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善本 - 運城有哪些旅遊景點?

運城有哪些旅遊景點?

1普救寺

普救寺位於永濟市周浦鎮的土墩上。普救寺建於唐代武則天時期,原名袁永清,是壹座佛教十方院落。元代王實甫《崔鶯鶯靜待西廂記》中“月下紅娘牽紅線,張生巧遇崔鶯鶯”的愛情故事,就發生在普救寺。

傳說五代時,河東在我們這個時代作亂,後來漢朝劉知遠派郭威討伐。周浦被包圍多年後,人民深受其害。郭威召見和尚求教,和尚說:“將軍若仁慈,城池必被攻克!”。郭威當即化箭為誓,次日破城,城中百姓得救。此後,改名為普救寺。

普救寺的寺廟建築大致分布在三條軸線上。至今,西軸上的建築有大鐘塔、塔院回廊、迎迎塔、大雄寶殿等。中軸線上有天王殿、菩薩洞、托米殿、羅漢殿、十王殿、藏經閣。東軸線上有正門、僧舍、枯木堂、法堂、齋堂、香廚等。大雄寶殿內有三尊石佛。這三尊石佛均為造像,其中悉達多喬達摩高3.9米,是上世紀80年代普救寺修復時在佛塔後地下33米處出土的。從佛像的藝術風格來看,這是南北朝時期的作品。據說另外兩尊佛像出土時沒有頭像,今天佛像的頭像是後來加上的。

鶯鶯塔不僅簡單壯觀,而且以其奇特的結構和明顯的回聲效果而聞名。遊客用石扣擊打塔身側面,塔身會發出“哇哇哇”清脆悅耳的蛤蟆叫聲,令遊客驚喜連連。該塔以其獨特的結構和特殊的回聲效果,堪稱中國四大回聲建築,世界奇觀塔。

2永樂宮

永樂宮又名大春陽萬壽宮,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山西省芮城縣城北3公裏龍泉村東側。始建於元代,前後用了***110多年的工期才建成了這座宏大的道教宮殿式建築群。特別是宮殿內部的墻壁上布滿了精心繪制的壁畫,其藝術價值之高、數量之多,在世界上都是罕見的。來到山西,壹定不能放過在永樂宮欣賞元代壁畫的機會。

永樂宮是典型的元代建築風格,厚重的鬥拱層層交錯,周圍雕刻很少。與明清建築相比,更加簡潔明了。幾個大殿的南、北為中軸線,依次排列著龍虎殿、三清殿、春陽殿、重陽殿。每個大廳都有華麗的壁畫。

其中,三清殿是寺內的主殿,金碧輝煌,寬敞明亮。廟裏供奉著太清太上老君、余慶元始天尊和上清靈寶道君的神。寺廟的四面墻壁上布滿了壁畫,這些壁畫最早是在元代繪制的。畫面總長9米,高度4米多。壁畫內容描繪了元初各路神仙拜佛的盛況。百位仙人姿態各異,形神兼備。整個畫面構圖勻稱,人物線條流暢,是元代壁畫中的瑰寶。

3五老峰

山西運城永濟五老峰風景區位於山西省永濟市城東南16公裏的中條山脈,晉、秦、豫三省交界的黃河金三角地帶。五老峰景區占地200平方公裏,東20公裏有死亡之海、中國最大的武廟關帝廟和黑泥浮浴。往西20公裏,有《西廂記》發生地普救寺、中國瑰寶唐代黃河鐵牛和中國四大文化建築之壹的鸛雀樓。

運城五老峰位於永濟市城東南16公裏的中條山脈,是河洛文化早期傳播的聖地,也是中國北方全真教的發祥地之壹。《道教七課經》稱其為“天下第五十二道教福地”。它是著名的道教文化名山,與晉北佛教聖地五臺山南北相望,享譽世界,遠在西嶽華山,史稱“東華山”。

4解州關帝廟

解州關帝廟位於山西省運城市解州鎮西關。北臨銀湖(鹽池),面向風景秀麗的中條山。解州東南10公裏長平村,是三國蜀中大將關羽的故鄉,所以解州的關帝廟是武廟的始祖。始建於隋開帝九年(公元589年),宋明兩代擴建重建,清康熙四十壹年(1702)毀於大火,歷經十余年才得以恢復。

寺廟總面積1.4萬平方米,* *共有房屋200余間,分為主廟和結義園兩部分。主廟是關帝廟的主要部分,分為前後兩個院落。崇寧堂是前院的主要建築。大殿前有26根盤龍石柱,造型巧妙,雕刻精美。走進主廳,妳可以看到關公的雕像:穿著皇帝的衣服,表情堅決而嚴肅。後院是臥室,已經被改造成花園了。院子兩邊是刀樓和印樓,樓梯上可以看到關羽的青龍偃月刀。後面是寺內最高的建築棗春秋樓,建築精美,給人空中樓閣的感覺。園內古樹參天,山川秀美,主要建築有結義坊、君子亭、三義閣等。

5 stork house

位於山西省運城市永濟市周浦古城以西的黃河東岸,樓高六層,前臨中條山,底臨黃河,是唐代中期的著名景點。它與武昌黃鶴樓、洞庭湖嶽陽樓、南昌王騰亭齊名,被稱為中國古代四大名樓。樓閣是山西省永濟市的壹處著名景觀,也是四大名樓之壹。它以優越的臨江位置和歷代文人墨客的興亡悲歌而聞名。如今,這座樓閣已被系統地重建,有望恢復昔日的輝煌。

6風陵渡

風陵渡位於山西省芮城縣西南端,距縣城30公裏,與河南、陜西兩省相鄰。風陵渡在黃河向東流的轉彎處。它是山西、陜西、河南三省的交通要塞,橫跨華北、西北、華中三省邊界。自古以來就是黃河上最大的渡口。千百年來,風陵渡作為黃河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這裏進入秦晉。金人趙子珍在《風陵渡論》中寫過壹句話:“南北有水,中原就氣盛。雲山連晉土,煙樹入秦川。”

原因是黃河流經河口鎮後,被南北的呂梁山阻隔,轉向南方,在陜西、山西兩省交界處的山谷間奔流。河水從壺口瀑布流下後,繼續從龍門往南流到潼關,因被東西秦嶺支脈之壹的華山擋住而轉向東流。

7運城鹽湖

運城鹽湖位於山西晉南盆地,面積132平方公裏。因為湖中的黑泥含有七種常量元素和十六種微量元素,人們可以在湖中劃船,湖中的黑泥可以美化皮膚,堪比以色列死海,所以在中國也被稱為“死海”。

運城鹽湖南有郁郁蔥蔥、巍峨挺拔的中條山,北有峨眉明條崗,東有蘇水瑤臺,西有黃河古渡,湖光山色秀麗。它與美國猶他州的大鹽湖和俄羅斯西伯利亞的庫丘克鹽湖並稱為世界上三大硫酸鈉型內陸鹽湖。湖中鹽田縱橫交錯,星羅棋布,四面灘闊,波光粼粼,潔白如雪,倒映湖中,形成“千古壹池雪”的奇觀(田漢詩)。

8禹王城遺址

禹王城遺址位於山西省夏縣王宇鄉王宇村、廟後辛莊、郭李村,距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司馬光墓西北約3公裏。因為據說於霞曾在此居住,所以這裏俗稱禹王城。據考證,王宇市為春秋戰國時期魏國都城安邑,秦漢晉時期也是河東郡的所在地。

禹王城遺址南部,中條山、青龍江、天研河、白沙河、耀縣運河等流經東南部,明條崗位於西北部,地勢北高南低。20世紀50年代末進行了壹次詳細的調查。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對其進行了多次調查、鉆探和挖掘,對其時代、性質和內涵有了進壹步的認識。禹王城遺址分為大城、中城、小城、禹王廟四個部分。小鎮在大城市的中心,王宇神廟在小鎮的東南角,中城在大城市的西南方。

九萬古寺

萬古寺位於山西省運城市永吉縣西南13公裏處。寺內松林茂密,山花盛開,清泉從寺側流淌而下,景色十分優美。

關於建廟的年代,廟內碑文說“建廟於魏源”,而《永吉縣誌》說“建廟於唐大中十八年”。眾說紛紜,碑文比較靠譜。宋代重建,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地震後重建。寺廟依山而建,錯落不同層次,步步攀升。山腳下的路很曲折,可以往上遊走。山門上有“第壹禪林”的磚雕和橫匾。大雄寶殿位於山門中央,墻壁屹立不動,但佛像並不存在。沿著寺廟壹側的石階往上走,中間是藥師洞,左右是修道院。

10龍興寺

龍興寺位於新絳縣城北街道頂端的壹處高崖上。殿基高聳,居高臨下,頗有氣勢。原有建築主要有大雄寶殿和塔。現存的大雄寶殿是元代建築,懸掛在山頂。寺內有宋金彩塑、魯佛、釋迦牟尼佛、魯佛、觀音、地藏、文殊、普賢等。廟前左右各有壹個附屬建築。院中有碧空石亭,亭中有聞名全國的書法藝術巨擘羅比碑。正殿後面是著名的龍興寺寶塔(也叫絳塔)。據墓誌記載,此塔原為八級,清四十年(公元1784)。由於年代久遠,塌陷,重新包裹外皮,增加到現在的13級。塔呈八角形,高約40米,全部由拋光青磚建成。塔檐下的椽、柱、拱都是仿木結構,制作相當細致。塔的每壹層都有封號,自下而上分別是:壹柱擎天、二莖仙掌、三杓龍門、四杓蒼穹、五雲獻禮、六敖首載、七星召應、八風協韻、九奇花、兩榮園、十方榜、十二藍城、十州三島。也就是說,它是相關的,有意義的。

我的團長,我的團,還有壹個人的團隊★—————————————————————————。

如果回答不錯,請及時點擊按鈕ω獲取滿意答案。謝謝大家的支持!!)o(∩_∩)o

手機提問者可以在客戶端右上角評價滿意度。?o(∩_∩)o

原創只為妳,捐助者的采納才是原創和實踐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