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善本 - 國家古籍圖書館永樂大典

國家古籍圖書館永樂大典

當中國國家圖書館開放歷經數百年滄桑的《永樂大典》時,專家們發現,這裏收藏的所有《永樂大典》都有壹些共同的特征。從紙張上看,這些永樂大典是用嘉靖年間的皮紙制成的,每本書的背面都註明了當時的復錄官員,而且這些官員都是明朝嘉靖年間的官員。因此可以推斷,這些永樂大典都是明朝嘉靖年間的抄本。人們習慣把永樂初年的版本稱為原版,把嘉靖重刻的版本稱為復制品。也就是說,目前世界上能看到的所有永樂大典都是明朝嘉靖年間的翻版。《永樂大典》11095卷原件至今未找到,其去向也未被準確記載。

圍繞著《永樂大典》,學者們稱之為中國圖書史上最大的謎團,關於原著的第壹個說法被清代的火燒論所毀。乾隆九至四十年間,清朝對宮中書籍進行了清理,所有的珍本書籍和記錄都被收集在壹起,編成《天祿林朗書目》。《永樂大典》是圖書中的龐然大物,有壹萬多冊。如果原作在幹青宮,就很容易找到。它怎麽能不被列入天祿林朗書目呢?史書中關於乾隆年間大規模參觀永樂大典的記錄似乎也對原永樂大典的真實性提出了質疑,原永樂大典毀於幹青宮的大火。乾隆年間,編輯《四庫全書》時,我在宮內外搜遍了《永樂大典》,都沒找到。如果原作存放在清宮,為什麽要在宮內外尋找復制品?

關於原作消失的第二個故事是,它被李自成燒掉了。崇禎十七年四月二十九日,李自成在北京即位後,匆匆出京。他把怒火發泄在北京幾百年的宮殿和城樓上,下令放火。在這樣壹個亂世,沒有人會關心壹本書的存在和命運。永樂大典此時是否全部無聲無息化為灰燼?比李自成更早的明朝宦官也不知道原來的《永樂大典》存放在哪裏。如何證明李自成燒了永樂大典,只是猜測。雖然眾說紛紜,但《永樂大典》原作數百年來從未出現卻是不可改變的事實,成為明末清初以前中國文化史和圖書史上最解不開的最大謎團。

官方史書《明世宗實錄》中有這樣壹段關於永樂大典的記載,以記載史實著稱。去年的早些年,我們花時間去討論,去珍惜。永樂大典是嘉靖皇帝的珍品。嘉靖三十六年宮中意外失火,嘉靖立即命其登上文樓沖出大典。他壹晚上下了三四次命令,又急又沒禮貌,可見大典在他心目中的分量。更值得註意的是,嘉靖皇帝最器重的文官徐階已經向他說明,重錄不可能很快完成,只能抄寫這本書。嘉靖明確強調,重錄是為了兩個收藏。在《明史》中大量關於嘉靖喪事和《永樂大典重錄》的記載中,發現了幾個長期被忽略的日期:嘉靖四十五年(1567),嘉靖60年12月14日崩,嘉靖45年,3月17日嘉靖皇帝在永陵下葬,4月15日隆慶皇帝賞賜重錄。《永樂大典》抄於隆慶元年四月,嘉靖崩於去年十二月。好像在別處保存在哪裏和嘉靖皇帝沒關系。

研究人員發現,禮儀時間表顯示,嘉靖皇帝死後三個月下葬,是在隆慶元年三月,新皇帝表彰文士的日期是在隆慶元年四月。然而,這不是轉錄完成的最終日期。所謂完成轉錄的日期應該是在4月之前。這樣,嘉靖皇帝下葬和完成復本在時間上更接近。然而,從這個時候開始,原來的“大典”下落不明。嘉靖的葬禮和真跡的消失如此巧合,真的是巧合嗎?嘉靖皇帝比任何人都珍惜永樂大典。他對《永樂大典》的重錄比較重視,但給後人留下了兩部模糊不清的文集。他下葬後,原來的永樂大典就消失了。

對於中國古代的皇帝來說,要在死前拿走自己所愛的東西,無壹例外都會選擇陪葬。永陵建於嘉靖十五年(1536)三月和嘉靖二十七年(1548)五月。12年後,永陵是明十三陵中最大的,其地宮比定陵還大,大概在長陵之上。嘉靖皇帝修建如此大規模的永陵,是否充分考慮了環境中原始“大典”的收藏?原來的永樂大典是和嘉靖皇帝壹起葬的嗎?在開放永陵地宮之前,只能是合理的猜測。如果永陵地宮裏真的保存著原來的永樂大典,那麽400多年後它們還能完好無損嗎?壹旦將來有可能出土,如何更好地保護永樂大典?如果真跡永樂大典是嘉靖皇帝帶入永陵的,那麽出土的真跡無疑會震驚全世界。

但是,所有這些猜想,在永陵地宮開放之前,只能是壹種理論上的假設。消失了幾個世紀的原永樂大典,或許還有更多未解之謎等待人們去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