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1中的人文主義者“復興”了古希臘的人文精神,他們的理念是什麽?
當有人提出普遍性的問題,試圖給出超越傳統神話傳說的解釋時,哲學就產生了。在古代西方,希臘人最先提出問題,所以有希臘聖賢。他們從客觀現實出發,仰望宇宙和人生,思考的範圍幾乎囊括了哲學史上所有的重大命題。許多解釋閃耀著人文精神的光芒,成為西方人文精神的源頭。到公元前5世紀,希臘城邦的民主政治高度發展,市民生活豐富多彩,思想活躍,催生了壹個新的思想流派——智者派。這個學派的代表人物把討論的重點從認識自然轉移到認識社會,主張懷疑主義,反對迷信,強調人的價值和決定性作用,這些都構成了古希臘人文精神的基本內涵。人文主義是文藝復興時期的主導思想,也是歐洲文藝復興時期新興資產階級的壹種思想體系,即主張壹切以人為本。“人文主義”壹詞來源於“Studiahumanitatis”,指的是文藝復興時期的經典學術研究和重視生活現實的新思潮。當時新文化的人自稱“人文主義者”。19世紀後,歐洲學術界開始將這種社會思潮稱為“人文主義”。人文主義的基本傾向是主張“人道”反對“神道”,主張人權反對君權,主張個性解放反對中世紀的宗教枷鎖及其壹切殘余,所以也叫人文主義。為區別起見,中國習慣稱這種思潮為文藝復興時期的人文主義,文藝復興後的人文主義。人文主義世界觀的核心是“人”,而不是上帝,認為人活著不是為了世界,不是為了上帝,而是為了世俗生活的享受。人不是上帝的羔羊,而是生活的主人。所以,我們大力提倡反封建、反神權、反禁欲主義,提倡個體自由、人類解放、面對現實和自然、追求科學等等;有這種想法的人被稱為人文主義者。隨著資本主義經濟的萌芽,新興資產階級在思想上要求擺脫神學的統治,人文主義應運而生。人文主義起源於意大利,尤其是佛羅倫薩和民國時期。14世紀下半葉,以彼特拉克和薄伽丘為首的第壹批人文主義者出現了。人文主義於15世紀在意大利興盛,16世紀在德國、法國、英國和西歐傳播。人文主義主要反對宗教神學的禁欲主義教條,肯定生命,贊美人性,抨擊教會統治的黑暗和愚昧。人文主義者認為希臘羅馬古典文化是壹切世俗文化的精華,所以不遺余力地學習和研究古典文化,視其為良師益友,把新文化稱為古典主義的復興。但是,人文主義並沒有從根本上反對宗教和教會,它對人性的強調在某些方面並沒有超越資產階級個人主義的局限。文藝復興人文主義本質上屬於個人主義,所以作為壹種歷史力量,它有著明顯的弱點,而當壹些人組織起來把它作為異端或虛假的幻想來壓制時,這種弱點就更加明顯了。然而,它所代表的思想,它在人類經驗和價值中的中心地位,以及它對人類尊嚴的堅持,都太強大了。壹旦它們被恢復並再次被提出,它們將變得過於強大。人文主義在文藝復興時期沖破了封建教會的束縛,在這種思想的影響下,產生了許多輝煌的文化藝術傑作。人文主義在教育改革、古籍發掘和整理方面也發揮了重要作用,為近代歐洲教育和人文研究奠定了基礎。由於人文主義主張重視現實和自由思想,也為文藝復興時期的兩次偉大歷史運動——宗教改革和自然科學的興起提供了思想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