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璐歷史上有許多名人。南宋儒學提攜的,元代書畫家陸行之,明代萬歷秀才兼兵部尚書,明末抗清將領洪祖烈,清乾隆年間著名清官路遙,清中葉詩人、書法家郭,南社近代詩人沈昌美、沈昌智。
窯業和米業是徐璐鎮歷史上的兩大支柱產業。清光緒年間(1875—1908),陳茂江率先在東柵槐子崗的潘磚窯燒磚,民國初年在楊耀港建石灰窯。此後,杭州人錢大興在夫子浜建了壹座石灰窯。到抗日戰爭前夕,陳和錢已有20多個窯場。新中國成立前夕,徐璐有近百座窯墩。至今,徐璐鎮東郊仍有十幾處窯墩遺址,如益窯。徐璐的稻米產業是在清末引進蒸汽機後發展起來的。早期有吉和、張、盧泰豐等碾米廠,後來增加到20多家,加工的大米大部分銷往上海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