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接觸病人前,主要包括:直接接觸病人前,接觸不同病人前,接觸特殊易感病人前。
2.無菌操作前,主要包括:處理清潔無菌物品前。
3.體液暴露後,主要包括:與患者周圍環境接觸後,與患者粘膜、破損皮膚或傷口接觸前後,與患者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泄物、傷口敷料接觸後;
4.與患者接觸後,主要包括:與患者直接接觸後,與不同患者接觸,從同壹患者身體的汙染部位移至清潔部位。
5.接觸病人周圍環境後,主要包括:離開病人周圍環境前,只接觸任何物品或家具,不接觸病人。
備註:手衛生是有效預防和控制病原體傳播的最基本、最簡單、最有效的手段,從而降低醫院感染的發生率。手衛生是每個醫務工作者和醫學生必須掌握的最基本技能。
擴展數據:
手衛生是洗手、衛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總稱。手衛生主要是針對醫務人員工作中交叉感染的風險,是醫院感染控制的重要手段。通過手衛生可以有效減少醫院感染,通過感覺控制車間可以輔助醫院工作人員更好的監督手衛生。
大量資料表明,保持手衛生是有效預防和控制病原體傳播的最基本、最簡單、最有效的手段,從而降低醫院感染的發生率。特別是ICU的醫院感染高於普通病房,其感染環節復雜。醫護人員包括護理人員的手在診療過程中接觸危重病人的概率最高。
有報道稱,壹般護理操作中,手部細菌汙染量壹般為(103-105)cfu/cm2;工作繁忙時,手裏的細菌數量成倍增加,為病人吸痰的護士手裏的細菌數量達到106cfu/cm2,清洗會陰的病人手裏的細菌數量達到1010cfu/cm2以上。
醫護人員接觸患者或汙染後不洗手時,細菌總數超標率為100%,ICU工作人員中革蘭陰性桿菌攜帶率可達80%以上。1/3的醫院感染可以通過嚴格的手衛生得到有效控制。醫護人員用肥皂洗手後,手上的細菌量下降了65%-84%,洗手次數越多,下降越明顯。因此,註意手衛生是控制醫院感染的關鍵。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手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