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著名中醫嚴俊柏教授認為,針刺或艾灸風池穴(間接灸)能激發人體陽氣,疏通經絡,調理氣血。所謂“治風先治血,活血自熄”,所以陽氣旺盛,氣血通暢,寒邪自然容易消散。因此,風池穴的臨床應用絕不僅限於上述疾病。只要患者有陽虛、正邪戀不足的癥狀,都可以從風池穴入手。
顏教授常用以下七種針法針刺風池穴。
傳統淺刺法
1.針尖向鼻尖傾斜,主要用於治療多種疾病。用1.5英寸的針頭在鼻尖穿刺0.5-1.0英寸。誘導應具有局部酸痛或波及頭頂、顳區、前額、眼眶,可用於治療頭痛、頸性眩暈、耳性眩暈、感冒、不明原因發熱、過敏性鼻炎、鼻竇炎、耳鳴、面癱、中風後遺癥、癲癇、頸淋巴結腫大、甲狀腺功能障礙等多種疾病。鼻子是肺的開口。針刺鼻尖可增強其祛風散寒、宣肺解表、通竅的功效。治療外感風寒表證更有效。
特殊深刺法
2.針尖向內傾斜,向對側眼窩方向深入,主要用於頭面部疾病。取壹根2.5寸的毫針,用小幅度扭轉的方法,朝相反的眼窩方向,在頸椎附近深刺,可達2寸以上,針尖到達的地方相當於眼窩下1寸。此時有很強的針刺感,沿膽經上行,到達耳顳部和頭頂,再向前至額部,到達眼部。上火後,患者可感到頭痛、頭暈、頭重、眩暈、面部疼痛、耳塞等癥狀減輕或消除。
3.將針尖直刺鼻翼同側,治療中風後遺癥。針刺方法與2相同,針尖的位置相當於
眼窩下2.3寸,針感同2,或向上、下肢、軀幹傳導。對中風後半身不遂或半肢麻木有較好療效。
4.針刺咽喉方向適用於假性延髓麻痹。取壹根2英寸的絲狀針,朝咽喉方向刺入1.5-2。
英寸。風池穴深層解剖顯示血管、神經分布豐富,針刺可改善椎動脈血供。此外,風池穴是膽經的主要穴位,“膽主決斷”,向咽喉方向深刺,可增強其醒腦開竅、清咽利喉的功效。
5.針刺方向略向外(顳側),主要用於偏頭痛和嚴重失眠。取3寸毫針,針刺方向與咽喉相反略向外,進針2.5寸,針感放射至頭同側柏楊穴。風池穴向外斜刺,直達患處,有活血祛風止痛的作用。不僅對外感風寒引起的偏頭痛有顯著療效,對肝陽上亢、血瘀痰濁、氣血不足引起的頭痛也有極好的療效。
6.針尖刺入同側角下方,治療軀幹、頸部、四肢、咽喉、氣管等疾病。針刺深度可達同側嘴角下2-3寸,穿過頸椎,針尖到達的地方相當於眼窩下3.3寸。此時針刺感可向下到達同側上肢、下肢和軀幹,並可局部擴散至咽喉附近。
透刺法
7.針刺入對側風池(風府),提示頸椎病等癥狀。取2.5寸毫針穿對面風池(風府),進針1.5-2寸。針刺對側風池穴(風府)與頸椎夾脊穴相似,能疏通經絡,調和氣血,改善腦部供血,故對椎動脈型頸椎病療效更顯著。
顏教授的經驗:針灸師要仔細感受針下的氣血運行和病人的反應。如果深刺後沒有針感,他可以在刺之前將針抽回並稍微改變方向。隨著針刺的逐漸深入,可能會出現1針感(淺針)和二針感(深針),且強於前者。深刺對疑難雜癥有效。但是針紮進去的時候,還是要時不時的和患者溝通。如果針感過強,或者患者出現頭暈、惡心、出冷汗、心慌等不適癥狀,就要及時停針。
風池穴的安全深度
風池穴針刺不當造成的醫療事故沒有風府穴、獨門那麽多,但也有報道。針刺過深,體位偏移可並發蛛網膜下腔出血。風池穴的中深部是生命中樞——延髓。針灸不當會導致嚴重後果。因此,人體解剖學家也對風池穴的安全深度做了大量的研究。
楊占林的《風府穴、獨門穴、風池穴直刺深度研究》表明,針向對側眼球方向1-2寸,無入顱危險;(2)針直行至與針至鼻尖相同深度時沒有進入顱骨的危險,左右穿透(水平穿透)較深(50-75mm);③進針方向對側耳屏或耳屏前緣最容易進入顱腔,對應椎動脈從枕骨大孔進入顱腔的方向。對側耳屏至顱腔的深度如下:左側風池(至右側耳屏)男性為(465,438+0.265,438+0.3.82) mm,女性為(43.88±4.665,438+0)mm;右風池(至左耳屏):男性平均值為(41.21.3.6) mm,女性平均值為(43.1.94.75438+0) mm,安全深度應在此範圍內。但數據僅供參考,臨床應用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比如考慮到個體差異,瘦人適當減少進針深度,沒有經驗的人可以用艾灸按摩。久而久之,可以達到壹定的治療效果。
顏教授在實踐中總結:風池穴的進針方向和進針深度不同,會導致針感不同,效果也不同。也就是說,要采用不同的進針方法,達到不同的治療效果。如果要驗證是否符合治療要求,需要通過“氣達病位”的客觀反映來判斷
頭針的理論研究與應用
編者:“方氏頭皮針”是方在醫療實踐中總結出的壹種新的針灸療法。因為處方醫生在藍田縣工作時首次提出,“頭皮針”被稱為“藍田頭皮針”。1976年,頭皮針主要用於頭部頭皮部位,故更名為頭皮針。為了區別於同時期其他省市的頭針,方將其更名為“陜西頭針”。方彭雲,陜西頭皮針創始人,原就讀於德國人在中國開辦的九年制醫學院,西醫基礎紮實,解放初被稱為“xi安刀”。後來在1958,由於壹個特殊病例,關註了頭部特殊功能穴位的研究。65438年至0969年,頭皮針(當時稱為“頭針”)在下放到農村時,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研究和推廣。1976年,方正式將他的頭皮針治療系統命名為“頭皮針”,認為頭皮上覆蓋頭發的部分是頭皮針的主要部分。在頭針研究中,方的藏象理論是對中醫藏象辨證理論的進壹步發展。完善了總經心和終經心理論,是對傳統經絡理論的補充和發展。因其獨特的療效,方的頭針理論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
方介紹:
坤,男,出生於河南淮陽,出生於1909。1936畢業於河南大學醫學院,早年從事西醫外科。1948開始自學中醫針灸。1952年,我在中央衛生部針灸實驗班學習。1958年6月,我在Xi安健康通訊上發表了壹篇題為《嘗試針灸代替止痛藥和強心劑》的論文,先後編輯了《針灸歷》、《針灸歷》、《經絡流》、《靈魂》等。並將“針灸日歷”改編成BASICI程序並輸入微型計算機。方致力於中西醫結合治療疾病,對“頭針”等針灸新方法進行了深入研究,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均有專著出版。
壹、學術特點和醫學專長
方在臨床實踐中發現,頭部有經絡學說和神經學說所沒有的穴位。經過數以萬計的患者,150種疾病的治療和觀察,頭皮穴位不斷完善。* * *發現7個穴位,將21個可用於治療疾病的大腦皮層功能定位於頭皮表面的投影區,並對其理論進行了探討。
1.穴位位置和適應癥
(1)潛影:其穴位區猶如人體躺在冠狀縫、矢狀縫、人字縫上的微縮圖。
①頭頸部:冠狀點前長約3 cm,寬約2 cm,其中頭部長2cm,頸部長0cm,寬1cm。
②上肢:冠狀矢狀點到翼縫為11cm,其中冠狀矢狀點到肩部2 cm,肩部到肘部3.5cm,肘部到腕部3.5cm,腕部到指尖2 cm。(左右上肢相同)。
③軀幹:冠狀矢狀點到人字縫尖為1401X1,分為背、腰、臀三部分。背面長6cm,寬3cm(分上中下三部分,各占2cm)。腰長4 cm,寬2 cm(上下腰各2cm),臀長4cm,寬3cm,上下臀各2cm。
④下肢:從人字縫下點到星點,* * *長9 cm,分為臀、膝、踝,從人字縫下點到臀為1.5cm,臀到膝為3 cm,膝到踝為3cm,踝到趾為1.5cm。
潛影適應癥:神經系統、血管系統、運動系統疾病。如神經性頭痛、三叉神經痛、偏頭痛、耳聾、耳鳴、肋間神經痛、坐骨神經痛、周圍神經炎、腦炎後遺癥、腦震蕩、神經衰弱、癲癇、失語癥、自主神經障礙、偏癱、高血壓、低血壓、冠心病、心律失常、腰肌勞損、乳腺炎、眩暈等。
(2)隱臟:是人體左右內臟和皮膚橫臥於前發際線的縮小圖。其頭朝向額中線,足朝向額角,分為上、中、下三焦,總長度6.5cm上焦:包括胸臟腑、上肢、皮膚感覺、膈上腦思維,占3 cm。上焦點前2 cm為頭頸部,其寬度為發際線以上1cm,以下0.5cm。距額頭中線2 cm,額頭上方2cm為壹點,距額頭中線1cm,額頭上方3.5cm為壹點。兩點相連,分為下臂、上臂、手,各占0.5001左右。對焦後是1001,發際線以上2厘米,發際線以下0.5厘米為胸部。②中度病竈:臍上膈下內臟及軀幹皮膚感覺,長65438±0.5cm,發際線以上寬65438±0.5cm,發際線以下寬0.5cm。③下焦:臍下內臟皮膚感覺,生殖系統,* * *長2cm。小腹、臀部、臀部在下焦點前1.5cm,國際焦點上1.5cm,國際焦點下0.5cm。下焦後0.5cm,國際骨下1 cm是膝蓋到腳踝,國際骨下1 cm是腳(左右穴位相同)。
適應癥:內臟和皮膚異感癥,特別是痛、觸、冷、熱、麻、癢、緊等。如胃痙攣、膽囊炎、腹瀉、痛經、絞痛、月經不調、三叉神經痛、自汗、心悸、自主神經紊亂、內分泌紊亂、皮膚病、蕁麻疹、神經性皮炎、酒渣鼻、銀屑病、濕疹、過敏性鼻炎等。
(3)倒內臟和倒像:位於大腦皮層感覺中樞和運動中樞在頭皮表面的投射區,即前溝回和後溝回在頭皮表面的功能定位區。主要用於治療感覺和運動中樞功能異常的疾病。
(4)21個穴位。大腦皮層的功能位於頭皮表面的投射區。①運動語言中樞的言語投射區,適應癥:運動性失語、發聲障礙、口吃、舌肌麻痹、假性延髓麻痹、唇肌麻痹、腦發育遲緩、舌震顫等。(2)思維——位於左右額角之間。適應癥:精神發育遲滯、行動遲緩、癔癥、幻聽、精神分裂癥、神經性頭痛、高血壓、共濟失調、意識不清、神經官能癥、胃潰瘍等。(3)書寫——書寫中樞投射區,主治舞蹈癥、震顫、癱瘓、失語、出血、高血壓、低血壓、肺氣腫、皮質漂浮腫脹等。④記憶——識字和閱讀中樞的投射區,有失讀、記憶力減退、頭痛、頭暈、耳鳴、心悸、腰酸腿痛、遺精、失眠、頭暈、水腫、氣短、智力低下、腦炎後遺癥等癥狀。⑤信號-信號中樞投射區,適應癥:感覺性失語癥、癲癇、失眠、神經性頭痛、癔癥、精神病、理解力下降、遺忘性失語癥、腦發育遲緩。⑥雲平——運動平衡中樞的投射區,適應癥:失語癥、周圍神經炎、震顫麻痹:腦血管意外、* *共濟失調、指尖紅痛、類風濕性關節炎。⑦視-視中樞投射區,適應癥:視力障礙、幻覺、視野缺損、視網膜炎、角膜血管翳、青光眼、視乳頭炎、玻璃體混濁、急慢性結膜炎、白內障、眼瞼痙攣、頭痛、頭暈、流鼻涕。⑧平衡-平衡中樞投射區,適應癥:偏癱、頭暈、全身性共濟失調、眼球震顫、帕金森綜合征、語言障礙等。⑨呼吸循環——呼吸循環中樞投影區,適應癥:咳嗽、哮喘、心悸、氣短、呼吸困難、心動過速、心律失常、風濕性心臟病、高血壓、冠心病、肺氣腫等。由心肺功能障礙引起。主治聽覺-聽覺通路投射區,適應癥:神經性耳聾、耳鳴、眩暈、癲癇、幻聽、同側偏盲、高血壓、眼痛、癔病、腹脹等。?嗅覺——嗅覺和味覺中樞的投射區。主治:嗅覺味覺遲鈍、煩躁不安、急慢性鼻炎、癲癇、記憶力減退、頭暈、偏頭痛、腹瀉、感冒、濕癤、牛皮癖等。
註:除“思考”外,以上穴位均為雙側對稱。
2.取穴配穴法
(1)對應取穴:當身體某壹部位有病時,即從下肢藏象、藏臟、藏逆的對應部位選取六個穴位,若腿有病,則選取下肢的對應部位。
(2)仿體取穴:根據經絡、臟象、陰陽五行辨證取穴理論,模仿體針取穴的各種方法,在“藏象”、“藏臟象”、“反臟象”中精心運用,進行高度集中治療。比如出現胃脘痛、嘔吐,可以把重點放在“腑臟”中的胃部或者潛像中“中脘”穴的相應部位。
(3)特定取穴:即根據中樞穴位的主要功能來取穴。如耳鳴耳聾,取聽覺穴。
(4)米式取穴:即在潛像和臟腑中左右肢體對稱、重疊或交叉取穴。
(5)配穴法:①在“潛像”和“潛臟”的相應位置配六穴。(2)倒像和臟的相應部位配合。③匹配潛像和反轉像的對應部分。(4)臟與不臟的相應部位配合。⑤潛像和臟腑與中心穴相匹配。⑥頭皮穴位應與其他針刺方法相配合。
二、病歷的選擇
病例1:瘺管綜合征(脊柱裂後遺癥)
張XX,女,32歲,陜西省藍田縣孟村公社人。1972 9月12第壹次就診。
1972年2月某日,患者發熱,咳嗽,全身疼痛,四肢劇痛。三個月後感覺下肢發冷,繼而癱瘓,臥床不起,右腿沈重,食量減少,消瘦。同年8月,去Xi安某醫院就診,確診為:①脊髓炎後遺癥。②脊髓蛛網膜炎。用法:地巴唑和維生素(劑量未知)。吃了藥,病情沒有變化,被告知回家治療。今天來我們醫院治療吧。病人瘦弱,下肢冰冷無力,無法站立。他需要兩個人來幫助他。
處方:雙下肢(雙)隱藏,下半部(雙)倒置。
療程:采用飛針法,留針45分鐘?1小時。病情壹天天好轉,患者第八次可以獨自來院,9次針灸基本治愈。1973 4月14隨訪,能夠參加正常勞動。
根據脊髓炎的後遺癥,屬於中醫痿證範疇。臨床上表現為髕骨無力,肌肉單薄,皮膚麻木,手腳不聽使喚。本病例表現為感溫邪、灼陰津液、陽明經穴不齊、筋疲力盡而致痿。頭針“潛像”是人體躺在冠狀縫、矢狀縫、人字縫上的縮影,是總的運動中樞。臨床實踐證明,對運動系統和血管系統疾病有較好的療效。山東大學生理學教研室實驗觀察表明,它能提高脊髓前角運動細胞的興奮性。因此,疾病的治療采取潛像和相應部位,配合倒像,取得良好的效果。
例2:震顫(腦炎後遺癥)
潘X,女,4歲,河南省鹿邑縣試驗公社潘村人。9月3日首診,1972。
孩子今年6月底患肺炎,在當地醫院住院1多個月。出院後有後遺癥:四肢抽搐,全身發抖,舌頭伸出,瞪著眼,不能說話,進食吞咽困難。他用中西藥物治療,但效果不明顯。
處方:頭皮針療法,蓋頭,蓋臟聚焦頭,講要點。
療程:飛針直刺,留針30分鐘。第壹次確診後,孩子會哭;第二次診斷,加了倒象口穴,孩子的哭聲變軟了;在第三次診斷中,增加了上下肢穴位。經過9次治療,休息四天,回到門診,孩子壹直跑著玩,吃東西有食物,四肢抽搐,吐舌頭,瞪眼等癥狀都消失了,但說話不清楚,針刺5次後,孩子會叫“爸爸”“媽媽”,基本痊愈。
根據“腑象”作為治療運動性疾病的有效穴位,“腑臟”對感覺系統的疾病有很好的療效,且病位在腦,所以取相應的頭。說話點,皮質語言中樞在頭皮表面的投射區,主要用於運動性失語。以上幾點可以促進腦炎後遺癥的恢復,取得滿意的療效。
例3:胸痹(冠心病)
陳XX,女,38歲。1981年165438+10月9日首診。
1980夏季,患者開始出現胸痛、胸悶,逐漸加重,尤其乏力,伴有氣短、全身無力、消瘦、呼吸不暢、面色晦暗、舌質紫暗、苔薄白、脈沈。檢查:心電圖周長提示:
心肌勞損;②冠狀動脈供血不良。血脂:膽固醇200mg%%,甘油三酯113 mg%。腦血流圖:各腦動脈血管張力增高,彈性差。眼底:動脈硬化ⅱ期。血壓90/60mmHg。
處方:頭針療法。臟腑的心、胸,臟腑中焦的對應部位,象、倒像的對應部位,稱為六等。
療程:每天壹次,每10次為壹個療程,每次留針30分鐘,五次休息兩天,* * *治療四個療程。復查結果:心電圖:壹般正常。血脂:正常。左心室功能:總體正常,較81年10 10月30日有明顯改善。血壓120/80mmHg。腦血流圖、胸片和眼底無明顯變化。患者胸痛自覺消失,胸悶改善。只有抱他的時候才覺得氣短,而且精神不錯,吃飯排便都很正常。
按照胸痹的證候來說,是氣血瘀滯,經絡不通,心臟失去支撐所致。西醫冠心病科。治療要活血通絡。實驗表明,頭皮埋臟、倒臟對應穴位具有降血脂、降低交感神經興奮性、降低侵入性心率、降低心肌耗氧量、增加每搏輸出量以增加冠脈灌註的作用,從而改善心肌缺血,即活血化瘀、通痹止痛,故可使疾病痊愈。65438-0982用此法治療冠心病患者40例,癥狀消失和緩解總有效率為96.565438±0%。心電圖改善有效率為87.5%,血脂明顯下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