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善本 - 數字圖書館的現狀

數字圖書館的現狀

數字圖書館具有不同於傳統圖書館的功能和特點,在館藏建設和讀者服務方面有了新的發展。由於數字圖書館以網絡和高性能計算機為環境,為讀者和用戶提供了比傳統圖書館更廣泛、更先進、更便捷的服務,從根本上改變了人們獲取和利用信息的方式,與傳統圖書館相比具有很大的優勢。

從文獻存儲的角度來看,傳統圖書館的館藏載體主要是紙質文獻。與它相比,數字圖書館對館藏建設的影響首先表現在圖書館“館藏”的含義擴大了,不僅包括不同的信息格式(如磁盤、光盤、磁帶等。),還包括不同類型的信息(如書目信息、全文信息、圖像、音視頻等。),讓數字圖書館不再受制於物理空間。

在檢索方式上,用傳統的檢索方式,讀者往往要在很多卡片前花費大量的時間,讓借閱者感到不方便,很難提高查全率和查準率。

從信息傳遞的速度來看,傳統圖書館有固定的地點,讀者往往要在去圖書館的路上花費大量的時間。數字圖書館可以利用互聯網快速傳遞信息。讀者只要登錄網站,點點鼠標,幾秒鐘就能看到自己想要查閱的資料,盡管這裏離圖書館所在地千山有千裏之遙。這種便利是以前的圖書館無法比擬的。

從資源共享的角度來說,壹本書可以通過服務器同時借給很多人,大大提高了信息的使用效率。(1)資源浪費問題

自從數字圖書館的概念提出以來,許多高校圖書館都致力於數字圖書館的建設。短短幾年間,由於缺乏統壹規劃和協調,數字圖書館標準不壹,相關立法沒有制定和實施,各單位利益難以找到平衡。同時,壹些單位以“急功近利”的思想片面追求數字資源的數量。壹些單位忽視自身館藏的特點和學校教學的實際情況,造成我國許多高校盲目建設數字圖書館,合作建設較少、管理較為分散的現象屢見不鮮。數字圖書館的用戶檢索界面、檢索語言和管理系統差異很大,不同圖書館的數據庫互不兼容,各系統之間難以互通和應用,大量的財力、人力、物力浪費在低水平的重復建設上。

(2)信息版權。

隨著計算機技術、自動化技術和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文獻資源的格式轉換、數字作品的復制、下載和盜版變得更加容易,數字作品的知識產權保護比傳統紙質文獻更加復雜和突出。根據著作權法,上傳作品必須征得著作權人的同意。然而,擁有龐大資源庫的數字圖書館很難獲得每個版權人的授權。在數字圖書館的相關立法中,那些與其自身建設和發展特點不符的過時的法律法規已經不能適用。

(3)建設資金的問題

數字圖書館的建設是壹項龐大的、系統的、長期的工程。硬件設備和軟件資源的購置、網絡布線工程、人員培訓、數字資源更新、館藏文獻的數字化轉換等。都需要充足的經費作為後盾,但經費不足是困擾高校圖書館發展的老大難問題。有專項資金用於進入“211工程”的重點高校數字圖書館的建設和發展。而普通高校圖書館經費來源單壹,主要依靠學校經費,書刊價格暴漲,導致很多圖書館每年難以維持紙質文獻采購、業務培訓、科研、評獎等基本經費,更難以開展數字圖書館建設。

(4)圖書館員的素質。

我國高校圖書館員的總體狀況是專業知識和技能普遍不能滿足數字圖書館發展的要求。隨著數字圖書館的興起,專業技術人員缺乏、工作積極性不高、館員年齡老化等現實問題更加突出。由於圖書館的地位從來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各大高校的普通館員和教師似乎是兩個截然不同的層次,受到完全不同的待遇,這就使得選擇工作時很少會優先考慮圖書館。這也是為什麽大學圖書館壹直難以引進高素質人才,而另壹方面面館人才紛紛跳槽另謀高就的重要原因。對現有館員缺乏系統的、有計劃的在職學習和培訓,難以提高館員素質和業務水平。知識結構和觀念陳舊,不能滿足提供數學信息資源服務的要求,不容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