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文學畢業論文範文壹:培養大學生英美文學素養的研究與實踐壹、引言
在中國,自古以來?壹本書讀壹百遍,看看有什麽意思?古老的格言。這句話的意思是,在語言學習中,只要妳堅持閱讀,妳就會在不知不覺中知道意思。在英語學習中,這種方法實際上應該壹分為二地看待。壹方面,學生通過不斷的閱讀確實可以有效地掌握單詞、句子結構和整體語感,但另壹方面,由於英語不是中國學生的母語,即使讀了很多遍也不可能達到?有什麽意義?的程度。在這種情況下,英美文學作品的重要性就凸顯出來了。我們知道,文學作品是語言的縮影,是非常復雜卻又極其廣泛的語言提煉和巧妙運用。文學作品對語言文字的掌握和運用只會高於對壹般語言文字運用的要求,而不會低於這個要求。那麽,能否以培養學生英美文學素養為教學目標,在英語教學中引入英美文學元素,全面提高學生的英語成績呢?答案是肯定的。經過教學實踐,教師們發現,在教學過程中引入大量的英美文學作品,把培養學生的英美文學素養作為重要的教學目標,並在此基礎上開展教學活動,確實可以大大提高學生的英語成績,學生的英語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達到了應試和實用並重的價值,對學生的全面成長極為有利。
二、當前大學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英美文學素養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1.培養學生的英美文學素養,可以潛移默化地幫助學生更深入地了解西方文化。
文化是語言的基礎,文化這種無形的東西決定了語言的所有要素。任何語言都有鮮明的地域特色,是壹個國家或地區文明的提煉。同時,語言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毫不誇張地說,學習壹門語言其實就是學習那個國家或地區的文化。學習母語和民族文化是非常困難的,因為即使是壹個小國也至少有幾百年的歷史。這幾百年的歷史積澱極其深厚,不可能在短短十幾年內掌握。這就是為什麽中國每個學生的語文成績都不會太差,但不是每個人都會取得好成績的原因。學習自己的語言尚且如此,更不用說學習文化背景和歷史完全不同的國家的語言了,離萬裏之遙。每個國家都有文字功底很強的人,他們的文學作品是整個國家和民族語言的提煉和巧妙結合,不僅對語言和人物的分析很有幫助,而且直接反映了自己的文化和社會背景。文化無法教育,只能自己去感受。通過培養大學生的英美文學素養,可以增強學生對英美文化的敏感度。
2.有效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
我國大學英語教育的要點是聽、說、讀、寫,但其實從這幾點就能看出這個水平很低。比如非文學專業的語文教學,聽說是不用考核的,因為這是中國所有人交流的前提。但是,對漢語的考核不會只停留在兩個層面:能讀會寫。語文的考核會考核學生對古代漢語和現代漢語的深刻理解,要欣賞隱藏在紙面語言背後的深層思想感情和文化元素。但是對英語的考核沒有那麽深入。當然,母語的考核和外語的考核肯定是有區別的,但是現在的英語教學是為了培養更多能適應國際化的優秀人才,為了讓這些學生將來能和世界上以英語為母語的人順利交流,所以要求必須提高。然而,因為英語不是中國人的母語,所以有必要采取壹些必要的措施來提高中國學生的英語能力。大量閱讀英美文學作品,體驗他們的情懷和文化,是壹種很好的方式。
3.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
早在1000多年前的唐朝,大約是?聽聽?然後呢。部分聽力?討論。語言學習也是如此。雖然這是中國學生堅定信仰馬克思主義的正確途徑,但如果他們能夠更深入地了解世界各地的各種意識形態,他們的信仰將會得到加強。而排除東西方文化差異、價值觀碰撞等直接因素,任何國家都會謳歌真善美,批判假惡醜。在情感的表達上,這種人文主義思潮在任何國家都是壹致的。而且現在的時代是全球壹體化的時代,充分了解世界各地的文化,對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價值觀大有裨益。文學作品在提升審美和價值觀方面有著不可比擬的作用,其人文性是其他任何活動都無法企及的。
三、大學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英美文學素養的現實路徑分析
1.淺談培養學生英美文學素養需要解決的問題
要全面提高學生的英美文學素養,不僅要多讀壹些基礎的英美文學名著,還要進行全面的備考和改革。首先,我們應該對教育制度進行必要的創新。教育改革在我國已經進行了很多年,但整個教育體系中似乎只有基礎教育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高等教育的改革似乎力度不大。這其實是不科學的,因為高等教育承擔著直接為社會輸出人才的重要任務,其改革的效果將直接影響整個教育改革的成敗。那麽,就培養學生英美文學素養的目標而言,就不可避免地要談到應試教育與素質教育的平衡傾斜。為了提高學生的英美文學素養,有必要增加學生對英美文學的閱讀。為了不讓英語吸引大多數學生,有必要用相對評估來督促學生在這方面做出努力。當然,這種模式本身就是為了打破應試教育的束縛,考核不能只是考試。可以適當舉辦壹些活動和比賽,既增加了趣味性,又提高了學生的積極性,還可以讓學生在實踐中加深對英美文學素養的了解,達到壹舉多得的目的。其次,要培養壹支高水平的教師隊伍。既然要求學生提高英美文學素養,那麽教師的英美文學素養也必須得到相應的保障,教師也要相應地提高自己的教學思想和觀念。換句話說,高水平的教師隊伍體現在兩個方面。首先,教師要轉變思維,正確認識英美文學在英語教學中的重要作用,深刻理解英美文學在高等教育英語教學中的重要作用,並在自身的教學活動中積極進行必要的創新。這種情況對老師的要求比傳統英語老師高很多。在這種形勢下,大學英語教師必須具備紮實的英語基礎知識,對西方文化有較深的了解,對學生的英語水平有較好的整體把握,並掌握壹些來自世界各地的文化知識。只有這樣,全能的教師才能真正承擔起培養學生優秀的英美文學素養的任務。第三,現行的英語教材急需改編。英美文學素養的培養,僅靠課內的局部講解和學生課後的自覺是不能充分發揮作用的。為了使英美文學素養成為評價大學生整體英語水平的重要因素之壹,有必要對現有的英語教材進行改編。現行的英語教材是由中國的有關專家和壹些外國專家共同編寫的。這些教材確實更適合中國學生學習,但在文學性上有壹些不足。未來的英語教材應該在現有模式下增加大型英美文學作品,讓學生學習到原汁原味的英語作品,而不是專門為他們設計的英語教材,更有利於培養他們真正的語感,適應未來的國際社會。當然,學生理解英美文學作品是很難的,因為文學作品中往往有大量的俚語、修辭和非常規的英語用法,但適應這些困難後欣賞英美文學作品會變得更容易。
2.培養學生英美文學素養的實踐路徑。
在解決了基礎教育制度、教材、師資等前提條件後,完全可以以學生為中心,根據學生需求培養文學素養。首先,要設置多樣化的師生互動活動,改變傳統的課堂教育模式。英美文學素養的培養,不是學生的讀寫和老師的講解就能完全實現的。在教學實踐中,可以先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在老師講解之前,通讀設置好的章節,找出自己根本聽不懂的地方,通過師生交流或同學交流的方式解決這些問題。多參加課堂上的活動,比如文學作品的解讀,文學作品讀後感等。,加深學生對文學作品的熟悉和敏感,也大大提高了學生的積極性;課後要開展更大更廣的活動,組織相關社團組織,定期舉辦活動等等。第二,更多地利用當前的計算機技術和網絡技術。現在的時代是計算機和網絡的時代。教師要鼓勵學生從網絡上獲取更多的英美文學作品的信息,可以引導學生獨立理解作者的背景、文學作品的整體邏輯和脈絡等。,並借助多媒體設備,改變以往只以聲、光、影各種形式給學生視覺刺激的教師模式。事實上,這種讓學生使用多媒體設備和互聯網的教學方法,不僅可以在有限的時間內獲得更多關於文學作品的信息,還可以真正地將被動和被動的英語教學融為壹體。教書?為主體到現在的主動性?學習?這種轉變將使培養學生的文學素養更加有效。第三,我們應該把理論和實踐結合起來,鼓勵學生多說多寫。看完文學作品,每個人心裏或多或少都會有所感觸。教師應鼓勵和引導學生說出或寫出這種感受,讓學生在說和寫的過程中保持模糊的感受清晰和加深,並逐步將這些在不斷閱讀中積累的點點滴滴融入學生的文學素養,使學生的英語學習效率和成績優於上壹層樓的傳統模式。
四。結論
中西文化存在差異,這對培養學生的英美文學素養有利有弊。好處是,壹旦學生對西方文化有了壹定的了解,對於提高他們的英美文學素養是非常明顯的。缺點是學生需要知道的東西太多,太復雜。但事實上,能夠正視並有效利用中西文化差異的學生才是未來社會需要的人才。教育始終是壹個國家最重要的問題之壹,因為它直接關系到壹個國家和民族的未來。在我國教育體系中,高等教育發揮著直接向社會輸出人才的重要作用。在高等教育中,英語是所有專業的必修課,但教學效果很差。近年來,有關專家和學者壹直在研究大學英語的創新方式,大學英語的整個教學模式需要有很大的改變。在當前形勢下,引入英美文學教學模式,培養學生的英美文學素養,已經成為壹種在理論和實踐上都卓有成效的手段。當然,這種模式還處於初級階段,所有的工作還不完善。但我相信,隨著時代的發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英美文學素養的培養必將成為全面提高學生英語能力,為國家培養更多適應國際化趨勢的優秀人才的重要手段。
範文二:提高高校英美文學教育質量英美文學是普通高校英語專業的主幹課程之壹。這門課程的目的不僅僅是加強學生的語言基礎訓練,更重要的是提高學生的素質,培養人文精神。高校英語專業教學大綱指出:?文學課程的目的是培養學生閱讀、欣賞和理解英文原著的能力,掌握文學批評的基本知識和方法。通過閱讀和分析英美文學作品,可以提高學生的基本語言技能和人文素質,增強他們對西方文學和文化的了解。?英美文學壹度受到外語專業的青睞。然而,在?重技能輕人文?在大潮的沖擊下,功利主義泛濫,口語、聽力、翻譯等實用性課程成為重要的專業課。英美文學課程可有可無,逐漸邊緣化。目前,很多高校在制定人才培養方案時,都大幅減少了英美文學的課程。據調查,河南省大部分本科英語專業英美文學只有72學時,其中英國文學36學時,美國文學36學時。每周兩個課時的文學課,與預期的教學效果相差甚遠。
壹,高校英語專業英語文學課程存在的問題
(壹)課程理念不準確,內容不完整
英美文學史和文學作品選讀是兩門課還是壹門課,沒有統壹的界定標準。現在大部分大學的外語學院都是把應該分開的英美文學史和英美文學作品選讀合二為壹,叫做英美文學。還有壹些學校沒有開放?英美文學史?這門課只在學生進入大學三年級時開設壹學期的英國文學和美國文學。學生對整個英美文學史沒有壹個系統的、宏觀的把握,直接學習作品,以至於只能掌握少數具體作家的作品,而對各種文學流派、文學傳承以及與時代的關系缺乏整體把握。
(二)課時少,邊緣化趨勢突出。
為了迎合重商主義的社會風氣,全國各地的外語系刮起了壹股砍掉文學課的颶風。改變教學大綱,刪減文學課程,不考慮自身實際,增加經貿金融等課程。英美文學課程從10-20人的小班變成100-200人的大班,從兩個學年?集中精神?到壹學年,甚至壹學期的課程。有的外語系幹脆選擇英美文學作為選修課,英美文學這門課遇到了嚴重的問題?邊緣化?。
(三)開放時間不合理,教學內容脫離學生實際
很多同學雖然是英語專業的,但是在大壹或者大二的時候很少接觸英美文學作品,尤其是經典作品。文學功底差,大三的時候突然接觸到深奧的文學作品,比如經典戲劇《浮士德》《麥克白》,覺得難以理解,所以沒有學習興趣,教學效果差。事實上,文學課程肩負著提高學生人文素質的重任。既要重視專業教育,又要加強大壹大二學生的文學教育,提高學生的綜合外語素質。學習外國文學是提高綜合素質的有效而重要的壹環。
高校英語專業英美文學課程和教學的現狀不利於英語專業學生文學素養的培養,大大降低了英語專業的教學質量。這種情況不會改變,大學英語專業只會培養翻譯工具,而不是全方位的英語專業人才。作為高校英語專業的英美文學教師,應以提高英語專業教學質量為己任,探索教學改革之路,走出英美文學課程的困境,充分發揮英美文學的人文價值。
二,英美文學課程改革措施
(壹)調整英美文學的教學內容。
多年來壹直用英美文學教材?文學史+選讀?固定的、過時的模式,教材按照歷史順序羅列各種文學史知識,如所有作家的背景、生卒年月、作品概況等。,占了大部分空間。事實上,利用寶貴的課本空間介紹背景知識是不科學的,可能會讓學生忽略文學作品本身。文學作品要以文學鑒賞為基礎,增強文學批評鑒賞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我們的建議是在作品前設置壹些作業和問題,讓學生利用現代網絡和多媒體設備查找和總結作者介紹和作品背景,為文學作品本身留下寶貴的空間。作家和文學作品的選擇也是教材改革的壹個重要方面。傳統的英美文學教材存在著崇古輕今的傾向,尤其是早期經典作品對古英語的涉獵過多。比如學生在文學課壹開始就遇到晦澀難懂的英語古詩詞《貝奧武夫》,很難把握作品的精髓和內涵,容易挫傷學生的學習熱情。由於英美文學時間跨度長,內容涉及面廣,名著數不勝數,教材的設置和作家的選擇都要考慮到學生的接受程度,在宏觀把握下進行重點篩選。比如說美國文學中談到當代戲劇,就要把重點放在美國20世紀最偉大的三位戲劇家尤金身上。奧尼爾和亞瑟?米勒和田納西?威廉姆斯,並對他們的寫作風格、歷史遺產進行比較研究,如尤金?奧尼爾的《榆樹下的欲望》,亞瑟?田納西米勒的《推銷員之死》?對威廉姆斯的《玻璃動物園》進行比較分析,從而找出劇作家們想要揭示的相同主題,如現代人的孤獨與欲望,工業社會對人性的破壞。這種方式有利於學生對不同文學時期的科學把握,也有助於增強學習興趣,降低學習難度。
(二)改革英美文學教學模式。
老師從傳統英美文學教材集中?臨時抱佛腳?在教學模式上,英美文學老師在課堂上背誦書上的課文,而學生對這些知識的記憶很累,無法就某壹部具體作品談自己的看法和想法,更談不上欣賞文學經典,提升文學趣味。英美文學課由於教材僵化,教學方法僵化,變成了精讀課加歷史課,學生只學到了壹些具體的語言知識點,沒有提高對文學文本的整體分析能力和感知能力。英美文學教師可以嘗試設計研究型課堂和實踐教學模式。英美文學課壹開始,老師就推薦壹些關於英美文學和文化的研究課題給學生學習,比如維多利亞文學研究,美國夢文學研究,美國現代戲劇研究等等。全班分成幾個小組,承擔不同的課題,以幻燈片的方式在課堂上展示研究成果。此外,為了提高學生學習英美文學作品的興趣,可以采取多渠道的實踐教學活動,如舉辦英語詩歌朗誦比賽、英語戲劇表演、適時組織觀看英語原版電影等。
(三)運用多媒體和計算機網絡輔助教學方法
英美文學遠離我們熟悉的母語環境和語言習慣,且跨度時間長,過時落後?書+黑板+粉筆?傳統的教學模式難以營造生動活潑的課堂教學場景,難以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多媒體、計算機網絡等現代教學手段輔助課堂教學,有利於改革英美文學的教學效果。目前,大多數高校都存在多媒體設施不足、設施陳舊等問題。高校應加強這方面的投入,為多媒體和計算機網絡輔助課堂教學模式的探索和推廣鋪平道路。
首先,借助多媒體和網絡課堂教學模式,將抽象晦澀的文學作品通過視頻、音頻等素材更生動、直接、立體地呈現給學生,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從而改善英美文學課堂枯燥、單調、枯燥的教師頑疾,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其次,借助多媒體和網絡技術,該教學模式可以更大程度地克服教學時間和教學場所的限制,有助於有效地將學生的自主學習延伸到課外,實現學生個性化自主學習與課堂教學的有效銜接。
多媒體和網絡輔助教學的形式使教師的角色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這對教學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必須深入研究教材,抓住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制定明確的課堂教學目標,為其設計服務方案,確定有效傳遞教學信息的媒體類型和使用技巧,使媒體發揮更大的作用。教師應轉變教學觀念和方法,懂得如何設計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活動。老師要從原來的換?優先考慮教學?變成?學習型?並通過訓練等方式快速掌握現代教學方法,有效配合傳統教學方法,實現學生語言綜合能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