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經》包含了中國古代的地理、歷史、神話、動植物等諸多方面。是研究中國古代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重要史料,被稱為“探源奇書”。
據史書記載,黃帝時期,北大荒有壹座山,拔地而起,高如天。誇父人住在山上。他們都又高又壯。
不久,地球上發生了嚴重的幹旱。太陽像壹個大火球,使大地裂開,河湖幹涸,變得荒涼。所有的誇父人都出去找水抗旱,但河流和湖泊幹涸了,沒有水可找。所以勇敢的誇父領袖發誓要摘下太陽。
看到誇父真的生氣了,太陽有點慌亂,於是它加快速度向西出發了。誇父領頭開始追。當太陽滑行得更快時,它將熱量射向誇父,試圖阻止他前進。然而,堅持不懈的誇父拒絕停止,盡管他滿頭大汗。
誇父轉眼就追上了萬裏,追到了夕陽西下的山谷。由於無處可逃,太陽把所有的熱量都射向了誇父。誇父頭暈目眩,眼前金星直冒,口幹舌燥,雙手發軟。“不能摔!”誇父壹邊鼓勵自己,壹邊彎下腰去喝黃河水,希望喝水後能曬到太陽。我不知道他喝光了黃河,甚至是支流渭河,還覺得口渴。
固執的誇父決心喝大澤的水,與太陽競爭。大澤,又叫“瀚海”,是鳥類繁衍幼子,更換羽毛的地方。誇父剛走到大澤的邊緣,還沒等他俯下身,他就感到壹陣眩暈,砰的壹聲像座大山壹樣倒下了。誇父遺憾地看著夕陽,嘆了口氣,把手杖扔向太陽,閉上了眼睛。立刻,他的身體立刻變成了誇父山。
第二天早上,太陽又驕傲地從東方升起,當我看到誇父時,我不禁暗暗佩服誇父的勇氣。說也奇怪,陽光照射後,誇父的手杖變成了壹片桃樹林,樹上掛滿了巨大的果實。
誇父死了,他沒有趕上太陽。然而,天帝被他的犧牲和勇敢的英雄精神所感動,懲罰了太陽。從那以後,他的部落每年都享受著好天氣,萬物欣欣向榮。誇父的後代住在誇父山腳下,過著非常幸福的生活。
記載這個故事的史書是《山海經》,叫做《誇父日日》。這是壹個很有教育意義的童話,表現了古代人不畏艱難的決心和勇氣。同時,這個故事也包含了遠古時代人們對地球的認識。
在現代人看來,地球是球形的,總是圍繞太陽轉。太陽永遠不會落入地球,更不會向西移動,不是被山擋住,而是到地球的另壹邊。
但是對於古代誇父這樣的內陸部落來說,地球是球形的,地球繞著太陽轉,中國西北的地理情況,他們壹無所知。
他們可能最多從黃海、渤海附近的部落那裏知道,東方是海,太陽就是從那裏升起的。至於西天盡頭,是裕固族太陽落山的地方。
事實上,《山海經》中的許多記載,與其說是壹部童話集,不如說是壹部可考證的地理知識的記載。
相傳《山海經》為唐虞時期大禹、伯夷所作,包括《山景》5卷,《海經》8卷,《黃達經》5卷。這本書從形式到內容,主要是敘述各地的山川。雖然夾雜著神話,但比例並不大。毫無疑問,它是壹本早期的地理書。
《山海經》記載的山川比更早的《愚公》記載的更加豐富。它以神話的形式描述了中國有史以來最早的對山川的系統分類。如《五藏山經》以山為綱,分為東、西、南、北、中五大山系,分類時包含大量地理知識。
東山井包括現在的山東省、江蘇北部和安徽。總共有46座山,綿延9430公裏。
南山經東起浙江舟山群島,西至湖南西部,南至廣東南海,包括浙、贛、閩、粵、湘五省。大小座位40個,8290公裏。
西山經東起群山與陜西之間的黃河,南至陜甘秦嶺,北至寧夏鹽池西北,西北至新疆阿爾金山。共有77座山,8756公裏。
《北山經》中描寫的山分布在寧夏、新疆、山西、河南、河北、內蒙古等省區,其中近四分之壹的具體位置可以確定。綿延11665公裏。
《中山經》主要描寫山西南部、陜西中部、河南西部、河南、衛、夷、洛地區的地理環境。世界上總共有2685座名山,分布在地球的東、西、北、南,相距32043公裏。
每個山口的描述都有壹定的規律,山名、裏程、植物、動物、水系、水生動物、礦物等項目都是基本的。大量的古代山名、河名對今天的歷史地理研究有著重要的價值。
五藏山經全文有條不紊,以方向、道為經緯。在描述每壹個系列的山脈時,我們還描述了山脈的位置、高度、走向、陡度、形狀、山谷及其面積,並註意兩個山脈之間的相關性,有些還涉及植被覆蓋密度、雨雪等。顯然,我們對山有了初步的概念。
《海洋的經典》和《海外的經典》記錄了沿海和世界性的地區。《海的經典》主要聚焦於海洋和偏遠的沿海地區;海外經典記載了四海之外的國家和地區。“國內經”和“海外經”的記載反映了古代的世界觀。在古人眼裏,他們* * *壹起構成了大陸,大陸四周是海水,四海之外還有陸地和國家,都是偏僻的地方,構成了世界。
《山海經》還記載和描述了壹些自然地理現象。例如,關於華山的險峻,《山海經》記載:“太華之山分四向,高五千米,寬十裏,鳥獸無處棲。”如此果斷地抓住了華山最重要的特征,生動地反映了華山的地理面貌,堪稱中國最早的山地地理書。
《山海經》在描述壹條河流時,壹定要寫明它的起源和流向,還要註意它的支流或流入支流的水系,包括壹些水流的暗流和潛流,還有鹽池、湖泊、井泉的記載。
例如,關於河流的季節變化,教水的記述:
教山教水出來。西流入河,冬幹夏流,只幹河。
焦水是壹條季節性河流,流入黃河,冬幹夏流。這些記錄是對自然進行科學觀察的結果,具有壹定的地理意義。《山海經》記載了大量原始地理知識,如南方的溶洞、北方河流的季節變化、不同氣候帶的地理景觀以及動植物的分布特點等。
《山海經》中已經有了四極的概念。四極也叫“四角”、“四角”。在古人眼裏,世界是有極限的,是可以衡量的。這證明它有比較原始的地理認識。
《山海經》記載了許多植物的名稱,描述了壹些植物形態,有些可以和今天的植物相提並論。如:木本植物中的松、柏、桑、漆、無花果、竹、瓶、架等;草本植物有闞、、門東、等。果樹中的桃、梨、李、杏、李。
此外,《山海經》還描述了植物根、莖、枝、葉、花、果的形態。這反映出當時植物學知識相當豐富。壹些植物也記錄了藥用效果。吃荔枝,可以治心痛;布朗南吃的藥是疥瘡;失去食欲的醫生是聾子,等等。這種藥用植物的記載在植物地理學和中國傳統醫學史上具有壹定的意義。
《山海經》中也有動物名稱,記載了不同種類的動物。這部分內容壹直以來都有不同的看法,因為這些名字在今天看來很陌生,動物的形態描述也很難讓人相信。而往往當妳看到這些動物的時候,就記載著世界上會有大災難。
但是,如果去掉那些荒謬的部分,我們就熟悉了動物。它們無非是猿、偶蹄、狐貍、虎豹、嚙齒動物、飛鳥等動物。有麋鹿、老虎、豹、牛、鹿、羚羊、犀牛、大象、馬等等。
現在犀牛在我國已經滅絕了。大象分布在中山、南山和西山,表明當時的氣候比今天溫暖濕潤。被現代人稱為“沙漠中的小船”的駱駝,曾兩次出現在北山井。
《東山經》中提到的犰狳是否與南美的犰狳相似,值得研究。
此外,有記錄的動物還有魚類、蛇類、腹足類、兩棲類等。這些動物及其分布區域的記錄,其實是珍貴的科學資料。
《山海經》中有大量的礦物記載。玉多次出現。白堊、雄黃、文石、赭石等非金屬10余種。有金、鐵、銀、紅金、紅銅、錫、紅錫等幾十種金屬。
在物質資源的分布上,礦產的記載尤為詳細。提到300多個礦產產地,有用的礦產有七八十種,分為金、玉、石、土四大類。這些都是珍貴的礦產地理資料。
《山海經》也註意到了礦物這壹現象,根據礦物的硬度、顏色、光澤、透明度、結構、敲擊聲、藥性等來鑒別礦物的方法,並詳細描述了動植物的形態、性能和藥用功效。因此,《山海經》在礦物學分類方面做出了突出貢獻。
撰寫《中國科學技術史》的英國科學家李約瑟說:“《山海經》是壹個名副其實的寶庫,從中我們可以獲得很多關於古人如何認識礦物和藥物的知識。”
總之,《山海經》記載了大量的地理知識,包括山川河流、動植物、礦產種類及其分布,在地理發展史上具有重要價值。
《山海經》
66037229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