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善本 - 春秋戰國時期長江和黃河的名稱是什麽?

春秋戰國時期長江和黃河的名稱是什麽?

春秋戰國時期,長江稱為“江”,黃河稱為“河”。其他的叫“水”,如漢水、渭水、洛水。

在《詩經》(西周早期-春秋中期)中,有關於長江和黃河的描寫。

《詩·周南·漢光》:“漢之廣大,不可遊而思,江之永恒,不可思。”這條“河”就是今天的長江。

漢水太大了,我遊不過去。長江的水太長了,我不能乘木筏過河。

《詩·馮偉·伐譚》:“侃侃伐譚,河水枯。河水清澈,令人尷尬。”這裏的“河”指的是黃河。

把檀香樹砍下來,放在河堤上。河水清澈,碧波蕩漾。

擴展數據:

1,長江和黃河的名稱演變

在古代,長江被稱為姜水,後來根據其特點被稱為“長江”。六朝以後,統稱為長江。

古代黃河水面寬闊,水量充沛,水質清澈。在中國最古老的書法書《說文解字》中,黃河被稱為“河”。

由於連年戰亂和過度砍伐樹木,黃河渾濁,下遊稱為濁河或黃河,但並未得到普遍認可。直到唐宋時期,黃河的名稱才被廣泛使用。

2.四大古河:四渡。

中國古代把單獨流入大海的四大河流稱為“江、河、淮、冀”(長江、黃河、淮河、冀水)。其中淮河和吉水在古代也是單獨流入大海的,所以不得不與河流並列。(淮河和吉水先後被黃河改道,淮河下遊淤塞後註入長江,吉水舊路現為黃河下遊)。

現存的記載最早出現在《爾雅·石水》:“河、淮、濟為四害。四瀆者,源出於海者。”說明豐江、合、淮、冀之所以是四瀆,是因為它們都流入了大海。

百度百科-江

百度百科-河流

百度百科-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