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善本 - 成都杜甫草堂景區介紹

成都杜甫草堂景區介紹

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有很多景點。強烈建議朋友們有機會壹定要去玩。接下來我們就來詳細介紹壹下杜甫草堂博物館裏的景點吧!

1,主入口

正門是杜甫草堂主體紀念建築群中軸線上的第壹座建築。正門“草堂”的題字是清朝康熙十七子、雍正帝的弟弟郭雲禮親王所寫。門兩邊還有壹副對聯“萬裏橋西宅,百花潭北莊”,出自杜甫《懷瑾水居之二首》。這兩首詩清楚地表明了當年草堂的地理位置,也是今天草堂的所在地。

2.大雅畫廊,大雅畫廊,原為草堂寺英雄殿。

2002年正式開業。門上的“大雅畫廊”是唐代著名書法家顏真卿題寫的。到目前為止,大雅畫廊有12件著名詩人的雕塑作品,展示了杜甫的生平和中國古典詩歌的發展史。

3.草堂博物館根據杜甫詩歌的描述和明代的格局,恢復重建了1997“草堂景區”,再現了詩人故居的田園風貌,營造了濃厚的詩意氛圍。

4.大榭大榭是開放式的廳堂建築,中軸線上的第二座建築。“巡”即官職,即古代地方官員辦公的地方。杜甫壹生仕途坎坷,始終得不到重用。清嘉慶十六年重修草堂時,考慮到杜甫做過官,應該有辦公場所,遂以大榭命名。大義中心的杜甫銅像是中國著名雕塑家錢紹武的作品。

5.詩史館詩史館是中軸線上的第三座建築,也是主體建築。杜甫留下的1400多首詩真實而生動地展現了“安史之亂”前後唐朝的社會生活圖景,反映了唐朝由盛到衰的歷史。杜甫被後人尊為“詩聖”,他的詩被稱為“詩史”。

“詩史館”也因此得名。在大廳的中央,有壹尊由中國著名雕塑家劉開渠先生用寫實手法雕刻的杜甫像。

6.工業部的神龕是五重主體建築中最後也是最重要的。杜甫在成都時,被嚴武推薦為工部尚書,後人尊稱他為杜工部,紀念館稱為工部。工部神龕前有壹幅代何所寫的對聯:金水春風為公所占,我日必回草堂。工部神龕裏,正中有壹座杜甫神龕,東西兩側分別是南宋詩人陸遊、北宋詩人黃庭堅。寺內還有兩尊杜甫石刻,為明中葉何所作,刻於萬歷三十年(公元1602)。石雕使杜甫豐滿優美。另壹幅是清代張浚雕刻的詩人聖人杜石畫像。石雕中的杜公像面容清瘦,目光深邃。表現了詩人對國家和人民的焦慮。此外,堂內還有兩幅全景石刻,分別刻於清乾隆五十年(公元1793年)和清嘉慶十六年(公元1811年)。石刻清楚地勾勒出當時草堂的面貌。

7.柴門柴門是中軸線上第四大建築,也是最小最簡單的建築。原來是杜甫建草堂時修的院門。因為它的簡單,詩人這樣命名。門上的題詞“柴門”是著名畫家潘天壽所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