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善本 - 重大考古發現:壹座古墓出土4546枚西漢竹簡。

重大考古發現:壹座古墓出土4546枚西漢竹簡。

5月6日上午,國家文物局在京召開重大研究項目“考古中國”重要進展工作會議,公布了湖北荊州隆回北岸墓地等4項重要考古成果。國家文物局副局長宋新潮出席會議。這次在會場地圖中公布的考古成果,在各地的基本建設考古工程中都有發現。湖北荊州隆回北岸324號墓出土戰國楚竹書324枚,載有東周十余位楚王、高官,以及西周武王、周公旦的相關事跡,為佐證西周重要史實、研究東周楚國政治、軍事思想史提供了重要資料。湖北荊州胡家草場墓地12號墓出土竹簡4546枚,是我國歷年來單墓出土竹簡數量最多的壹次。內容包括家譜、年表、法律、經典、急件和日文書籍等。這是我國重要的考古成果,將有力推動相關領域的研究。陜西省Xi市長安區北李王漢代積沙墓,造型獨特,工藝精湛,體現了高超的技術水平和早期磚室墓的特點。墓齡和墓主人信息明確,為研究西漢後期高級墓葬的葬俗提供了重要資料。在Xi南郊焦村墓地,發現了兩座規模最大、等級最高、結構較為完整、隨葬品豐富的墓葬。出土文物具有強烈的時代特征,體現了民族融合背景下文化互動交融的特點。很多規定和施工方法都是後來墓葬中的首創。與會專家對各項成果給予了高度評價,並對後期簡牘整理、墓葬保護、壁畫修復、多學科研究發展等提出了意見和建議。宋新潮指出,“十三五”以來,考古中國重大研究項目進展順利,不斷有重要發現。各考古研究單位要進壹步提高學術意識。無論是實施主動考古項目還是基本建設考古項目,都要全面系統地開展工作,加強多學科合作,努力提高工作質量,深入挖掘和提煉科學文化信息,不斷推進重大考古和歷史問題。根據項目進展情況,國家文物局將繼續不定期召開會議進行研究部署,對外發布重要成果,讓社會各界充分認識其意義和價值,努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平。(徐秀麗)荊州胡家草場墓地出土西漢簡牘M12為配合荊州晉安生態文化旅遊區建設,2018年底,荊州博物館對胡家草場墓地進行了考古發掘,* * *清理古墓葬18座。其中M12出土了壹批西漢簡牘,引人註目。這些竹簡出土於棺槨室第壹格西北,分置於兩個竹筏中。分為竹簡、木簡、木簡三種,共計4546件。主要內容包括歷法、編年史、法律、經典、急件和日文書籍。圖1歷簡有兩種,標題歷和至日寫在第壹張簡的背面。歷法中有65,438+000多張簡牘,記錄了文帝四年(公元前65,438+060年)至公元前64年朔日的月支、支。至日上有65,438+002枚竹簡,記錄了建元元年(公元前65,438+040年)至公元前465,438+0年的冬季至日、立春、春分、長夏、夏季至日、立秋、秋分和立冬的主要分支。歷法的竹簡以十月為首,至日的竹簡以冬季的至日為首。據此推測,這兩種竹簡應該是在漢武帝頒布《太初歷》之前(公元前104年)編的。圖2年譜共有70張,記錄了從秦趙浩棋到漢文帝的國家大事,每年壹張。記載內容與傳世文獻記載基本壹致,略有差異。比如19號簡《三十二年,走在石中》《史記·秦始皇本紀》《三十二年,始皇帝石》;簡單的文字”厥厥”“和《史記》都是”厥厥".法度1500多件,都有目錄和標題。目前法律的名稱有:盜竊法、監獄法、封城法、生效法、控告法、逮捕法、昌盛法、安定法、死亡法、絡法、錢法、賊法、占有法、沒收法;令名有:禁園令、戶令C等。圖3 1000余張方劑記錄了45種傳統方劑,包括治療、保健、育兒、種植、養殖等。比如767號叫《白牙方》,記載“美人歸桂失百日,齒卻白”。這是古人用桂枝或肉桂美白牙齒的方法。專家評價說,這些西漢竹簡數量眾多,保存完好,種類豐富,價值巨大,是歷年來湖北荊州單墓出土竹簡數量最多的壹次。專家建議,應加快保護、整理和研究進度,在整理出版過程中註意考古方法的應用。為配合207國道荊州段改擴建工程,荊州博物館隆回北岸墓園M324出土楚簡,於2065438年6月至2019年4月對隆回秦家嘴、北岸墓園416古墓進行了發掘。其中,龍回河北岸墓地M324出土戰國楚竹書324枚。圖4這些楚簡出土於墓室的第壹格。根據簡牘的形制和書寫風格,可以分為兩類。第壹種簡,龍,長約44厘米,字體是典型的楚文字。楚王有12位,分別是文王、成王、穆王、莊王、* * *、康王、陵王、平王、、惠王、儉王、盛王,與《史記·楚世家》記載的楚王世系壹致。比如272號簡“五歲稱王,春日燒桃”。圖5第二類簡略短,全簡長約41 cm。周武王和周公旦的相關事跡都記載在短文裏。比如14簡”“王若月:丹!喔!尊重!”再比如數字201簡" "...武王是,看王五(娛)德;的弟弟的卑微(給予)作為補充,而王的家庭是休的。這與《尚書·周樹》、《逸周書》的句式相似,懷疑與西周初年“周公輔政”有關。圖6據介紹,目前,荊州博物館已成立整理小組,全力推進簡牘整理研究工作。荊州市文物保護中心正在制定出土竹簡脫水保護方案,整理研究結果將盡快公布。專家們對這些新出版的楚簡的評論,為研究《尚書》的文獻傳承、西周初年的壹些史實、楚國的歷史事件和政治軍事思想提供了新的實物資料,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陜西xi長安區北李王漢沙墓陜西Xi長安區北李王漢沙墓位於Xi長安區瞿偉街道辦北李王村北,錢琳縣社區二期範圍內。Xi文物保護考古研究所於2018年6月7日開始對這兩座積沙墓葬進行搶救性考古發掘,6月6日基本完成實地發掘。* * *發掘了兩座A型墓,出土了200多件釉陶、青銅器、鐵器、玉器等文物。圖7壹號墓位於北面,由坡丘、隧道、墓室、墓室四部分組成。土墩位於墓的東面,分為明挖土墩和券頂土墩兩部分。磚格下有12層磚地基,地基與墓底之間有2.5米的積沙。洞室地基直接建在堆積砂上。圖8出土釉陶壺、瓶、罐、壺、銅熏爐、銅鍋、原始瓷罐、青銅車馬、雕花陶燈等30余件。磚封門東側箱底出土書法磚1塊,上面鐫刻著“五十二余宜春侯國”,為鑒定墓主人提供了重要參考。圖9二號墓位於M1南側,由壹座斜墓、壹座長方形墓和墓兩側的四個耳室組成。墓道內的填土采用平頭小圓夯平層夯實。墓的豎穴坑結構在平面上近乎方形。磚棺位於墓室中部,長方形磚券結構,東西兩側有三層磚門。磚券也分內外兩層,由成型的楔形磚制成,內圈塗有朱砂。出土的有鐵劍、銅鏡、玉鼻塞、肛塞、銅錢、刀劍、鐵棺釘等文物。專家點評:此次發掘的兩座墓葬規模大、檔次高、制作精良,代表了西漢後期較高的建築技術和水平,也反映了墓主人較高的政治地位和經濟實力。它們是研究西漢晚期高級墓葬葬俗的重要資料,具有重要的歷史、科學和藝術價值。建議加強考古發掘區的保護和展示。2065438年6月+2008年10月至2019年4月在陜西省xi市南郊焦村墓地,Xi文物保護考古研究所在Xi安航天基地新苑家族工程(原名鼎潤新城)範圍內,發掘了兩座十六國時期的墓葬(發掘號M25、M26)。這兩座墓規模巨大,尤其是M25墓道,長60米,深18米。墓室分前、中、後三間,有壁畫,隨葬品豐富。這是十六國時期關中地區發現的最大的墓葬。圖片10 M25為長坡墓前中後室土洞墓。坐北朝南,由南向北依次由墓門、第壹坑道、第壹天井、第二坑道、第二天井、第壹過道、前室、第二過道、中室、第三過道、後室組成。三個墓室都是長方形的土洞結構,墓室的四角都是用生土雕成的柱基和方角柱,可能是穹頂,也可能是四角錐形屋頂。三座墓的四壁都有壁畫裝飾,保存狀況較差。儀式圖片,有翼獸和壹些銘文可以看到。文物保護技術人員及時保護和發掘現場。圖11發掘出68件武士俑、釉陶馬、方形釉陶扁壺、銀飾、銅錢。其中出土的相思帽俑和十字髻女俑是關中十六國墓葬中的典型器物。M26位於M25以西32米處,是長坡墓前後室的土洞墓。坐北朝南,由南向北依次由墓室、第壹過道、前室、側室、第二過道、後室組成。12騎馬俑、九盤燈、陶罐、帳篷座、鐵鏡等出土文物。圖12專家點評本次工程發現的十六大墓是十六大以來發現的規模最大、等級最高、結構相對完整、隨葬品豐富的墓葬,具有重要的學術研究價值。《中國文物報》創刊以來的文章都在這裏。提供全文搜索和u盤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