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騎百萬雄師,滅六國的秦始皇,才配做這個龐大地下軍團的主將。據史書記載,始皇帝招募了70萬俘虜,用了近30年的時間來修建王陵,耗時之長,耗費人力之巨,世所罕見。兵馬俑的發掘震驚了全世界。為什麽在古籍記載中我們看不到零星的記載?
(壹)作為葬坑“微”是不夠的。
據漢記載,公元前210年,李斯向始皇帝報告說,72萬囚犯修建了挖得很深的驪山墓。秦始皇聽後下令“再下三百尺”。秦始皇陵到底有多大,挖了多深,壹直是後人難以想象的。直到現代,科學儀器繪制的地宮地圖顯示,秦始皇陵方圓面積為56.25平方公裏,相當於近78個紫禁城的大小。
與龐大的秦始皇陵相比,兵馬俑的埋葬坑可能只是壹個比較小的埋葬工程。據估計,兵馬俑只占秦始皇陵總面積的萬分之二,實在是“微不足道”。沒有特別的記錄也是可以理解的。
(二)故意不在典籍中記載
秦始皇是壹個精明的政治家。他壹生中多次被暗殺。他知道他消滅的六國人民有多恨他。作為壹代宗師,他必須看透王朝的興衰。就算他希望秦帝國長盛不衰,也總有滅亡的壹天。新王朝對舊王朝不可預測,破壞祠堂,挖墳墓。
田雷挖了幾百年的楚王墓。為了不讓後人驚擾他的亡靈,秦始皇想盡辦法把陵墓挖得很大很深,設置了各種機關和暗器,還往河裏倒了大量劇毒的水銀。
龐大的兵馬俑工程的修建在當時可能是密不透風的皇家秘密,秦始皇不可能在古籍中有記載。秦始皇駕崩,驪山下葬時,下令把所有知道陵墓秘密的工匠都封在陵墓裏為秦始皇陪葬,關於兵馬俑建造的秘密也被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