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善本 - 如何促進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如何促進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1.根本途徑:社會實踐是文化創新的源泉、動力和基礎。立足於社會實踐,是文化創新的基本要求和根本途徑。

2.基本途徑之壹:繼承傳統,推陳出新。文化創新必須批判地繼承傳統文化,做到“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推陳出新”。努力為傳統文化註入時代精神。

3.第二個基本途徑:面向世界,向他人學習。加強不同民族文化之間的交流、借鑒和融合,也是文化創新的必然過程。我們必須以世界優秀文化為營養,充分吸收外來文化的有益成果,同時借鑒其他民族文化的優秀文化成果。

4.堅持正確方向,克服錯誤傾向:文化創新要把握好當代文化與傳統文化、民族文化與外來文化的關系,反對“保守主義”、“封閉性”、“民族虛無主義”、“歷史虛無主義”。

人民是社會實踐和文化創造的主體。文化創新必須充分發揮人民的主體作用,關註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聚焦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從人民群眾的偉大實踐和豐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營養。

加快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不斷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壹是繼續推進文化體制改革。加快政府職能轉變,明確政府在促進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發展中的職能定位,政府要切實履行發展公益性文化事業的責任。充分發揮市場在文化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積極推進政企、政資、管辦分離。推進文化管理體制機制創新,努力在深化文化單位內部人事改革、經營性文化單位轉企改制、完善現代文化市場體系等方面取得新突破,更好地促進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健康發展。

二是堅持以人為本,以滿足人民文化需求為重點,保障和實現人民文化權益,逐步建立覆蓋全社會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要進壹步加大投入,把發展公益性文化事業作為保障人民文化權益的主要途徑,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務網絡,豐富服務內容和形式,進壹步提高公共文化產品和服務的供給能力。繼續建設壹批國家重大文化工程,優先發展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文化建設項目。依托重點文化工程,大力推進農村和基層文化建設,重點抓好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社區和鄉鎮綜合文化站建設工程、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農村電影放映工程、流動舞臺車工程、農家書屋工程。

進壹步繁榮新聞出版、廣播影視、文學藝術和社會科學。樹立精品意識,實施精品戰略,創作生產更多反映時代精神、積極向上、陶冶情操、愉悅身心的優秀作品。進壹步完善國家對文化藝術創新的支持和資助機制,支持創造性藝術創作和科學研究活動,鼓勵運用高新技術促進文化產品生產,增強文化產品的藝術表現力,引導創造性文藝創作健康發展。進壹步加強文化遺產和檔案保護。開展全國文化遺產普查,以世界文化遺產、重大遺址、歷史文化名城和文物保護單位、重要革命歷史文物和重點革命歷史文物的保護管理為重點,搶救保護瀕危民族文化遺產,加快構建涵蓋物質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綜合保護體系。

三是進壹步完善文化產業政策,大力發展文化產業。著力培養具有創新能力和市場競爭力的文化市場主體。進壹步深化國有文化企業改革,優化資源配置,把存量轉型盤活與增量創新擴張結合起來,做大做強壹批國有及國有控股骨幹文化企業;引導各類社會資本依法進入文化產業,為各類文化企業健康發展、平等競爭創造良好環境,推動形成壹批具有自主創新和競爭力的文化企業和企業集團。

實施國家文化產業服務工程,加強文化產業信息交流、產品交易和項目合作平臺建設。支持發展對外文化貿易和外向型文化企業,將豐富的民族文化資源轉化為優勢文化產品,提升民族文化產品的競爭力和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