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善本 - 《中庸》節選與高中翻譯

《中庸》節選與高中翻譯

《中庸》是中國的經典著作“四書五經”之壹,被認為是儒家學說的核心篇章之壹。以下是《中庸》原文和譯文摘錄:

原文:

君子中庸,中立,不偏不倚,但不如。

翻譯:

君子奉行中庸之道,懂得正確的中立態度,不偏袒任何壹方,既不過分,也不不足。

原文:

中庸,真是最!人很少能長久!

翻譯:

中庸至上。但是,人們很少能長期堅持這個原則。

原文:

道已明,德亦可治;人說的話,也可以知道是什麽意思。子曰:“妙言惑德,小苦惑大謀。”

翻譯:

道顯而易見,德亦可尊;壹個人的話也能透露出他的中性思想。孔子說:“花言巧語會毀掉人的品德,壹點點急躁都會毀掉重大的計劃。”

原文:

中庸之道,人情世故也;世界達到道已經很久了。世間有道,後人不敢承;基於聖人的教導,後人也會如此。

翻譯:

中庸是世人普遍追求的真理;世界上的真理已經存在很久了。世上有人有道,後人皆可借鑒;所以聖人的教導要傳給後代。

《中庸》強調中庸的重要性,指出君子應該追求中立和中庸。它為人際關系、用詞和道德修養提供指導。這些經典的教導對人們的思想和行為產生了重要的影響,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