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是體積單位,1 L = 200ml液體。
參考:
漢代度量衡的變革
1.度量衡系統
用好《傷寒論》中的方劑,也要註意它的用量。《傷寒論》使用的度量衡與我們現代的度量衡不同,要考證漢代的度量衡。呂郭利,廣東省中醫院泌尿外科
班固的《韓曙》。《法歷制》記載:1200粟重12銖,二兩,晉16,君30,石4。也就是說1200塊的小米重12銖,兩塊12銖就是壹兩。明確指出了漢代的度量衡制度、消費單位和進位關系。單位用泰銖、兩斤、斤、鈞、石。這裏讀施,後面讀旦,都是計量單位。
東漢最高農業行政部門北京博物館,擁有興農銅業權。它制定的標準衡器,漢代實際是1斤= = 250克,漢代是1兩= = 15.625克,大約是15克。
容量的單位在班固的《漢書》中還是有記載的。法歷制”:壹千二百粟實為曰,合(讀葛),十為升,十為鬥,十為迎。這是五種容量的測量單位。還是通過文物來考察它的實際容量。結果是:1 = 20ml 1L = 200ml 1 dou = = 2000ml。所以麻黃湯每次服用8劑,是160ml,桂枝湯每次服用1升,和現在的劑量差不多。
《傷寒論》中也用度量,比如五苓散說白飲方寸匕首,麻子仁丸說厚樸用1尺。那麽1英寸和1英尺是什麽呢?班固的《韓曙厘隸制》中還記載著壹粟為壹分(此句非原話),“十寸為壹寸,十寸為壹尺,十尺為壹尺,十尺為壹引”。所以分、寸、尺、尺、語錄是漢代的五種計量單位。進位關系都是小數。根據中國科學計量研究所國家博物館收藏的漢代14尺子的測量,1寸= =2.3cm,1尺= =23cm,三國大將關羽身高8尺,即184cm,相當於郎平的身高。
漢朝以後是晉朝,在兩和銖之間加分,6銖= 1分,4分= 1兩。傷寒中只用了壹個方子,就是麻黃升麻湯。很明顯,在仲景的時代,並沒有把它作為最單位,是後人臨摹時換算的,或者說這個方子不是仲景的方子。《金匱要略》中有很多以分為計量單位的藥方,壹定是晉唐以後的人抄寫時所校正的,並非張仲景獨創之物。當然,有些方子,比如三五百散,說桔梗分三份,巴豆分壹份,貝母分三份。這部分不是實際的重量單位,而是藥物之間的劑量比,意思是壹部分。四逆散十點也是這個意思。但《金匱要略》中有幾個方子是用分作為計量單位的。
從金代到宋代,中國的度量衡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比如1 kg從200g增加到600g左右,1 l從200ml增加到1000ml,1 ft從23cm增加到33cm。不到1000年就發生了如此巨大的變化。為什麽?按照中國計量研究人員的理解,在這個時期,地主想多收點租金,國家想多收點稅,於是壹些地主暗中擴大了水桶。後來大家都這麽做了,國家重新制定了度量衡。但宋代以後,壹直到清代的庫平制度,中國的度量衡制度基本穩定。沒有隨意擴大,主要是因為中國經濟發生了變化。地主收租,國家收稅不是單純的收糧,而是收銀或者銀票,然後改度量衡就失去了意義,所以變化不大。
晉唐宋度量衡有所變化。但當時國家規定醫學和天文學是關系到人類生命和國家興亡的大事,所以度量衡用舊制,其他行業用新制。孫思邈的《錢進方耀》,王導的《外臺秘笈》,其藥物計量仍是漢制,宋代以前的中醫書籍都是漢制。到了宋代,各方面都有了變化,包括中藥的服用方法,包括中藥的劑量。宋代采用煮粉法,即將藥材制成粗粉,藥渣煮熟後壹起食用。這是宋代特有的服藥方法。如果渣滓壹起吃,必須減少用量,以至於用的是宋代當時的度量衡制。從稱量的角度來說,它用了金、梁、錢、分、分。從宋代到清代,度量衡並沒有太大的變化,所以下面的方術基本都是沿用宋代的這種度量衡制。所以雖然我們國家歷史上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但是在中醫裏面很簡單,就是宋朝以前是漢制,宋朝到解放以前是宋制。
2.處方劑量的換算
乳脈黃湯:麻黃、桂枝、甘草、杏仁(去皮尖)各70片
換算成:45g 30g 15g 28g
但從麻黃湯的煎煮方法來看:煮沸後取二升半,溫服八次,所以是三次的治療劑量。如果服藥後出汗,就不要再服藥了。那麽壹次用量是15g,10g,5g,9g,和我們現在開的麻黃湯壹次用量基本相同。
再比如桂枝湯:桂枝、芍藥、生姜、甘草、大棗。
同樣是三個療程的劑量,所以換算成:15g 15g 15g 10g 4。
換算的時候要記住兩點:第壹,漢代的壹兩克相當於現在的多少克,記住這個配方是分幾次的。比如四逆湯等急診藥方,服用壹次,吳茱萸、姜湯服用五次,這樣換算才能準確。
壹個簡單的方法就是在妳了解了當地的用藥習慣後,按照《傷寒論》的比例來塗抹。比如北京桂枝的劑量是10g,那麽麻黃湯的劑量是15g,10g,5g。如果桂枝用量為6g,麻黃湯用量為65430g。即符合當地用藥習慣和經方用量。
《傷寒論》也有以量和量計算的藥物。其中有些還是用容量來衡量的,比如水。但是很多已經不用容量來衡量了,比如半升半夏,壹升粳米。那麽我們今天如何轉換呢?稱重前可轉換成現代容量。比如壹升粳米用現在的200ml粳米稱重,就是180g g,粳米就是生長在旱地的大米,也就是旱稻。與水稻同屬壹科壹屬,但生長在旱地。有人開白虎湯或者白虎加人參湯,藥店沒有粳米,他就告訴病人回去搶米,進步。從理論上講,大米不能代替粳米。白虎湯綜合征和白虎加人參湯綜合征都是熱盛傷津不足的癥狀。這裏用粳米是為了養胃氣。如果用大米,除了保護胃氣,還有利尿的作用。所以嚴格來說,對於壹個熱盛傷津的病人,用米飯是不科學的。半夏是半升的,我們用的半夏100ml,今天稱的大概是50g。五味子半升約30g。麻子仁丸裏的厚樸是壹尺,壹尺當然是23cm,但是寬度和厚度就不說了。今天用的是中號厚樸,寬3.5cm,長23cm,重量約15g。五苓散用的是方寸勺,也就是用方寸邊長的方藥勺來取。我用壹個2.3cm見方的紙板弄五苓粉,重量大概在5-6g左右。
按量計算的藥物,我們今天還有按量計算的藥物,比如大棗。但這種方法不常使用,現已改為稱重法。比如杏仁,我們不再數杏仁有多少,而是稱重。有人說杏仁100粒去皮尖40g,桃仁100粒重30g,枳實壹枚18g(中等大小),附子壹枚20g,大附子壹枚25g,附子壹枚5g左右。還有壹元匕首,說法很多,沒有調查清楚。大概是1-1.5g。
根據柯教授總結的數據,經過反復權衡驗證,總結如下。
斤= 250克(或250毫升液體,下同)
兩= 15.625g。
L = 200ml毫升液體。
總計= 20毫升
Gui = 0.5g。
Pub =10毫升
捏=2克
方寸Bi =2.74克金石粉,約2克植被粉,約1克半寸Bi =壹枚fesr =壹枚硬幣Bi =1.5克。
壹枚硬幣= 1.5-1.8g。
壹銖= 0.7g。
壹分= 3.9-4.2g。
梧桐樹大=黃豆大。
壹升川椒= 50g。
壹升功率=60克。
壹升吳茱萸= 50g。
五味子壹升= 50g。
壹升半夏= 130g。
壹升虻蟲= 16g。
1片附子= 20-30g,1片附子= 15g,1片附子= 3g,5-6g。
杏仁10 = 4g。
梔子10片平均15g。
栝樓的平均大小為1片= 46g。
枳實1枚,約14.4g。
石膏蛋1塊,40克左右。
厚樸1尺約30克。
竹葉壹握約12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