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文化教育活動總結1三年來,我校壹直把這項工作作為學校的重點工作之壹,創新教育活動形式,豐富教育活動內容,逐步使中國傳統文化活動成為學校的特色。
壹是高度重視大力推進活動的思想意義。
領導重視思想,率先垂範,利用教師例會、教研會等形式向全體師生宣傳學習傳統文化的必要性、緊迫性和可行性。老師利用班會和閱讀課,讓學生明白需要傳統文化來點亮生活底色,滋養心靈等經典閱讀的好處。傳統文化的海報,如《弟子規》、《論語》、《仁》、《禮》、《智》等。懸掛在學校圍墻上,矗立在校園裏的孔子雕像,走廊和教室裏關於傳統文化教育的名言警句等。,讓學生無時無刻感受到傳統文化帶來的巨大影響。學校開展的相關活動也通過校園網站和校報及時報道,擴大影響。
二、制定相關制度,促進傳統文化教育順利發展。
1,組織健全,職責明確
我校成立了領導小組,由校長負總責,黨委書記擔任具體任務,在全校範圍內開展傳統文化教育活動,由全體班主任、相關部門負責人和部分語文教師為主要成員。組長負責整個活動的策劃和指導,分工,明確職責,起草活動計劃;教務處負責閱讀課的安排和實施,學生處和職教處負責日常班級閱讀的監督和組織閱讀比賽;語文老師負責安排學習內容,進行專題講座;學生科負責所有材料的整理和歸檔。
2.建立專業的傳統文化講堂團隊。
中國傳統博大精深,涵蓋內容廣泛。如何在最短的時間內學到最有價值的東西,需要精心的選擇和安排。學校充分利用語文教師的專業優勢和經驗豐富、知識淵博的老教師的專業知識,成立了傳統文化講堂講座組。根據授課內容,結合個人特點,講師團成員各司其職。大家通過查找資料,精心組織,針對不同的內容,在全校範圍內進行傳統文化知識講座,為全校師生快速解讀傳統文化的深刻內涵,提高個人修養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三、明確目標,實施活動方案
1,明確活動目標
通過經典誦讀、傳統文化講座等活動,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和興趣,開闊視野,增長見識,開發智力,激活思維,陶冶情操,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文化,傳承中華美德,促進學校文化發展,提高辦學質量和辦學特色。
2.靈活安排,保證閱讀時間。
利用每天早讀前10分鐘和中午課前10分鐘開展經典誦讀活動,語文老師組織指導學生朗讀,幫助學生盡快進入學習狀態;學生處和職教處分別檢查高中和中職學生的閱讀情況。
3、組織競賽,隆重頒獎。
為了檢驗閱讀效果,學生處負責組織各班的閱讀比賽。競賽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全校學生都參加。經過預賽和決賽,評選出了壹、二、三等獎,學校拿出部分資金進行獎勵,並專門舉辦了“中華傳統文化誦讀大賽暨弟子規展”頒獎儀式。除了壹些獲獎節目,我們還組織編排了體現中國傳統精髓的節目,得到了觀眾的壹致好評,並被紮蘭屯電視臺全程錄制,成為傳統文化教育的典範。
4.學校全面開展書法培訓活動,積極創建書法名校。聘請自治區硬筆書法協會主席吳先生為全校師生作書法講座。在學校書法老師的指導下,定期給教職員工上書法課,檢查教職員工的書法工作。全校形成了練習筆墨的良好局面。學校還組織全體教職員工收集中國傳統文化中關於“修身、齊家、做人”的名言警句,請書法老師撰寫,印制成校本教材,供師生練習書法。同時還具有育人功能,壹舉兩得。5.組織傳統文化講座。在過去的三年裏,學校組織了許多關於傳統文化的講座。講座內容主要是《論語》和《道德經》中的相關文章。摘要:王瑞明老師做了壹個講座,講述了如何解讀《論語》、“學其意”、“略讀”,從《道德經》的思想智慧中汲取創新的教育管理營養,對我們人生的啟示,千裏之行,始於足下,從《道德經》中汲取學生管理的智慧”《老在哪裏?”《〈道德經〉中國人與自然、社會和諧“健康”等。,學校會繼續講課。
6.在全校師生中開展太極二十四式操的練習。太極操作是中國傳統的瑰寶。壹方面可以達到強身健體的作用,同時可以修身養性。為了加強學習,以競賽的形式促進學生和教職員工的實踐。
7.學校將傳統文化教育與學生專業技能教育相結合,開展剪紙、手繪臉譜等手工藝活動,讓學生在學習專業技能的同時,增強民族自豪感和成就感。
第四,取得的成果
1,豐富了學校德育的內涵。
活動豐富了學校德育的內涵,促進了學校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設和道德教育。師生精神面貌大為改觀,良好的校風、學風、班風逐步形成,有力地促進了我校學生養成教育的全面實施。
2.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
古典古詩詞不僅語言精煉優美,而且寓意深刻,境界感人。是對青少年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培養學生初步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道德情操,培養高尚興趣的重要教材。
3.學生的整體素質得到了提高。
通過閱讀和講課活動,首先激發學生閱讀古典詩詞的興趣,形成良好的閱讀氛圍。二是開闊學生視野,學生知道“詩前詩後的故事”和“文學趣聞”。第三,學生掌握了閱讀的方法,並能運用。有些同學還可以把學過的經典句子運用到作文中。第四,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了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思維能力、協調能力、藝術鑒賞等都通過編寫表演節目、辦手抄報得到了很好的錘煉。
4.提高教師的文化背景和職業道德。
開展經典誦讀和講學活動,學校教師積極參與,廣泛融入,極大地豐富了自身的文化底蘊。
活動開展以來,我校雖然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壹定成績,但也積累了經驗。但在實踐過程中,我也感覺到需要進壹步加強對傳統文化的學習和推廣,活動形式可以多樣化。相信在全體師生的共同努力下,我校傳統文化和職業道德教育壹定會有所突破!
傳統文化教育活動總結第二部分為繼承和弘揚我國傳統文化和地域文化的精髓,進壹步完善學校德育體系,培養青年學生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的高尚品德,樹立正確的人生觀、道德觀、價值觀,將傳統文化的精髓內化於心、外化於行,持續實施《學習實踐弟子規實施方案》。學校經過研究,決定重點研究傳統文化的五個方面:仁、信、禮、孝、誠。20xx年3月,我校開始在學生中開展“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系列宣講活動。這些活動概述如下:
壹是成立專項領導小組,確保活動順利有效開展。
學校成立了以閆麗娜校長為首的領導小組,多次召開會議明確職責分工,教導處和少先隊完成了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活動,保證了活動的順利開展,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以“中國傳統文化”為載體,開展豐富的學習實踐活動。
1.繼續深入開展《弟子規》學習實踐活動。
少先隊根據小學生的認知特點,統籌安排在全校學生中開展《弟子規》朗誦活動。高壹、高二學生的認知水平有限,只有壹半的人會背誦,進入高三之前要努力做到全部背完。三到六年級的學生要求在班主任的組織下,每個人都能背誦。20xx在6月份舉辦了全校的《弟子規》背誦比賽,抽查的同學都背誦的很流利,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同時,三至六年級的學生開展了“給父母洗腳壹次”、“給父母泡茶”等弟子規矩的實踐活動,讓孩子們明白了孝道的美德。20xx 165438+10月要求各班召開弟子規則誦讀班會,65438年2月5日召開弟子規則誦讀大賽。壹系列的活動加強了弟子規則的學習效果。
2.開展中華經典誦讀活動。
由教導處安排,班主任每天早上安排學生讀20分鐘經典;每周開設閱讀課(由班主任安排);每月安排壹次以讀書為主題的班會(由少先隊員統籌安排)。通過這壹系列的閱讀活動,讓學生在閱讀中感受到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從而培養學生熱愛祖國優秀文化的優秀品質。
此外,20xx年6月5438+00,學校利用多媒體設備和主會場直播,進行了壹場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的講座,積極營造學生學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氛圍,樹立他們努力學習的誌向。
12年2月20日,我校舉辦了第二屆科技藝術節。活動以中國傳統文化為載體,展出了繪畫、軟硬筆書法、剪紙等優秀作品。,並在各種形式的活動中展示了學生的特長,彰顯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
3.開展孝、信、雅教育活動。
以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等傳統節日為重點,在學生中開展傳統文化教育活動和道德體驗活動,突出教育的實踐性、生活性特點,讓學生認同和弘揚傳統,增強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熱愛他人的感情。利用“三八”婦女節、母親節、父親節等節日,開展“感恩父母踐行孝道”實踐活動;以勞動節、教師節、重陽節為契機,組織開展“感恩教師”、“感恩社會”、“關愛長輩”教育活動。壹系列活動的開展,使學生在實踐中學會感恩老師,孝敬父母,學會孝順感恩,尊重他人,從而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165438+10月20日,少先隊組織全校學生觀看了以文明禮貌為主題的班會,對全校學生提出了文明禮貌的要求,使他們明白了文明禮貌的重要性,培養了他們良好的行為習慣。學校少先隊以發布誠信倡議、講誠信故事等多種形式將誠信教育引入學生家庭,廣泛開展“爭做誠信少年”系列活動,積極引導學生從小養成誠信美德。
4、積極開展特色教育,推進藝術素養培育工程。
本著積極發展學生特長的原則,我校於20xx年6月開始了特長教育活動。在領導小組的高度重視下,專業教育活動選拔專業教師,為學生創造展示專業的機會,讓學生取長補短,提高道德知識,促進全面發展。
第三,從學校實際出發,積極營造學生學習傳統文化的氛圍。
完善圖書館和班級圖書角,利用黑板報、櫥窗展示等宣傳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營造“以文取人、以文育人”的濃郁氛圍。學生們在書的海洋中暢遊,汲取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精華!
總之,我校校長高度重視,統籌安排,從學生需求出發,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載體,積極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以豐富的實踐活動激發學生學習傳統文化的興趣,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努力使他們成為合格的祖國建設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