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以前,中國瓷窯的南北分布比較均衡,窯址遍布全國,名窯遍布全國。比如上面說的宋代八窯制,指的是南北各有四窯制,但宋代以後,制瓷業的發展有所傾斜。由於北方地區經濟受損嚴重,制瓷業衰落,制瓷業重心南移,許多窯工南移。
元代以後,江西景德鎮憑借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和能工巧匠,在原有的雄厚制瓷技術上突飛猛進,最終發展成為中國最大的制瓷中心和明清時期舉世聞名的“瓷都”。
歷史記錄:
根據中國陶瓷史記載,瓷器出現在東漢時期,距今已有壹千八百多年的歷史。是根據大量的考古資料來定出瓷器出現在東漢時期的時間。
在浙江上虞、寧波、慈溪、永嘉等市縣,相繼發現了漢代瓷窯遺址,在河南洛陽、河北安平、安徽豪縣、湖南益陽、湖北當陽、江蘇高郵邵家溝等東漢晚期墓葬中發現了瓷器制品,特別是江西,尤其是浙江。
其中東漢顏夕七年(公元164年)墓出土的麻布紋為青瓷罐,Xi平四年(公元175年)墓出土的青瓷耳杯、五聯罐、井、煙爐、鬼爐,賈平五年墓發現的青瓷罐,以及
這些有明確年代的青瓷的發現,使我們確信中國瓷器的發明不會晚於漢末,定為東漢晚期應該更準確。
百度百科-瓷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