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善本 - 初霜是節氣還是節日?《初霜》中節氣的含義

初霜是節氣還是節日?《初霜》中節氣的含義

初霜是節氣還是節日?

初霜既是節氣,也是節日。

初霜節是中國唯壹以二十四節氣命名的節日。2014,165438年10月,壯族首屆霜降節被國務院批準列入第四批代表性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2019,11年10月,公布了壹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單位名錄,天等文化館獲得壯族第壹屆霜降節保護單位資格。

每年農歷九月,在壯語歐陽丹丹(晚稻收獲期)後的初霜期間,壯族人民用節日祈福,用歌聲交朋友,相當歡樂。

壯族初霜節是壯族人民結合紀念英雄、祭祀社稷、歌會擇偶、貿易往來等形式的傳統民間節日。

起初,它是壯族人民回報自然和慶祝豐收的壹種形式,表達他們對豐收的美好願望。《初霜》中節氣的含義

伊周樹周月:三月秋:夏,秋分,初霜。

古書《二十四節氣》中說:氣郁初霜,陰始凝。可以看出,初霜說天氣越來越冷,開始下霜了。氣象學上,秋季初霜壹般稱為初霜或初霜,春季終霜稱為晚霜或終霜。從最後壹次霜凍到第壹次霜凍的間隔時間為無霜期。

初霜物候:

在古代,初霜分為三個階段:壹是豺狼祭祀動物;二是植被發黃;三次蟄蟲是鹹的。

豺狼是獻祭的動物。豺狼是祭祀動物壹詞最早出現在《逸周書》中:初霜之日,豺狼是祭祀動物。他還說:豺狼不祭祀動物,豺狼的爪牙都是壞的。意思是在這個節氣裏,豺狼開始捕捉獵物,用第壹個獵獲的東西祭出猛獸,用猛獸祭天還書,以此為鋪墊,祭出秋金。像地球上新谷的豐收壹樣,用來祭天以示回歸,祈求來年風調雨順。是動物的意義,也是人類的根本。

第二,植被會枯黃。百草枯秋盡,霜降蝶飛。秋天,西風滾滾,推倒樹葉,吹起草。逐漸變冷的氣候壹次又壹次地摧毀了大自然所有的生命力。綠色減少紅色消失,大雁消失。而人的情緒也進入了深深的低谷。不恨留愁,風雨苦,都是深秋的辛酸,觸動人心。

三次蟄蟲是鹹的。蟄蟲都在洞裏壹動不動,垂著頭進入冬眠狀態。此時的自然是壹種無聲的美。經歷了壹個蓬勃的春天,壹個熱鬧的夏天,壹個喜慶的秋天,生命的輪回,它進入了休眠狀態。沒有蜜蜂和蝴蝶的蹤跡,蟄人的昆蟲沈默不語,都在為漫長的冬天做準備。是修行的姿態,期待來年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