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善本 - 中醫古籍秘方詳解

中醫古籍秘方詳解

咳嗽,可能跟肺有關,也可能跟壹個很常見的脾胃問題有關。寒性瓜果,或者大魚大肉,都可能加重病情。

比如壹個劉阿姨,從2001開始就經常咳嗽,在呼吸科治療過,但是沒有效果。直到消化科用了脾胃法治療,才終於止住了咳嗽。

其實從中醫的角度來說,五臟的功能是相互影響的。臟腑有任何問題都可能導致肺不能表達蘇和肺氣上升,從而導致咳嗽。

冬季是咽炎的高發期。有朋友給我們留言:“我慢性咽炎2年多了。冬天我經常生病。我試過吃藥,喝過涼茶,但是用處不大!”有什麽辦法可以幫我嗎?"

我發現很多慢性咽炎患者,和上面給我們留言的朋友壹樣,犯了壹個錯誤,就是把自己的喉嚨誤認為是火,喝了很多涼茶“降火”,不僅治不好咽炎,還傷了脾胃,容易腸胃不適,咽幹疼痛的癥狀也反復發作。

要知道,慢性咽炎雖然在咽喉,但其實和脾虛有關。涼茶多為寒涼之物,容易壞胃傷脾。長期使用會使體質寒涼,脾虛癥狀加重,咽炎更難!

有人會有疑問:咽炎怎麽會和脾虛有關?

早在幾千年前,先人就在《黃帝內經》中指出:“咽喉幹燥,病在脾。”

金元時期著名醫學家李東垣在《論脾胃》中也提出:“脾胃虛弱,因飲食勞損不當;主口津液不好,所以口幹,喉幹。”

“咽”與“脾”的關系非常密切:咽是飲食的通路,其正常的攝食功能有賴於脾氣的健康運動;脾為後天之本,其化生、水谷精微、水向上運,滋養咽喉。

可以用壹句話概括:脾臟健康的喪失會導致咽部營養的喪失,這是導致慢性咽炎的重要原因。

患咽炎的人壹般感覺喉嚨幹、癢、痛,經常咳嗽痰多,總有灼熱感。這都是因為脾的功能減弱,清運津液的能力降低。沒有足夠的能量將津液輸送到咽喉,自然會出現咽幹、疼痛的問題。

補脾胃,遠離咽炎。

在中醫裏,咽喉和鼻子屬於肺系統,而在五行中,肺屬金,脾屬土,土與金的關系是土生金,即脾生肺金。

翻譯成現代語言,“脾生肺金”這句話的意思是脾胃功能強,可以使肺系統功能強。所以,想要遠離咽炎的困擾,健脾益胃是關鍵。

中醫認為脾胃是“後天之本”,有“百病皆因脾胃內傷”之說,指的是脾胃功能受損後,其他疾病也會相繼發生,如本文提到的“慢性咽炎”。判斷壹個人是否脾虛,可以看看這些地方:

看鼻子:鼻子的部位主脾。如果鼻頭發紅,脾胃有熱證;如果鼻子呈淡白色,裏面有不自然的綠光,說明脾胃虛弱。

看嘴唇:脾胃不好的人會嘴唇發白,沒有血色,容易幹裂脫皮,睡覺還會流口水。

看臉色:壹個人的臉色暗沈發黃,可能是因為脾虛。這是因為脾氣血津液不足,不能為身體提供足夠的營養。

看精神:脾虛導致精神疲勞、身體疲勞、食欲不振或飯後脹氣、四肢無溫、氣短、怕冷、肥胖等,人容易健忘、心慌、反應遲鈍。

這些癥狀可能不會全部出現,但只要有1項,就是在提醒妳:好好保養自己的脾胃!養好自己的脾胃,身體少受點苦!

脾虛怎麽補?吃藥和食補都是方法,但是脾胃虛弱會造成濕氣內阻,所以吃進去的中藥和食物很難吸收,所以吃藥和食補可能不起作用或者被削弱。

養脾,需要找到正確的養生秘方。其實中醫有很多養脾護脾的名方,今天只介紹其中極小的壹部分。在這裏,推薦大家好好看看這門課——《中醫養生:脾益終身》。

本課程由我們的老中醫教授,有豐富的中醫穴位保健經驗,值得信賴。他能為您的擔憂和疑惑提供科學詳盡的解答,也能為脾虛的防治提供可操作的指南。

點擊下方免費試聽課程↓↓↓

脾虛壹次清!

常見疑惑+誤區+脾虛預防措施

今天給大家介紹幾個對脾虛引起的慢性咽炎效果比較好的穴位。我們這次選的穴位是神闕、足三裏、趙海、天突和任瑩。

神闕穴,位於肚臍,是腹部的核心,具有溫補元氣、和胃理腸的作用。

足三裏是滋養脾胃、調理氣血的大穴。古人說艾灸揉這個穴位,往往比吃老母雞有更好的滋補效果。

趙海穴是腎經上的穴位。為什麽要在這裏艾灸?因其具有滋腎清熱、調理三焦的作用,可緩解引起咽喉腫痛的熱證,同時艾灸天突穴、任瑩穴可增強清咽利喉的效果。

天突穴和任瑩穴是歷代調節咽喉腫痛的有效穴位,可以疏通咽喉部的經絡,改善咽喉部的微循環,清咽、消腫、止痛,艾灸對調節慢性咽炎很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