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提到九德。在古書中,所指因文而異。義周樹長訓:九德:忠、信、敬、剛、柔、和、實、節、從。《尚書·臯陶墨》:壹脈相承九德:闊而栗,柔而立,願而敬,亂而敬,擾而剛毅,直而溫,簡而廉,剛而塞,強而正。
《左公二十八年》:“心能控義,德能和莫,四方光明,忘我類勤,教長,刑賞尊,善從,善比,經緯比。九德不糗,做事無悔。”這九德是度、莫、明、類、長、君、順、比、文。
這則寓言包含兩個場景。
展示了兩種不同的存在概念。在前面的場景中,當泉水幹涸變成陸地時,兩條魚互相滋潤,滿嘴都是水和唾液,從而延續了彼此的生命。滅種之災來臨時,唯壹的生命之光留給了別人,人與人之間的“善良與正義”被極度關註。
在後面的場景中,兩條魚生活在江湖中,從沒想過用嘴裏的水和口水來互相滋潤。當生活在沒有任何生存危機的最適宜的環境中時,人們會忘記對彼此的“善良和正義”的關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