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非目睹了戰國末期韓國的積貧積弱,多次上書韓國國王,希望改變當時治國不講法治,扶什麽不用,用什麽不扶的局面,但他的想法從未被采納。韓非認為這是“壹個正直的、容不得邪惡的大臣。”他從寫書中隱退,著有《孤憤》、《武註》、《內藏論》、《外藏論》、《森林論》、《困難論》等著作。
韓非在這些文章中強調法、術、勢相結合的法治理論,達到了先秦時期法家理論的高峰,為秦統壹六國提供了理論武器,同時也為以後封建社會的君主專制制度提供了理論依據。
韓非的寓言簡單深刻,幽默冷峻。他進壹步發展了莊子的寓言推理方法,加入了壹些現實因素,堪稱先秦諸子文章之瑰寶。他的寓言生動地反映了復雜多變的現實生活,大到時代的變遷,國家的興衰,小到個人的榮辱,歷朝歷代的諸侯,都在他的作品中得到了吸收。可以說是跨越了時空,大小毋庸置疑。其內容廣泛,事件眾多,形象眾多,是先秦時期最好的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