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善本 - 中國古代有哪些「航海家」?

中國古代有哪些「航海家」?

中國古代的航海家有鄭和、楊三、鄭之龍和知望。

中國有很多航海家,中國先進的造船技術、海圖和大量古代貿易記錄都可以作為佐證。然而,唯壹壹個永載史冊的航海家是鄭和,他成為了中國古代航海的象征。許多其他航海家都沒有被歷史記住。這些偉大的名字,連同中國的海洋文明,都被傳統文化、黃土文化、農耕文化扼殺和掩蓋了。

在中國古代,從事航海的人只有三種:外交使節、海上商人和海盜。其中,海商是航海的主力軍,他們擁有開展航海、探索海洋、提高航海技術的真正不竭動力。可惜這些海商的名字和事跡幾乎沒有被記錄和保存下來,當時也沒有福布斯排行榜。我們只能通過政府的關稅和貿易記錄來想象這些人的財富。

中國肯定有很多富裕的海上商人,否則,無法解釋宋元時期出現的“中國大航海時代”。宋代政府對海上貿易的鼓勵,堪比地方政府招商引資。

在元朝,政府甚至派遣使節到海外引誘貿易,這相當於現在的商業代表團。當時的海上貿易是壹個高投入、高風險、高回報的行業,普通商人只建造壹艘遠洋輪船是難以承受的。中國歷代都沒有辦法解決這個問題,最後被騎馬征服天下的元朝人解決了。他們為海外貿易設計了壹個“基於官方的商業”系統。據《元史:糧貨二》記載:“官自帶船來書,選擇交易各種貨物的人,按十分之率得利息,官得七分,易貨者得三分。”現在看來,這種政策很先進。政府不僅出錢買船,還承擔主要經營風險,然後收取70%的利潤。

在這樣的優惠政策下,中國出現了歷史記載的為數不多的海洋家族“小三代”。祖父楊法曾任南宋澧州刺史、殿前司玄風武將、樞密院副司令。元朝滅宋後,楊法降元,被封魏明將軍、福建安福,領銜浙江東西市場總經理。這件事在元史中有記載。楊紫,楊法的兒子,從官員和商人開始了他的職業生涯,有點像胡雪巖,後世的紅頂商人。是楊紫的二兒子楊舒真正擴展了他的生意。19歲時,楊舒成為官方船只的代理人,主要前往波斯灣從事貿易活動。當時波斯屬於伊利汗的範圍。

元朝至正元年,伊利汗第四任國王因皇後去世,向元朝皇帝忽必烈請求補選壹位公主。忽必烈選擇了闊闊真公主跟隨楊舒的“官船”到伊犁汗,後來伊犁汗派特使到元朝感謝他,也載著楊舒的船。元帝國和周邊四大可汗國基本上是壹家人,這使得元政府在對外交往中更加寬容,反正都是自己的家人。從目前的記載來看,楊舒不僅承擔了運送外交使節的任務,還幫助政府做了大量的外交工作。

雖然這些事情似乎與楊舒作為壹個海上商人沒有什麽關系,但它們與他有很大的關系。如果他的祖父不是壹名官員,如果他沒有與元朝政府的密切關系,楊舒就會像他積累的巨額財富壹樣消失。

中國人自古以來就不是壹個宗教信仰強烈的民族,而中國人的信仰是歷史。中國人相信那些被歷史記錄下來的皇帝、王子、孝子和女人可以長生不老。除了政客,只有作家才能享受這種待遇。由於元代文學家黃澄曾為撰寫墓誌銘,全文收入《四庫全書》,現在可以清楚地了解的生平。這篇墓誌銘成為我們了解元代航海家的重要文獻。遺憾的是,它主要記錄了楊舒與政府的密切關系,而不是他的航海生涯。

元代,中國海商的洋帆出現在波斯灣、紅海和東非,為明朝鄭和下西洋做好了壹切技術準備。帆船運動最重要的是經驗的積累和總結。這些航海經驗是壹代又壹代航海家用生命換來的。更多的錢和更多的船不是航海最重要的事情。鄭和在元朝就是踩著這些海洋巨人的肩膀成就了壹番偉業。然而,巨人被遺忘了。

鄭和是分割線,鄭和之前的航海家主體是海商;鄭和之後,航海家的主體變成了“海賊”,這些海賊與“敵”字混為壹談。

中國歷史上有兩個最強大的海盜:知望和鄭誌龍。這兩個人有很多相似之處,都起源於日本,都曾經控制過大片海域。最後他們被政府引誘,然後被擁抱。他們相隔100年,卻連結局都很相似。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三月初,知望向明政府發來消息,表示願意服從命令,協助消滅其他海盜。他只希望,作為交換,明朝政府開放沿海貿易的承諾,由當時負責剿滅知望的浙江巡撫胡宗憲,刻意營造兩岸和平的氣氛,困住知望,三年後處死他。近65,438+000年後,順治三年(65,438+0646)五月,投降清朝的阿明大臣洪承疇向清朝將領多羅貝爾·波羅提出投降鄭之龍的建議。6月,鄭之龍得到貝勒的信,決定定居。順治十八年(1661),十月三日,鄭之龍及其後裔家眷(11)在北京柴城被清廷殺害。

中國的文化記不住那些真正的航海家,被傳統文化禁錮的中國人也不可能真正走向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