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善本 - 王陽明心學古籍版本有哪些?

王陽明心學古籍版本有哪些?

費孟賢的蘭璞

王明陽全集。知行錄(上傳)[M]。北京:紅旗出版社,1996+0。

王陽明(1472-1529),字伯安,浙江余姚人,中國當代偉大詩人余的老鄉。

陽明先生是蔣介石先生最崇拜的人。蔣介石雖然不堪,但也有自己的優點,可見陽明先生高人壹等。作為壹個士大夫,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中,陽明先生是為數不多的既有“德”又有“見”又有“功”的人。他的德行和成就至今仍為學者所景仰,可見其人格魅力之大。

說到王陽明,就不能不提到他的前輩,香山陸九淵先生。繼其心學之後發展起來的王陽明心學,與心學壹道,成為唯壹能與以大學者朱為代表的所謂正宗儒學相抗衡的儒家學派,對當時及後世中國思想產生了巨大的沖擊和影響,在中國文化思想史和哲學史上也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陸九淵是公認的天才。四歲時,我仰望地面,用稚嫩悠遠的心靈沈思:“天地間的貧窮是什麽?”苦思冥想到不吃不睡,最後父親不得不動用父親的權威阻止他。——屈原前些日子才問了壹個類似的問題,大概已經成立了。但陸九淵自然不會走父母傳統的老路。有時候想象的東西可以決定什麽是真實的。代表傳統的父母,他們可以阻止後代,但不能阻止他們改變思想。九元之謎在他心裏藏了十年。當他看到古籍中對“宇宙”壹詞的註釋:“宇宙無處不在,宇宙無處不在”,他恍然大悟,興奮地說:“原來是無限的。人與萬物皆在無窮。”——王陽明之後,龍場也有類似的啟蒙,可謂與魯“壹脈相承”。雖然這只是壹個事實判斷,但也隱含著無限中的大膽推理。他拿起壹支筆補充道:“宇宙中的東西是內部物質,宇宙中的東西是內部物質。”如果在壹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理念早已深入人心的國度,那只是新奇而非革命,而他下面的兩句話就是石破天驚的新口號:

“宇宙就是我的心,我的心就是宇宙。

魯晚年解釋說,我的心就是宇宙:

“萬物皆在方寸之間,充盈於心,充盈宇宙,莫過於此。”

“人們必須在閑暇時思考這個問題。宇宙如此浩瀚,我站在其中也要成為傑作。”

這個“壹個人的傑作”不是自大狂,而是與天地和諧的境界。所以此時的心性之學,恢復了早期儒家陽剛豪邁的人生姿態,恢復了儒家的“君子”風範:“登高望南,翻身倚北辰,望天無我!”

真的沒有這樣的人。與朱不同,陸九淵找大師博采眾長,卻崛起於壹片旱地,超越了當時流行的壹切,借鑒了過去——直接繼承了孟子的心性論;師者心——發明自己的心,於是開了“心即理”之說,震驚世界,被王陽明發揚光大。

心理學的壹大特點是“擴張法”:找到壹顆善良的良心,然後讓它像核裂變壹樣蒸發,靈魂深處就會爆發壹場革命。陸九淵為心學奠定基礎後,開始了探索“善根”的艱辛歷程。他認為自己沒有天賦,於是就去拜訪像朱這樣的名人,希望得到他的芳心。但結果往往令他失望:他所遇到的“名士”,無不視為道統,推崇“知而行之”的“迂論”,於是王感嘆:“都是學小兒,不是心身學。”直到他18歲,他遇到了著名的儒家樓翟逸。

婁是明初著名理學家吳玉璧的學生,雖然他以為正宗,但也有向心性之學的傾向。樓對王講儒家“聖人必學而至”的大道理,是在搔王的癢處,是“抓得深”,起到了確定其獻身精神,指明迷津的作用。婁的女兒嫁給做公主後,因株連而死,陽明以禮葬之,也算人情。後人認為,樓雖然不是陽明心學的創始人,但卻發揮了重要作用,因為樓的同學吳玉璧的另壹位學生曾提出“知行合壹,學也重要”後來,王在婁的推薦下到臨川見吳,也聽到了這個說法。

接下來的幾年,楊明進入了官位,經過十幾年的風風雨雨,終於被定罪入獄。後來,因為鄭德皇帝的壹句話而不耐煩的劉瑾:“壹點不見了,妳自己考慮好了,何苦來煩我”,被發配到了貴州的龍場——壹個壹般地圖上找不到的驛站,其實更類似於動物世界的偏僻之地。據說驛站設在這裏,不是出於軍事目的,只是因為劉瑾的壹個。對於陽明來說,這個地方真的比監獄好不了多少。對於北京來說,氣候自然是無法比擬的,可以“談道”的犯人也很多。

但是,被扔進這個絕地,整個世界都變得簡單了——人與自然的關系變得,於是陽明被扔回了“原始社會”,可以思考“他從哪裏來,去了哪裏”之類的事情。這麽基本的哲學問題。在每天都要經歷生死境界,已經九死壹生的情況下,楊明終於知道什麽叫“死後重生”。

置之死地而後生。在軍事上,這可能只是壹句鼓舞士氣的大話,但當生存哲學和生存智慧被鍛造的時候,沒有“實事”的真相,就不可能找到真正的“是”,這是壹個“基本原理”。用存在主義的話來說,就是不進入批判狀態,就不可能找到存在的真實情況,就不可能看清“存在”的本質。然而,楊明卻沒有時間去鉆研這些“學問”。他要捕捉的,是切實可行的“理”。所以當他把自己37年的所有家當拼在壹起,硬著頭皮把自己3000年的文化遺產全部拿出來的時候,他在春夏之交的午夜有了頓悟。這就是著名的“龍場頓悟”。

陽明頓悟後說:“聖人之道,我足矣。在過去,向外物尋求正義是浪費時間。從外到內的路是個誤會。”就是知道了“體悟事物”的目的,進而引出“心即理”、“良知”、“知行合壹”三說,自成壹體,又加了壹句:“王道恃其技,功利之人,佯稱天道近似,是助其私益,乃欺其人。”不知道有沒有心,所謂天理何在?“反駁理學,正式舉起心學大旗。

《心即理》直接繼承陸九淵。這壹思想在王的論斷中得到了明顯的體現:“我心外有物。”因此,他被視為中國主觀唯心主義的代表。“心外無物”,頗似佛教的壹條戰線:

“氣動邪?煽動邪惡?”

“非氣動,非搖擺,還有心跳。”

這其實要歸功於王陽明的思維經驗。與陸九淵相似,王也從虛無縹緲的佛教中尋求心理上的突破。不同的是,魯崇尚名師,而王崇尚賢師。曾經有壹個關於王陽明的傳說,說當王參觀壹個寺廟時,他看到壹扇門關著。出於好奇,他不顧和尚的勸告,堅持要開門。結果他驚呆了。原來房間裏有壹個死了的老和尚,和知望的臉很像,他身後的墻上有壹首詩,上面寫著:

“五十年後,開門的王陽明還在閉門造車;精靈關門後回來了,他們相信禪還不錯。”

王黯然,知道那是他前世,留下的壹首詩:

“金山大如拳頭,破未央水下天;

上個月,玉笛吹穿了洞,龍睡了。"

此事極為玄妙,顯然不可信,但王陽明與佛教的深厚淵源可見壹斑,這也從另壹個側面印證了佛教對王的影響。

二是“致良知”,對此後世學者褒貶不壹,甚至有人認為極其。這是國王為了方便統治者控制而用來愚弄百姓的工具,卻是壹顆大“毒草”,是大謬誤。當時在故宮,皇帝昏迷不醒,好幾年沒去朝;朝廷之上,*當道,善惡分明;大街上,人嗜性不死,可謂“風雨灰暗,雞鳴不休”。此時,王陽明提出了“致良知”論,將壹定的社會道德規範轉化為人們自覺的意識和行為,強調主觀決心和主觀精神的力量,強調人的自我更新,主張在學習中自我滿足,主張人們“發明自己的頭腦,自我約束”。但是,要改變今天的社會,道德底線已經接近崩潰,惡人幾乎無所畏懼,好人幾乎無可奈何。傷害自然和正義的恐怖事情和行為時有發生。怎麽能說今天的道德理論遠勝於陽明的“致良知”之惡呢?

王陽明最重要的思想之壹就是“知行合壹”。這是他最推崇的思想之壹,也是他壹代人的“成名作”。也正因為如此,他才能與朱等人徹底“劃清界限”,與陸九淵壹起傲然站在儒學的又壹高峰,讓後人“傳唱”至今。

到了宋代儒學,“程程”成為絕對權威,以此為脈絡發展起來的“朱成”之學也成為儒家正統。至於它所提倡的“先知後行”,自然被“沈默的大多數”所接受,成為哲學的“主流”,而王陽明以其無與倫比的才華,指出了它的謬誤:“食味之美與惡。可見,王的知行合壹思想非常重視理論與實踐的統壹,所以後人斷言他的論斷與“理論聯系實際”、“理論聯系實際”無關,是武斷的,因為他是壹個唯心主義者。黑格爾和費爾巴哈顯然不是馬克思的追隨者,但他們的唯物主義和辯證法難道不是仍然是科學的馬克思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嗎?

作為壹種理論,“知行合壹”還成功地指導了王的壹些特殊行動,其中最著名的是的行動。王陽明既不是軍事家,也不是陰謀家。寧王造反後,朝野震動,許多軍事家、陰謀家束手無策。只有他壹個人曾經被朝廷囚禁,站出來抗爭。沒有官軍統治王,他只掌管金陵城附近各郡的官兵,甚至壹群剛招進來的土匪、土匪。3000多人被稱為“軍”,但楊明用這支隊伍贏得了壹切,用了40天完成了所有工作。壹度被稱為“大明軍神”。——壹個大學者,指揮千軍萬馬書寫研究筆墨,不就是“知行合壹”嗎?

有意思的是,王作為明朝歷史上最閃亮的思想之星之壹,在他獲勝後銷毀了與朝臣之間的所有密函,幾乎是“有意”地給朝廷裏壹群早就開了眼界的人留下了把柄,於是在這些小人物大吵大鬧的時候,王終於再次被貶謫,飄然入山,從容地成了他的心靈主宰——他大概相信“好酒不怕巷子深”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王陽明的思想體系

陽明思想體系的核心是“致良知”。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心即理,知行合壹導致良知,萬物之仁。他的思想體系的基點和出發點是建立在對朱認識事物理論的批判之上的。

1.通過考慮事物來認識知識的理論批判。

王陽明對“以事知理”理論的批判主要在於以下兩個方面:壹是從道德修養的角度批判其理論的內在矛盾;首先是從朱背後的影響來批判“以物知事”說的“學術之弊”。壹方面,王陽明年輕時曾信仰過薛竹的物論。但當他用這種方法進行個人道德修養時,卻發現無論是物窮還是序讀,都只能是“身在我心在我意,不足以解決個人道德修養的問題。”因此,他對賈珠的“關於事物的知識”的理論深表懷疑。他的《列傳》說:“先儒解釋,天下之事,即天下之事。如何獲得世間萬物?還說壹草壹木都有道理。今天怎麽才能擺脫呢?妳怎麽能贏得自己的願望來換取草木呢?”在他看來,朱子訓對事物的理解是壹種即興理論。要達到對世界真誠的目的,顯然是徒勞的。因為其風格的後果只會壹分為二,使主觀心靈和客觀理性無法統壹。對於後壹個方面,王陽明認為朱主張求知而不註重身心修養,導致他在後來的學習中道德修養上知行分離,認為自己必須先知先覺才能做到。這種碎片化的學術劣勢必然會給現有的社會秩序帶來傷害,有以學術殺天下的危險。

2.頭腦就是理性

鑒於朱學習向物取經的教訓,王陽明主張心是理性的,並以此為基礎提出知行合壹的口號,決心建立良知之學,從而取代朱註重身心修養的向物取經,沈迷於文字章句,把東西拋在腦後,知識匱乏,支離破碎的學說。他對案例的解釋是,“把事情案件化的人,把自己心裏的事情案件化,把自己所指的事情案件化,把自己所知道的事情案件化。”。心裏正直的人,對自己的事也是正直的;誠者,意誠;要知道,他對事物的解釋是:“知事者,知事於心,知事於心,知事而知事。”。內外有區別嗎?在他看來,內外無分,所以是心之事,是擺脫心之不義,身之義。這樣看來,王陽明的人格不是朱遜的求知方法,而更側重於行善除惡的內在修養,使人格與良知完全壹致。這種新的事物理論包括他所謂的頭腦是理智,知識和行動是與良知相壹致的。所謂心即理,在王陽明看來,就是心與理不能像朱那樣壹分為二,導致知行、學養分離。為此,他繼承和發展了陸九淵的思想,認為宇宙萬物的規律屬於我心判斷的範疇,說明只需以心為重,在心上下功夫,就足以進行道德修養。

3.知行合壹

知行是中國哲學中壹個非常古老的問題。而知行的先後和難易,是中國哲學家壹直沒能很好解決的問題。在這個問題上,王陽明的基本立場是主張知行合壹。其大致意思是,知什麽與心的本體相同,知行同功,知行不可分等等。具體來說,他認為知道是必要的,不知道是不夠的;真知壹定要做,失敗不是真知;知不限於想,行不限於行。知與行是心的兩個方面,即知與行。至於知行合壹的目的,按照王陽明自己的說法,壹是存弊,二是論證知行本體如此。換言之,知行合壹理論的核心內容是知行合壹,重點是行動。知是行的理念,行是功夫;知是行的開始,行是知的成就。至於這裏的行,雖然包含了社會實踐的意義,但歸根結底只是中國傳統社會中的道德實踐,指的是壹種所謂的克己功夫。在這壹點上,王陽明和朱並沒有根本的不同。他們都想去人欲,守天理,但在方法和手段上,朱強調把提高知識作為向聖人學習的基本途徑,而王陽明則認為不壹定要努力提高知識。在他看來,學習和思辨都是好的,而不僅僅是朱所說的通過提問來達到知識的途徑,而應該包括陸九淵所強調的尊德重行的修養方法。可見,王陽明的知行合壹說,其實是對朱祿學說的壹種妥協和調和。

4.良心

良知的說法出自孟子,其含義是指壹種“知而不憂”的自然道德觀念。王陽明充分發揮了這壹點,在《大學》中引入了“知”字,說:“知在物之形”;“只有知道自己是什麽,才能知道。”在此基礎上,王陽明提出了良知的主張,認為良知就是正義,並由此要求人們首先理解和恢復心中固有的正義,並由此將良知延伸到事物上,這樣壹切都將是正當的。即把他的壹切行為和活動納入中國傳統社會倫理的軌道。其要點包括:第壹,良心即正義。在孟子看來,良知是壹個先驗的道德概念,指的是惻隱之心、廉恥之心、逆來順受之心、是非之心,而王陽明在本體論上充分發揮了良知,認為它是我心之良知,也就是所謂的正義。先驗的道德良知被視為代表世界本源的自然原則,因此良知成為每個人心中的道德本源。在王陽明看來,良知是是非之心、好惡之心,是判斷是非的唯壹標準;良知無處不在,從聖人到愚人。每個人都有良知,每個人都有自己判斷是非善惡的標準。因此,他強調良知是每個人都具有的“心靈本體”,它先驗地存在於人的頭腦中,人按照良知行事就會產生正確的道德行為,因此沒有必要去尋求道德行為的源頭。第二,良知是心的本體。在王陽明看來,良知的正義在於人心,正義的覺悟就是人心的虛幻意識。通過它,人們可以自然地感受或判斷人們行為的善惡,從而促使良知發揮自身的功能,以善念主導人們道德行為的過程,這就是致良知的功夫。可見,王陽明的良知說充分強調了良知在道德修養中的主體性和能動性作用,並使之成為主導人們道德行為的精神本體論。第三,朱對的“知物”論的改造。朱的“認識事物,成就事物”理論強調了知識在人的道德修養過程中的作用,卻忽視了人的心靈在這壹過程中的能動作用。陸九淵曾對薛竹的這壹先天不足表示嚴重不滿,認為薛竹的這壹原理確實是支離破碎的,並由此提出了自己的新解釋。在這個問題上,王陽明基本上是沿著陸九淵的思想前進的。如果說有什麽不同的話,那就是他對朱反復強調的“知物”作了新的詮釋,即把“物”解釋為“事”,“例”解釋為“義”。這樣,“通盤考慮”就是在壹切有想法推出的地方去惡為善,避免主觀想法中對惡的理解,向善的感覺靠近。他認為這樣的東西可以避免“遺留物”的弊端,杜絕“碎片化”的疾病。說明“大學之學”的學問在於對事物的認識,在思想的起點行善除惡,不欺騙良心的感覺,這才是誠意。

所以可以說,王陽明的學問,其實就是我內心的良知。從而將“大學”的實踐道德思想轉化為自己的“敬物致良知”的道德修養理論。

5.萬物之仁

萬物壹體的仁學與王陽明的“至德親民”說有關。正是他將良知哲學擴展到社會政治層面,並與大學的政治倫理理論相結合。他的萬物之仁學說的意義在於強調世間萬物都是以人為中心的,人心是世間鬼神的主宰,人的良知也是草木瓦的良知。按照他的說法,聖人之心要與世間萬物融為壹體,每個人都要把自己的良知傳播到世間,才能把社會從泥潭中拯救出來。

王陽明先生受到很多人的崇拜。日俄戰爭中打敗俄國海軍的日本海軍將領東鄉平八郎,刻了壹枚印章戴在身上,上面寫著“我將終生向陽明低頭”。蔣介石,中國現代梟雄壹代,也崇拜王陽明。他在臺灣省戰敗後,將臺灣省的曹珊改為陽明山。現在浙江余姚有壹家陽明醫院。

王陽明的人生行為可以說是中國知識分子的典範。在學術上,他的“心學”獨樹壹幟,與朱成學派大相徑庭。他是中國歷史上為數不多的死後還能祭拜孔廟的人。他首先主張“學貴於心”,以“心”為價值標準判斷是非,不以孔子的是非為是非,開始對孔子偶像產生懷疑。

擴大內在自我的作用。眾所周知,心是有生命的東西,從來都是最難把握的,所以所謂的標準不會是標準。王陽明總結了這壹切。

在《銘記》中,客觀上顯然更感性、更有血有肉,容易被人們接受。對於“六經”,王陽明也從歷史的角度給予了新的認識,並提出

提出了“五經只是歷史”的新觀點。他壹直主張不拘泥於六經的記載,強調追求不同的心,以“心”作為評判六經的標準。這樣壹來,

通過“求我心中六經之真”這壹環節,王陽明必然會走向沖擊《聖經聖人傳》的地步。

明六年,寧王朱造反,王陽明奉命平定亂局。從開戰到攻陷王寧,歷時二十二天,王陽明用他的聰明才智徹底平息了這場歷時八年、震動朝野的謀反計劃。這充分說明王陽明足智多謀,用兵如神。王陽明為明朝做出了傑出的貢獻,有著突出的“功績”,地位顯赫。他的官職也升任南京兵部,被皇帝封為新建叔,在朝廷很有威望。

如果說王陽明只是以“功績”聞名,中國歷史上還有幾千萬將軍。後人更關註王陽明深邃的哲學思想。眾所周知,他是我國歷史上最成功的哲學家之壹,他所開創的心學體系成為整個中國哲學發展史上的重要轉折點,為封建社會後期異端邪說的產生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在中國,從事維新變法的康有為、梁啟超,探索救國道路的孫中山,都潛心研究王陽明的著作,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徐特立也對王陽明的教育思想贊不絕口。我們偉大的領袖毛主席少年時就讀過王陽明全集和傳記,逐字逐句地作了評論。後來,他對王陽明的思想進行了批判和創新,並結合中國的實際,領導中國革命從失敗走向勝利。王陽明的學說甚至漂洋過海,從古代中國走向世界。

日本壹位83歲的高僧,拄著拐杖把陽明學說帶回日本。沒想到,當時風靡壹時,學者雲集,分門別類。陽明學說間接為日本明治維新鋪平了道路。本世紀,不屑於中國古文化的高鼻子藍眼睛的歐美人,也奇怪地迷上了陽明學說,甚至漂洋過海去參觀王陽明故居,頗有“不到長城非好漢”的氣勢。

我們欽佩王陽明對中國和世界的貢獻。作為中國人,我們為我們偉大的哲學家感到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