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善本 - 治療重癥肌無力的湯藥有哪些?

治療重癥肌無力的湯藥有哪些?

治療重癥肌無力吃什麽中藥?

重癥肌無力(中醫稱為痿證,肌痿)

其主要特點是起病緩慢,部分或全部骨骼肌出現病態疲勞,晨輕暮重。常累及眼外肌、咀嚼肌、吞咽肌、呼吸肌。通常在運動後加重,休息或使用抗膽堿酯酶藥物後癥狀可緩解。

重癥肌無力患者在臨床上常出現以下癥狀:(1)面部表情少,口吃,鼻音重。(2)頸部柔軟,無法轉頸、擡頭、聳肩。(3)上瞼下垂和眼球運動障礙。咀嚼困難、飲水嗆咳和吞咽困難。(五)呼吸衰弱,使其不能維持功能。(6)四肢無力,步態不穩,很想摔倒在地。

重癥肌無力的病因和發病機制尚未完全闡明。目前認為,病毒感染、藥物、環境等因素激活了體內的自身免疫系統,使骨骼肌突觸後膜上的乙酰膽堿受體數量顯著減少,從而引起神經-肌肉連接處的正常傳遞。

臨床屍檢和實驗室檢查疲勞試驗陽性,肌肉註射新斯的明後癥狀明顯改善。血清抗乙酰膽堿受體抗體陽性。胸部CT掃描可以發現胸腺瘤或胸腺瘤。

重癥肌無力處方

處方1

重癥肌無力處方1

刺五加15g、人參9g、黃芪12g、柴胡6g、當歸6g、升麻12g、肉桂3g、白術9g、陳皮6g、甘草3g、生姜3g、大棗3g,水煎服。

適應癥重癥肌無力。臉色煞白,眼皮下垂,怕冷喜歡溫暖,懶得說話。頭暈,四肢無力,步態不穩,想摔倒在地。舌淡,苔薄白,脈細或緩。

處方2

重癥肌無力處方2

杜仲葉9克、鹿角霜12克、黃芪9克、熟地黃12克、山藥12克、菟絲子9克、升麻12克、肉桂3克、淫羊藿9克、當歸6克、陳皮6克、湯劑。

適應癥重癥肌無力。面色蒼白,眼瞼下垂,四肢無力,腰酸背痛,行走困難。耳鳴,四肢發冷,咀嚼困難,喝水嗆。舌淡,舌體胖,苔薄白,脈細或弱。

處方3

重癥肌無力處方3

黃藥子9克、半夏9克、制南星9克、茯苓9克、前胡12克、枳實9克、川貝母6克、瓜蔞12克、升麻12克、白術9克、陳皮6克,水煎。

適應癥重癥肌無力。眼瞼下垂、頭暈和疲勞。腹部脹滿,食欲不振,惡心嘔吐,有時咳出痰來。舌淡,苔白或厚,脈滑。

處方4

重癥肌無力處方4

鬼箭羽12g、劉壹女9g、猴急9g、石家莊12g、紅蓼6g、元胡9g、丹參9g、升麻12g、桃仁9g、紅花6g、陳皮6g、月季花3g,水煎。

適應癥:長期未治愈的重癥肌無力,眼瞼下垂,眼球運動障礙,咀嚼稍有困難,四肢無力。有時候四肢像針壹樣疼。膚色黝黑,嘴唇和爪子發紫。舌質紫暗,苔薄或少,脈弦或弦緊。

處方5

吳記三

當歸90克、肉桂90克、芍藥90克、白芷90克、川芎90克、甘草90克、茯苓90克、半夏90克、陳皮180克、麻黃120克、茅術720克、幹姜120克、桔梗360克、桔梗6540克以上15味* * *研成細粉混勻,每次6克,每日2~3次,溫開水送服。

適應癥重癥肌無力。體力中等的患者,感覺到寒濕引起的腰腿、小腹疼痛。貧血傾向,上身發熱,下身冷感。女性患者伴有月經不調或月經困難。

處方6

十全大補湯

黨參9克,白術6克,茯苓9克,當歸9克,川芎6克,白芍9克,地黃9克,黃芪9克,肉桂3克,甘草6克。

適應癥重癥肌無力。愈合時間長,虛弱,食欲不振,腹瀉,便血。身體瘦弱,面色蠟黃,皮膚暗沈,貧血,乏力。四肢輕,氣短,心悸,頭暈,自汗,口幹。舌淡,苔薄白,脈細。

處方7

補中益氣湯

人參9克,黃芪9克,白術9克,當歸6克,柴胡6克,升麻6克,陳皮6克,甘草3克,生姜3片,大棗3枚,水煎服。

適應癥重癥肌無力。體力比較弱,排尿不暢,長時間不愈合。

氣機下沈,全身疲憊。盜汗,心悸,內臟下垂。食欲不振,味道像嚼蠟。

皮膚和粘膜有散在的瘀點或瘀斑。舌淡,苔薄白,脈細。

處方8

升陽益胃湯

黃芪60g、人參30g、半夏30g、甘草30g、羌活15g、獨活15g、防風15g、白芍15g、陳皮12g、白術9g、茯苓9g、澤瀉9g、根9g以上14味* * *磨成細粉後混合均勻。每次加15g,生姜5片,大棗2枚,水煎。

適應癥重癥肌無力。四肢無力,酸和劇烈疼痛。口苦咽幹,飲食無味。大便幹燥,尿頻。

處方9

右歸飲

地黃9克,山藥12克,山茱萸9克,枸杞9克,杜仲9克。肉桂3克,制附子6克,甘草6克。

適應癥重癥肌無力。體重倦怠,胸痛,有時咳嗽和哮喘。腰腿痛,四肢畏寒,臍腹冷痛,腹脹腹瀉。舌淡,苔薄白,脈細。

處方10

左歸隱

地黃9克,山藥12克,枸杞9克,茯苓9克,山茱萸9克,甘草3克。

適應癥重癥肌無力。腰膝酸軟,遺精,盜汗。口幹舌燥,口渴欲飲。舌紅,苔少,脈細。

處方十壹

升仙湯

黃芪18g,知母9g,柴胡4g,桔梗4g,升麻6g,水煎。

適應癥重癥肌無力。呼吸急促,喘息,口渴,胸悶,心悸。上帝健忘,忽冷忽熱。脈沈遲。

處方12

導痰湯

半夏120克,天南星30克,陳皮30克,炒枳實30克,茯苓30克,炙甘草15克。以上六味研成細末混合均勻,每次12g,加生姜3片,水煎。

適應癥重癥肌無力。頭暈目眩,胸膈充血,脅肋脹滿。頭痛、頭重、惡心、嘔吐、氣短。睡眠多夢,食欲不振。咳嗽,咳痰,濃痰,流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