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氣和水的轉化,史書上有哪些記載?
早在先秦《莊子》、《禮記》等書中,就已經有了壹些關於氣水轉化的說法,如“死水上升”、“水中上升”,“上升”是指水的蒸發,即汽化。我們也很註意水蒸氣凝結成水的過程。自春秋戰國以來,就有所謂“朱芳從月亮上取水”與“楊燧從日本取火”相匹配的說法。什麽是“朱芳”?說法不壹,有的說是“大蚌”,有的說是銅板,有的說是方解石...簡而言之就是不透水的物體,晚上放在露天會形成露水。為什麽說要和月亮對著幹,除了和“取日之火”相匹配?大概是因為有月亮,壹定是萬裏無雲,表面沒有隔熱層,熱量容易散發,溫度容易下降。當它低於露點時,可以得到露水。所謂“露水會晴”。這樣得到的露水被稱為“明水”,據說有神奇的功效。漢武帝喜歡喝這種“甘露”。這種“四面取水”在古代是壹件很嚴肅的事情,大家要研究壹下,獲得很多關於冷凝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