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亭集序》被稱為“天下第壹行書”。如果說實用美觀的話,王羲之的《蘭亭集序》是最重要的壹本,是歷代書法家學書的必備。因為是毛筆字帖,練字的必要性不言而喻。其實練硬筆寫字也很好。毛筆字更容易看清筆畫,其實比硬幣字帖好。而且《蘭亭集序》是行書,字跡工整,非常實用。
353年4月(金永和九年三月初三),時任會稽民間史的王羲之與友人謝安、孫綽等四十壹人,在會稽殷珊蘭亭吉雅飲酒作詩。王羲之把這些詩編成壹集,做了序,描寫了遊水事件,表達了由此引發的內心感受。此序為《蘭亭集序》。並寫了《蘭亭集序》。
《蘭亭集序》賞析
《蘭亭序》是壹部行書,但從其優美的行書字體中,我們可以感受到東晉時期開篇方法的完備性,開篇的力度就隱含在優美的行書中。南朝的楷書很發達,但從王羲之的傳記來看,其突出的成就明顯是行草。
王羲之的書法風格與漢魏西晉相比,最大的特點是筆法精美,結構多變。過去他的書法風格都是沿著古拙的路走的,比如平復帖,但王羲之卻能把他的書法技巧從純粹的不自然引向更註重美感,達到壹種細膩的境界,比起古拙來是“迷人”的。將這種迷人的書風與《蘭亭序》中描寫的美景結合起來,有壹種天人合壹的微妙境界。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蘭亭集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