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民間對郵票的別稱大多指中國郵票。當時(清朝)郵票都是用龍設計的。
2.頭
早期民間對郵票的昵稱大多是指外國郵政服務。當時傳入中國的外國郵票多為皇帝頭像和國家元首頭像。
3.州印章
中國早期郵票的稱謂。如1880(清光緒六年)上海清心圖書館出版的《全國圖書館印圖》壹文,稱為“國璽”,又稱“信璽”。
4、信函打印票
中國早期郵票的稱謂。在《清代薛福成歐洲之行日記》中,光緒十六年(1890)五月十六日的日記中,郵票被稱為“托印郵票”。
5.信函票
在清朝中國國家郵政建立初期,郵票被稱為“托票”。
6.小方塊
山東戰時郵政總局1942發行的“山東戰時郵政廣場郵票”的別稱,因票面為方形,票寬較小而得名。
在不同時期、不同地點,郵票還有其他名稱,如“郵券”、“郵錢”、“郵航”、“郵資”、“郵資券”。至於廣東、福建、臺灣省等省份的郵票,則稱為“郵票”或“郵票紙”,是英文stamp的音譯。
現在郵票也被稱為:
1,國家名片
郵票是弘揚壹個國家、壹個民族精髓的重要宣傳載體,是壹個國家政治、經濟、歷史、藝術、科學的真實縮影。
2.微型百科全書
因為郵票圖案豐富,內容豐富,就像百科全書壹樣。
3.平方英寸
現代人在描述郵票時,常用“方寸”代替郵票,經常看到“小方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