪入侵,但由於各種原因引起,如氣血不足、筋脈失養或經絡不通,即“元氣自病”。
《漢書·金匱要略》詳細描述了此病的癥狀及部分癥狀的發生機制:“夫風為病,應半身不遂,或臂衰”,“賊邪不瀉,或左或右,邪緩,正氣急,正氣引邪,則退”,並按輕重將此病分為四型:“邪伏於絡,皮之不仁;惡在經,即太重;邪入腑,即人無知;邪入汙濁,舌頭難言,口吐口水,對後世醫家影響深遠。但《金匱要略》在《內經》中只強調了“正虛邪”的理論,而沒有闡述“因本氣自病”的理論。在治療學方面,有侯氏黑風散、徐明湯、三黃湯治療癱瘓,基本上都是基於“正虛邪中”的理論。
隋朝晁的《病因論》將偏癱列為“風病之癥”,認為偏癱的病因是“氣在人手”,並對中風的癥狀進行了詳細的描述,其中與偏癱有關的癥狀有“風疳之癥”、“風郁之癥”、“風偏癱之癥”、“風襲之癥”。
唐代孫思邈的《備急千金要方》和王韜的《臺外秘方》記載了數十種治療偏癱的方藥,豐富了中醫治療偏癱的內容。這些處方中的許多包含許多藥物,這些藥物可以大致分為四組:
發布祛風、補氣血、溫藥、苦寒藥。比如“千金”是生命粉的大延續,發布颶風的有麻黃和防風;人參、當歸、川芎、霍玲和甘草。溫補藥物有附子、肉桂、川椒、幹姜;苦寒藥有石膏、黃芩等。可見祛風補虛藥的配伍,在病因學上接受了“正虛邪實”的學說。除了大徐明散,散,大馮跋湯,九,方耀獨活,外臺的徐唐明,馮跋徐明湯,西周徐明湯,八風九州湯,馬子湯都有上述特點。此外,雖然《千金要方》李紳湯也記載“腎虛為風重”,但方中除防風外,還包括羊腎、黃芪、人參、茯苓、當歸、白芍、玄參、甘草、五味子等滋補品。,並含有肉桂等苦寒藥,但不含石膏,是大補,可以說是補虛治半身不遂的先例。兩部著作中藥方的另壹個特點是,麻痹和關節痛往往同治。如千金描述馮跋散可治八風十二痹,厭食半身不遂,經行疼痛,外臺描述馮跋九州湯可治半身不遂,手腳冰涼,或屈伸不利,周身淫蕩,關節痛。雖然異病同治也符合中醫治療的原則,但是沒有嚴格區分痹證和癱證,不能說是唐代醫生的不足。
宋代的“三因壹病證”理論和《生肌綜錄》也沿襲了偏癱的“正虛中邪”理論。《三因》認為,邪風“若其經脈空虛,傷者受傷,則為半身不遂”,《生肌總錄》則說:“若脾胃虛弱,水谷不化,則筋脈無養料,風邪再搏,則皮張,筋脈搖擺”,同時《生肌總錄》也強調半身不遂非其所致。還是因為他的病,吃了太多的藥,也讓真氣內移,榮衛倒了,他也沒什麽支撐了。在治療學上,三陰方更具代表性,其蕭煌奇酒、排風湯的藥物組成特點與千金大清明散相似,而鐵毛丸、金淑保安丸所用藥物與千金、外太不同,用威靈仙、木瓜、松節、白花蛇、烏梢蛇、天麻、白酒,祛風除濕。此外,用於治療“風氣不正、手腳幹癟”、“腿膝拘攣、筋骨疼痛”的烏藥順氣散,使用烏藥、枳殼、橘皮等理氣藥物。繼千金李紳湯之後,《三陰方》仁壽丸堪稱補益肝腎治療偏癱的良方。
金元醫家對偏癱發病機理的認識有所突破。劉說:“壹個人因中風而癱瘓,並不意味著肝木之風實際上就是中風,也不是外生的風邪。若善因失息而心極暴戾,腎水衰不可制,則陰虛陽亢,熱郁”,“熱盛則滯”,“偏燥則經壹面,不然則癱”;李東垣認為:“中風不是由外感風邪引起的,而是由氣引起的。凡年過四十,氣弱者,或悲喜怒傷者,常患此病,強則無。如果有胖子,也是這麽囂張這麽耳”;《丹溪心法》認為:
“半身不遂,痰多率大,瘀血血瘀在左,痰多在右,熱氣虛。”雖然從左右區分瘀血的認識過於死板,但明確提出痰瘀互結導致癱瘓的病機,卻是史無前例的解釋。在治療學上,劉主張用川芎石膏湯“清心益腦,行氣活血”;朱丹溪主張“左邊四物湯加桃仁、紅花、竹瀝、姜汁,右邊二陳湯、四君子湯加竹瀝、姜汁”。此外,金、元時期的劉、、等醫家,如張、洛天依等,均主張“外有六證者,加用小湯加減”,“內有排便障礙者,宜養血通絡,以大秦余湯、羌活愈風湯為主”。其實在強調“非外感風邪”的同時,我們也接受了偏癱病因的“正能量不足,邪氣在中”的學說,即承認有外感風邪引起的偏癱。
明代《景嶽全書》強調:“疲、短、弱之類,皆因陰虛”,“然氣血未分,故陰中有氣,陰中有血”,“血無氣而不好,氣不血。血液裏沒有氣的地方,病得慢,滯;氣無血,則病有所擒。”“筋慢則怨無生氣,筋急則怨無血。無血者宜煎陰三,或煎大營、小營。沒有氣的應該喝五福、四君子湯、十全大補湯等等。這可謂是治療偏癱的原理、方法、方藥的壹大成就。荊嶽在強調虛損所致半身不遂的同時,還提出半身不遂的治療要以辨證論治為主,標本兼治:“通絡輔之法不可廢”,“風閉者宜散而疏之,如麻黃、桂枝、柴胡、羌活、細辛、白芷;寒凝者宜熱,如蔥、椒、肉桂、附子、幹姜等。燥熱者宜涼清,如秦、連、枳、白、石膏、知母。濕滯宜溫而益之,如蒼術、厚樸、茵陳、萆薢、烏靈。血瘀者宜活血,如熊雄、歸歸、牛膝、紅花、桃仁、大黃、芒硝。氣滯者宜通過,如木香、香附、川烏、當歸、枳殼、淫羊藿等屬。痰瘀者宜開竅,如南星、半夏、牛黃、天竺黃、朱砂、石海、芒硝。氣血虛弱者宜溫補,如參、芪、歸、舒、熟地、枸杞、杜仲、牛膝等。至此,偏癱的治療日臻完善。
明清其他醫家對中風偏癱病因病機的認識和治療方藥,壹般都沒有超出上述範疇。
根據古代醫家的說法,雖然偏癱可以由許多原因引起,但其最終的發病機制可以概括為兩個方面:
壹個是肌肉流失,壹個是經絡阻滯,這都是導致偏癱的直接因素。
二、辯證用藥
偏癱的辨證論治如下:
(1)風中經絡
【辨證要點】半身不遂或臂癱,或口眼歪斜,皮膚無情,發熱惡寒,舌淡紅,舌苔薄白,脈細。
【治療】祛風通絡。
[處方]小續命湯:肉桂6g,麻黃5g,防風10g,防己12g,人參10g,黃芩10g,甘草10g,當歸12g,川芎10g,杏仁65438。
處方中麻黃、防風、防己、杏仁、生姜能祛風通絡開表。因為“邪氣合則必弱”,所以用人參、制川烏、肉桂助陽氣。川芎、當歸用於調理氣血,使正氣得以恢復,邪氣得以祛除。外邪不明,內氣不和,每郁必致熱。取黃芩的苦寒去標之熱作為反輔助。
(2)腑氣不通
【辨證要點】半身不遂或臂癱,或口眼歪斜,脘腹脹滿,大便秘結,小便黃赤,頭暈煩躁,舌紅苔黃或膩,脈細滑。
【治療】通便。
[處方]三花湯:大黃5 ~ 10g,枳實10 ~ 15g,厚樸10g,羌活10 ~ 15g。
方中大黃味苦性寒,清腸胃;枳實、厚樸味苦性溫,能行氣消痞。三味藥合用,有瀉下通腑之效。羌活旨在祛六經未完之邪,無發熱惡寒等表證可去。這個處方旨在攻擊和趕走有形的邪惡。如果服藥後出現輕微腹瀉,應停止服用,以免損傷過大。
(3)氣虛痰阻
【辨證要點】半身不遂或臂癱,口眼歪斜,痰多,面色萎黃,四肢乏力,或頭暈目眩,舌淡有齒痕,舌苔白或膩,脈滑或弦弱。
【治療】益氣豁痰通絡。
[處方]二陳湯:竹瀝5 g,膽南星5 g,半夏5g,陳皮15g,茯苓10 ~ 15 g,炙甘草5 ~ 10 g。
方中半夏辛溫,能祛濕化痰,止嘔消腫散結。氣機不暢,導致痰凝,更阻礙氣機。用陳皮理氣,順氣降痰。痰濕生痰,除之則痰消,故用茯苓健脾利濕。甘草健脾,助茯苓祛濕化痰。膽南星祛濕化痰,竹瀝清熱化痰。多種藥物合用,可以健脾化痰,祛濕通絡。
(四)氣虛血瘀
【辨證要點】肢體遲緩無力或疼痛,舌質暗沈有瘀斑,或舌有齒痕,舌苔薄白,脈沈或無力。
【治療】益氣活血通絡。
[處方]補陽還五湯:赤芍10g、當歸15g、川芎10g、桃仁10g、紅花10g、黃芪30-60g、地龍6g。
處方中黃芪益氣,當歸、赤芍、川芎、桃仁、紅花活血,地龍通絡。與它結合,可以恢復元氣、帥血、通脈、治半身不遂。
(5)經絡氣滯
【辨證要點】半身不遂或口眼歪斜,脅肋脹痛,喘息不止,脘腹痞悶,氣短,舌紅,舌苔薄白,脈強。
【治療】行氣活絡。
[處方]八味順氣散:人參10克,白術10克,茯苓10 ~ 15克,甘草10克,白芷10克,烏藥10克,青皮10克
方中的沈淩舒草為四君子湯,為補氣名方,用於氣滯氣虛證患者,可防止氣運久耗氣;烏藥、青皮、陳皮行氣通絡;白芷具有祛風、除濕、開竅的功效,並能加強理氣藥物的作用。
(6)熱盛邪盛
【辨證要點】半身不遂,或曲臂,或口眼歪斜,面色潮紅,喜冷飲,或發熱,小便黃赤,舌紅苔黃,脈強。
【治療】清熱通絡。
[處方]葛亮散:大黃5g,芒硝5g,甘草10g,梔子10g,薄荷10g,黃芩10g,連翹10g,竹葉10g。
處方中的大黃、芒硝有清熱的作用,沒有便秘的可以去。梔子、黃芩清熱降火;重用連翹清熱解毒;薄荷和竹葉清除肺,胃和胸部的熱量。多種藥物配合使用,可以清除無形的熱邪,使經絡通暢。
(7)氣血兩虛
【辨證要點】四肢遲緩無力或蒼白浮腫,面色蒼白無光,少氣懶言,聲音低怯,手指甲脆鈍,舌淡有齒痕,脈細弱。
【治療】補益氣血。
[處方]八珍湯:黨參10 ~ 15g,白術10g,茯苓10 ~ 15g,甘草5 ~ 10g,生地15g,川芎5 ~ 65438+。
方中四君子湯益氣,四物湯補血,氣血雙補,養筋治半身不遂。
(8)腎陰不足
【辨證要點】肢體無力或攣縮,潮熱盜汗,手足發熱,頭暈耳鳴,腰膝酸軟,咽幹口燥,舌紅少苔,脈數。
【治療】滋補腎陰。
[處方]六味地黃丸:熟地黃15g,山茱萸10g,山藥6 ~ 10g,澤瀉10g,茯苓10g,牡丹皮6 ~ 10g。
《醫方論》說:此方“有耕地之油膩補腎水,即澤瀉能泄腎濁以助之;有山楂溫澀的肝經,即有牡丹皮清瀉的肝火輔助;有山藥吸收的脾經,即有茯苓和脾濕的輕滲調和之。藥止六味,但有開合之合,三陰並治,方為正補。”諸藥合用,腎陰充盈,筋骨滋養。
(9)腎陽不足
【辨證要點】四肢緩而立,或淡而腫,面色蒼白,畏寒怕冷,手腳不溫,大便失禁或大小便失禁,舌淡有齒痕,舌苔薄白或白,脈慢而弱,兩腳無力。
【治療】溫補腎陽。
[處方]八味地黃丸:六味地黃丸加肉桂6g,制附子5 ~ 10g。
肉桂、附子為溫補腎陽主藥,六味地黃丸為佐藥。諸藥合用,取“善補陽者,必在陰中求陽”之意,使腎楊燦充盈,筋得以養。
(10)肝風夾痰。
【辨證要點】半身不遂或臂癱,或口眼歪斜,或頭暈頭痛,或舌質強,或急躁易怒,或痰多,或四肢麻木,舌苔白膩,脈滑或弦。
【治療】熄風化痰通絡。
[處方]加味鎮肝熄風湯:牛膝20-30g,生赭石20-30g,生龍骨15g,生牡蠣15g,生龜板10g,白芍10g,玄參15g,天冬65438。
本方以牛膝下血,破肝陽上亢;龍骨、牡蠣、龜板、白芍潛陽、柔肝熄風;若肝陽亢盛,則腑氣可上可下,宜用赭石降逆,平沖;玄參、天冬能利水養肝陰,以控制肝陽;青蒿、川楝子清肝有余;青蒿配麥芽能疏肝理氣;膽南星、竹瀝清熱化痰;甘草調和各種藥物。
(Xi)肝腎不足
【辨證要點】四肢遲緩無力,甚至肌肉萎縮,頭暈目眩,失眠健忘,耳鳴耳聾,視物模糊,手指甲脆,脫發,舌紅少苔,脈數。
【治療】滋補肝腎。
[處方]加味地黃飲子:生地15g,巴戟天10g,山茱萸10g,石斛12g,五味子10g,肉桂5g,茯苓10 ~ 15g,麥冬65438。
生地、山茱萸滋補肝腎;茯苓、石菖蒲、遠誌溝通心腎,開竅化痰;少用薄荷緩解喉嚨痛;輔助以生姜、大棗調營;女貞子、枸杞滋補肝腎;巴戟天和肉桂溫補腎陽;石斛、麥冬、五味子滋陰生津。
多種藥物合用,肝腎結合,養筋通絡,偏癱逐漸痊愈。
上述中風後偏癱的辨證論治,是以我國經典醫籍為基礎,結合臨床實踐,總體上是規範的,但臨床實際情況較為復雜。或者兩種證候都可以看到,或者看到的癥狀可能超出了以上幾類。比如氣虛血漬的人,可以抱痰,或者有陰虛的癥狀。除上述證候外,偏癱也可視為痰火阻絡。
簡而言之,患者需要個體化分析,“有證據就用藥”。另外,兩者都是氣滯經絡半身不遂,古人也用逍遙散來治;兩者都是氣虛痰阻的偏癱,古人也用補中益氣湯來治。另外,同壹個偏癱患者,在疾病發展的不同階段,可以出現不同的癥狀,所以要時刻把握辨證論治的原則。
第三,針灸治療
針灸治療偏癱的作用不僅在國內醫學界得到認可,在國際期刊上也有報道。說明針刺結合康復訓練能促進急性和亞急性腦卒中患者運動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動能力的改善。
偏癱的針灸療法可概括為頭針和體針。
(壹)偏癱的頭針療法頭針療法包括焦氏頭針法、國際標準化頭針法、頭穴透刺法、頭針法。
簡要介紹焦氏頭針在偏癱治療中的應用。
針對患肢運動功能障礙,選擇對側運動區;如果有感覺障礙,選擇對面的感覺區;如有運動性失語,選擇病變側運動區的下2/5;如果是感覺性失語癥,選擇病竈壹側的第二語言區;對於失用癥,選擇病變側的應用區域;如有平衡功能障礙,可選擇病變壹側或兩側的平衡區;對於高血壓,可以選擇單側或雙側血管舒縮區域;如果下肢麻木、疼痛或有運動功能障礙,可以選擇對側足部運動感測區。
由於大腦皮層各功能區之間存在復雜的纖維投射聯系,對於偏癱,除焦的運動區外,還可以選擇其他穴位,如感覺區,也可能對運動區皮層產生影響,以增強針刺效果。由於焦頭皮針的核心思想是刺激頭皮穴位可以直接興奮穴位以下的大腦皮層,因此有學者認為刺激腦部病變在頭皮上的投射區域可能會有更理想的效果。此外,頭針透刺可以擴大刺激面積,加強刺激強度,從而提高療效。
(2)偏癱的體針療法
1.原則上選擇偏癱肢體的局部穴位,通過針刺改善其運動、感覺等功能障礙。
上肢取肩、臂、曲池、手三裏、外關、內關、陽池、中柱、合谷、後溪等。下肢回環跳,石豐,追關穴,浮圖,雪海,梁丘,足三裏,陽陵泉,陰陵泉,豐隆,絕骨,三陰交,解溪,太沖等。中樞性面癱,取患側倉、頰車、下關、四白、柏楊、項英、任瑩等。此外,對於壹些其他並發癥,如擡肩困難,應采取極限彈簧和肩貞操;頭痛、頭暈,加上風池、過沖;語言別扭,加了廉泉、啞門、金金、俞曄;喝水嗆時,加風池、骨、風、自然容和練拳。
壹般來說,腹瀉用於新發疾病和陽性病例;久病、虛證為輔;若虛實夾雜或虛實不明顯,宜用補瀉之法。每天壹次,留針30分鐘。壹般30次為壹個療程,間隔7 ~ 10d。
2.辨證針灸、辨證治療偏癱體現了中醫重視個體化的特點。在針灸治療偏癱的過程中,也應貫徹辨證論治的原則。下面是壹些證候要選的穴位,供臨床參考。
風中經絡:治療以祛風通絡為主,可用風門、柱虛、大椎、風池。
腑氣不通:治泄瀉,通腑氣,可用合谷、大腸俞、舒天、內庭、下巨虛。
氣虛痰阻:氣痰同治。益氣用氣海、鐘山、脾俞、舒菲、掌門、公孫、中脘、足三裏;祛痰常用紅龍、太原、脾俞、舒菲。
氣虛血瘀:行氣活血法治療。益氣補中,海、中脂同上;血海和舒歌用於促進血液循環。
經絡氣滯:治療以行氣活絡為主,用鐘山、奇門、太沖、陽陵泉、中脘、足三裏。
邪熱過盛:治法為清熱通絡,用風池、合谷、曲池、大椎。
氣血兩虛:補益氣血之法。補氣相當於氣海;中脘、脾俞、舒歌和雪海用於補血。
腎陰虛:治療方法是滋補腎陰,用太溪、三陰交、伏六、趙海、銀棉等。
腎陽虛:治療腎陽虛,用腎俞、命門、氣海、關元、三焦俞。
肝風夾痰:治以痰熄風。熄肝風用在太沖、行間、趙海、陽陵泉;化痰用紅龍、舒菲、太原。
肝腎陰虛:治以滋補肝腎,用曲泉、腎俞、肝俞、命門、腑六等。
以上幾點都是基於“瀉實”和“補虛”的原則。
3.偏癱巨刺分期長期以來,采用體針治療偏癱,取患側穴位。近年來,非偏癱肢體穴位逐漸應用於針灸治療。針刺非偏癱肢體的穴位符合《靈管叔針》中“巨刺,從左至右,從右至左”的巨刺法。國內許多文獻報道巨刺法對偏癱患者的療效優於患側針刺法。
《金匱要略》描述:“邪在絡脈,皮之不仁;惡在經,即太重;邪入腑,即人無知;明確指出肢體癱瘓是由於“邪在經絡”,即邪氣入絡,導致經絡不通,肢體運動功能障礙所致。針灸治療的目的是疏通其經絡。壹側肢體癱瘓的原因是該側經絡不通。《金匱要略》在論述面癱的病機時,說明“賊邪不泄,或左或右,邪緩,正氣急,正氣引邪,是指有經絡阻滯的壹側肌力下降,非麻痹側肌張力相對增加,導致面癱。因此,對偏癱肢體進行體針治療可以起到調理經絡、改善肢體功能的作用。
《靈樞刺節真邪》壹書說:“虛邪偏身,深入,居營守。若營衛稍弱,真氣便去,邪氣獨留,頭發便枯。”《靈樞九針十二緣起》說:“針相適,形異,任其所為,針重要而有效。”所謂氣到,就是針灸“開其經脈,調其血氣,組織其出入逆流之會”,也就是針灸調動經脈之氣驅邪。如果“真氣走了,邪氣獨留”,針灸無法調動經絡之氣,很難達到“氣有效”的目的。巨刺法由於經絡氣血陰陽相通,可以調動偏癱側同名經絡的氣血,更容易達到“氣至有效”。
在臨床工作中,可以參考Brunnstrom分類,確定哪種情況屬於“真氣走了,邪氣獨留”,應采用巨刺法。壹般來說,偏癱的恢復分為以下幾個階段:①弛緩性麻痹,腱反射減弱或消失;②腱反射出現或加強,肌張力增加;③關節反應;(4)有自主運動,但其運動方式是合作運動;⑤選擇性運動;⑥動作進壹步協調細化。根據臨床經驗,關節反應前,屬於“真氣走了,邪氣獨留”階段,宜采用巨刺法;當出現關節反應,但無自主運動時,可認為患肢經絡中的氣尚虛弱,針刺不足以調動其達到祛邪的目的,可采用針刺雙側肢體穴位;當患肢有自發運動時,壹般以針刺患側為宜。
巨刺法可促進關節反應和隨意運動的出現,從而加速偏癱患者運動功能恢復的進程。
但對於腦部病變範圍較大,甚至廣泛波及額葉、顳葉、頂葉的患者,巨針療法仍難以誘發關節反應,促進偏癱肢體的自主運動。
4.拮抗肌針刺治療偏癱肢體痙攣。在偏癱恢復過程中,相當壹部分患者會出現肢體痙攣,這是肢體運動功能康復的常見障礙。
針灸可能對局部肌肉有促進作用。所以治療時要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個體化選擇穴位。許多臨床觀察表明,針刺痙攣肌肉的拮抗肌可以緩解偏癱肢體的痙攣狀態。
若上肢屈肌為痙攣性,則取患肢的天井、清冷源、逍遙、普惠、中都、三陽絡、外關、分支,腕指屈肌取陽池、中柱。每次選擇2 ~ 3個點,交替使用。
如下肢伸肌痙攣,取患肢的陰門、委中、委陽、合陽、成山、金城。壹次拿2 ~ 3分。
足下垂,選斜溪、重陽、沈谷、徐秋,每次選1 ~ 2點。
瞼內翻,取光明、吊鐘、徐秋、昆侖,每次取1 ~ 2分。
下肢屈肌痙攣,取浮圖、印石、梁丘、豐隆、上巨虛。
上肢伸肌痙攣,選用曲澤、崖門、救護車、內關。
患者四肢肌張力受多種因素影響,在進行針灸治療時應綜合考慮。比如針灸治療也要註意合理的姿勢。
第四,按摩療法
按摩療法可以通過機械作用對肌肉、肌腱等被治療部位產生直接的治療作用,也可以通過神經系統的感覺輸入對機體產生調節作用。按照中醫的理解,按摩療法可以疏通經絡,促進氣血循環,調整臟腑功能,從而促進患者的康復。
患者可以臥位或坐位接受按摩治療。先按摩頭頸部,沿經絡方向施手法,往復數次,根據患者自覺的酸、痛感覺,逐漸增加刺激強度。
上肢按摩壹般從肢體近端開始。可以對癱瘓的肩部進行按、揉、拿、按摩,然後從上臂下到肘部,按壓曲池、赤澤、手三裏等穴位,力度可以逐漸加大(但如果出現肢體痙攣,要降低刺激強度),再按摩前臂肌肉和手指。按摩可以配合患者肢體的主動運動。
按腰部-下肢近端-足部的順序按摩下肢。首先可以按壓腎俞穴、環跳穴,然後按摩大腿、小腿數次,再按壓衛中穴、成山穴、足三裏穴、陽陵泉穴,逐漸加大力度(但如果刺激穴位引起痙攣,則應適當減小力度),最後按摩太溪穴、昆侖穴、湧泉穴等足部穴位。
五、並發癥的中醫康復治療
(1)失語
現代醫學認為失語癥是大腦損傷導致的語言能力的損害或喪失。在無意識障礙的情況下,患者對交流符號的使用和理解存在障礙,即語言表達和理解能力受損或喪失。壹般可分為布羅卡失語癥、韋尼克失語癥、傳導性失語癥、經皮質運動性失語癥、經皮質感覺性失語癥、命名性失語癥和完全性失語癥。在中醫中,失語癥屬於“發聲困難”、“啞風”、“風致無力”、“強舌不語”、“言語不暢”的範疇,其病機復雜,基本可概括為風、火、痰等損害心、肝、脾、腎的疾病。心主神明,心氣與舌相通,所以心脈受損時,舌會有力,語會別扭。腦為元神之府,氣血不通,髓海空虛,火邪痰瘀乘虛而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