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制定普查計劃:在普查前期,要制定詳細的普查計劃,包括普查的目標、內容、方法、時間安排等,為整個普查工作提供指導和依據。
2.普查區域的劃分與繪制:根據普查方案,對所轄區域進行劃分,形成普查區域和普查地塊,同時進行繪制,以保證普查工作的順利進行。
3.普查指導員和普查員的選拔培訓:從社會上招聘普查指導員和普查員或抽調到相關單位進行系統規範的培訓,提高其專業水平和工作能力。
4.清查底本的編制:為了保證基礎普查數據的完整和準確,需要編制清查底本,對各類普查對象進行登記和整理。
5.實施單位清查:普查員根據普查區域的電子地圖進行單位清查,了解核實單位的基本情況。
6.註冊準備:在註冊階段之前,需要做好各種準備工作,包括總調查表、投入產出調查單元庫和投入產出問卷的調配。
7.普查登記:根據普查對象的不同類型,采取不同的登記方式,如壹套單位在數據采集處理系統中填寫普查表,非壹套單位的普查員使用手持電子終端進行入戶調查或普查對象自主填寫。
8.普查數據檢查:對登記的普查數據進行檢查,確保數據的準確性和完整性。
9.審核驗收:各級普查機構對普查數據進行審核,發現問題及時回訪核實修改數據,確保數據準確可靠。
10,質量抽查:選取壹定比例的普查區域進行質量抽查,對普查數據進行檢查和修正。
165438+
12、普查總結與評估:對普查工作進行總結和評估,分析普查數據的真實性和準確性,為今後的普查工作提供參考。
13.普查數據的歸檔和管理:對普查過程中產生的各類數據進行歸檔和管理,為今後的普查工作提供參考。
普查業務的特點:
1,全面性:普查是對壹個國家或地區所有指定對象的全面調查,覆蓋所有目標個體,使得普查數據具有很強的代表性,可以用來描述總體特征和趨勢。
2.壹次性或周期性:人口普查通常是壹次性或周期性的活動,如十年壹次的人口普查。這種有規律的發展方式使得普查結果可以作為比較不同時期變化的基準。
3.標準化操作:普查通常設定統壹的標準時點、時限、項目和指標,以保證數據采集過程的壹致性和可比性。這種方法有助於提高數據的準確性和可靠性。
4.資源密集型:人口普查通常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時間,尤其是大規模的人口普查項目,比如全國人口普查,需要調動上千名工作人員來收集和處理數據。所以普查成本比較高,不適合頻繁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