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1894-1968),原名二達,四川鹽亭縣廟鄉人,我國傑出的史學家。孟先生在中國古代史和古代學術文化研究方面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中文名:孟。
別名:蒙達
國籍:中國。
民族:漢族
出生地:四川省
出生日期:1894
死亡日期:1968
職業:歷史學家
畢業學校:四川省古代保存學校。
代表作品:《古史魏震》、《李融老子註》、《玄英老子藝疏》。
研究方向:古代史與古代學術。
專家介紹
基本信息
孟(1894-1968),本名二大,本名,四川省鹽亭縣廟鄉人。中國現代傑出的歷史學家。自20世紀20年代起,先後在成都大學、成都師範學院、成都民族學院、中央大學、河南大學、北京大學、河北女子師範學院任教。40年代任四川省圖書館館長,華西大學、四川大學教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歷任華西大學、四川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學術委員,歷任成都人民代表、CPPCC委員、民盟成都市委委員、四川省委委員。孟先生壹生致力於中國古代史和古代學術文化的研究,造詣很深,成就很高。孟先生對的佛學造詣也很高。據雲,他是朱德老師的接班人之壹。
主要著作有:《古史魏震》、《李融老子註》、《老子易疏》、《周秦少數民族研究》、《經學研究》等。
生活經驗
孟的教育是在國學大師們的悉心指導下進行的。他曾受晚清國學大師和劉的教育,從學習傳統經學開始了漫長的學術生涯。後來,他向現代佛學大師歐陽吳京先生請教佛學和古代學術思想。
1927年,孟先生寫了壹部名著《古史》,提出了中國古代民族可分為江漢、海岱、河洛三系,各有不同的部落、姓氏和居住地,以及經濟文化特點的學說。後來,隨著《經學》壹書的問世,這壹理論從學術文化的角度得到了進壹步的豐富和完善。“三家”說與當時的古史派有很大不同,但就其對學術界的廣泛而深遠的影響而言,還是可以與之相提並論的。
成都大學、成都師範大學、公立四川大學被強行並入國立四川大學。日偽政府多次“邀請”他寫政治學術文章,用巨款引誘他。孟壹家七口,雖然經濟困難,抗日戰爭爆發,家庭日益貧困,她還是不肯來。後來我們家搬到了四川,在川大教書。他對胡適的態度幾乎有點“牛”。在北大期間,他壹次也沒有去過胡適家,錢穆先生也稱之為“難得之事”。這讓胡適很尷尬。胡適甚至不顧北大不教隋唐史的事實,不再聘用孟了。孟也泰然處之,走自己的路去了。後來,他調到天津當女教師,與徐希雨等人的交往依舊。
孟先生幾十年如壹日,從未離開過講桌,孜孜不倦地教書育人,循循善誘,為國家培養了壹大批學術人才,可謂桃李滿天下。
1968年,孟寫完《石悅叢考》初稿後去世,享年74歲。安息在美麗的昌松神廟公墓。
學習課程
與徐中書的自學不同,孟的教育是在國學大師的悉心指導下進行的。孟五歲入私塾,1906年隨叔父入四川高等學堂,設中學。五年後,他入選當時國學最高學府——四川存谷學堂。四川古代保存學校是趙其林模仿張之洞在湖北省設立的國家機構。它要求學生極高,多為舉人、貢生、新學中的頂尖人才,其宗旨是“保存國學,尊蜀先賢”。孟入校後,仍“對天下事置若罔聞,潛心讀經、史書”。他總是鉆研國學,不管大師們平時怎麽說。上學後,他自己購買了大量書籍,內容涉及經典、歷史、哲人、藏書等各個方面,並開始涉足《四庫全書》。早年的廣博知識使孟在後來的經學、史學和佛學研究中顯示出深厚的功底。
研究成果
佛教哲學
孟的佛教起源於20世紀20年代初中國的古今大討論。1918孟從四川古古學堂畢業後,回到家鄉鹽亭辦起了私塾維持生計,在破廟裏繼續學習了三年的經史。五四運動後,中國開始了新的文化革命。以魯迅、陳獨秀為代表的新文化領袖與吳宓、張展開了激烈的論爭。在這場糾紛中,孟難以抉擇,先後從重慶市復聯中學和重慶省立第二女子師範學校辭職。“她遊走於吳越之間,拜訪了各大史家,與章太炎探討了古今之變,卻與歐陽對佛教毫無影響。”在長期的遊學過程中,孟仍然發現很難在兩者之間做出選擇。但意識到佛教在中國思想中的深層潛意識影響,孟留在了歐陽無事可做的“智納內院”,潛心學佛四年,從1923到1927。在這壹時期,孟、唐用彤、熊十力、呂澄等人交遊甚歡,爭論不休。雖然他們的觀點不壹,甚至大相徑庭,但在孟的佛學研究中起到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在長期的“閑話”和“論辯”中,孟能夠在各派論辯的基礎上和論辯的過程中有所觸及,從而使自己的體系更加精密嚴謹,以至於在當時的佛學研究中很少有人能達到。歐陽對孟不抱希望,希望他繼承衣缽,專攻佛學。“改刻本(中庸),先發此。這個只有我哥知道,壹個中間人說起,想快點到。全靠觀行,壹絲九鼎;災難繼續下去是悲哀的,孤獨壹人也是悲哀的!”“孔子,論其端,大事無量,望兄效法。”孟離開“支那內廷”後,歐陽沒有了自我,經常寫信打聽,希望“* * *西窗剪燭* * *刻字談心”,“為何多年後不留給我壹句話!”
孟不負歐陽逆天之托,在佛學研究上取得了重大突破。歐陽在未讀完《中國考禪》只知新感時喜出望外,卻又重讀壹遍,時而在手稿間憤然書寫,時而在稿紙上揮毫墨跡。後來,孟寫的兩篇文章發表在《內科》創刊號上,接著是歐陽沒有寫的兩篇文章《佛學與心學》。
歷史文學
就經學、史學和文學而言,孟早在四川就顯示出深厚的基礎。孟寫於1914的《孔子古文論》,筆法深入古史、六經的根基,從而辨異,解決了日後兩位學者爭論的癥結。孟獨特的見解贏得了他的老師的贊賞:“文學就像壹個桶的底部。佩服!佩服!以後,我會變成大家。”之後,孟先後撰寫了《近二十年漢學平議》、《經學溯源》、《田文本人》、《周秦國史》、《中國史學史》、《考古分析》、《儒家政治思想的發展》、《墨家思想的演變與原理》等專著。
孟壹直把經學視為歷史的經緯,它們與文學重疊在壹起,形成歷史的洪流。他的著述和論辯,往往以經典統攝歷史,以歷史註解經典,兩者相互重疊,相互輝映。1968年,孟《石悅叢考》壹書詳細引用了130多種古代文獻,相互印證。本文從十二個角度探討了越南的起源、發展、擴張和衰弱,論據嚴謹,資料翔實,令人信服。上世紀80年代初,越南當局指示國內學者撰寫《越南古代史》,為輿論侵略中國尋找借口。1984年,中華書局即將整理出版孟《越南通史》資料,《越南古代史》壹書所產生的輿論效應消失了。
孟先生最重要的史學思想是“知人論世”,他認為歷史是發展變化的。歷史學家的任務是指出歷史變遷的痕跡,揭示發展的原因。在實踐中,孟先生註重從社會經濟史的研究中探索歷史發展的原因。《中國歷代農業產量的擴大與賦稅制度和學術思想的演變》壹文是“以史為變”觀點的代表作。蒙先生晚年致力於民族史和地方史的研究,提出昆侖應該是古代的文化中心。他認為巴蜀文化是由西向東逐漸傳播的,楚文化也深受巴蜀文化的影響。《山海經》是巴蜀楚文化產物的著名學術觀點。在這裏,值得寫壹本書。作為壹名歷史學家,孟先生懷著維護中華民族崇高利益的責任感,用生命的最後四年時間,撰寫了壹部古代百越民族史專著《石悅叢考》。這是壹本充滿真實愛國主義的書,其成果標誌著我國古代民族史研究的新水平。此外,還有《古地魏震》、《儒教五論》、《道學十種》、《巴蜀古史討論》、《先秦少數民族研究》等數十部專著和學術論文。他在古代歷史、古代地理、古代民族、古代學術、古代宗教等諸多領域留下了豐功偉績。此外,還有幾十萬份手稿需要整理出版。
相關貢獻
孟是現代著名儒家學者的學生。他對廖平經學的修正、開拓和發展,凸顯了他對現代作家理想體系及其思想本質的揭示和闡釋。
修訂發展
歷史上,漢代經學分為近代經學和古代經學。廖平是近代著名的經學家,他首創了以“禮制”之別來區分今文經學,他的經學是經學史上的高峰。作為的學生,孟不僅繼承了的理論,而且對其進行了修正、發展和完善。
廖平主要按地區分發現代文學,按經典分發古代文學。他的劃分不科學,不規範。為此,孟修正了關於區分古今學派的觀點。
孟認為,古代文獻的構成中,金學占了絕大部分,墻內也有書,民間也有知識流傳。
孟指出:六藝是魯人之學,是魯人之學,是六經的正宗,是孔子學說的嫡系,是保守忠信師法的純儒學。《浮生尚書》、《夏侯尚書》、《天河義》、《梁丘義》、《陸氏》和《後》都是陸學。
在孟看來,漢武帝獨尊的儒學不是真正的儒學,而是變了味。這種儒家拋棄了儒家的理想,拋棄了孔子學說的真諦。傳授儒家真正理想的人有生命危險,只能進入秘密狀態傳播,從而形成漢代緯書之學。但現代文學的傳播並沒有消失,儒家的“微言大義”也逐漸從秘傳轉向了實踐。現代文學《齊白石》、《易傳》中的“革命”思想已經進入道教,成為黃巾起義的指導思想。
解釋內涵
孟對現代文學經學的最大貢獻在於,他把現代文學的主要體系歸納為五種類型並進行了詳細的分析,深刻地揭示了現代文學思想的本質和意義。孟認為,漢代現代文學可分為內學和外學,內學中蘊含著儒家的“微表義”。外學不僅背叛了現代文學的革命思想,而且不研究“禮制”,是“晦澀而不知其源”,陷入了“析字而煩言”的繁瑣哲學,在歷史上產生了深遠而極壞的影響。孟沒有走康有為的道路,而是遵循了的學術方向。他著重分析了現代文學的理想體系,通過對其理想體系的分析,揭示了現代文學思想的革命性和進步性,從而極大地豐富了現代文學思想的內涵。
主要來源
孟認為對現代文學影響最大的是墨家和法家。
首先,當今作家的進步思想深受墨家思想的影響,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當今作家的“平等思想”來源於墨家思想;當今作家理想體系的中心“唐明”也來自墨家;今天,作家們從墨家思想中吸收的最顯著的東西是李雲的大同學說。“王素”理論源於墨家思想;《孝經》的思想也來源於墨家。
其次,孟還認為漢代及今天的文學也吸收了法家的思想。也就是說,今天的作家吸收了法家反對“世襲貴族”的思想,因為世襲制度與“人人平等”的思想是對立的;其次,它還吸收了法家“大壹統”和“尊王”的思想。
因此,在孟看來,由於現代文學吸收了諸子百家的思想,發展和總結了先秦儒家和諸子百家的思想,其中最顯著的是吸收了墨家和法家的思想;在創建樹理論時,我們應該重視系統,並在其中更加詳細。所以現代文學的思想更豐富、更宏大、更全面、更具體,從而適應了社會歷史的要求,滿足了當時統治者的需要。這不僅是其歷史發展的必然性,也是其內在的邏輯基礎。
由此可見,孟在繼承經學的基礎上,對其進行了修正、發展,並有所“獨立”於之外。這些“修正”和“獨立”的部分是孟對經學的貢獻。
相關選集
《孟文集》共六集,巴蜀書局出版(1987 ~ 2001)。《文集》按類別分卷,分別是《古代學問的魏震》、《古代人的魏震》、《儒家經典的起源》、《古代土地的魏震》、《古代歷史的魏震》和《十種道書》,收錄著作近百部,約230萬字。
這本書的內容包括先秦兩漢經學和諸子百家的研究,晚周六朝和宋代的歷史,佛教中的禪宗和認識論的研究,道家和道教的教學,宋明理學,古代地理,古代民族史,古代社會經濟史等。比如百川競成,現代很少有人有這個權利。涉及範圍之廣,論述之深刻,令人驚嘆。說的話總是出人意料,很多章節成為20世紀學術領域最具代表性的章節。譽滿海內外,被眾多學者所折服,充滿了巨大的學術魅力。
專註學習
蒙古人寫的魏晉南北朝隋唐斷代史是當時國內的權威。湯用彤先生曾在1957中國科學院學術委員會提到孟的專長:“現在很多人知道孟是歷史學家,是古代歷史學家,但很少有人知道孟也擅長中國思想史,因為中國思想史的研究特別離不開經學和佛學。此外,他還研究唐宋思想史的發展,特別關註那些過去沒有被註意到的思想家。”所以,當胡適不再聘孟時,錢穆曾說:“文同之任,乃魏晉南北朝隋唐斷代史。我敢說。據我所知,郭至少三年內找不到接班人。”後來,孟離開北大,《隋唐史》由陳寅恪先生先修。任教壹個月前,妻子威脅:“妳不從北大辭職,就不再過問他的三餐。”隋唐史要各路學者頒獎,學生很不滿意。胡適對此也很沮喪,但又拉不下學者的面子去天津聘孟,只好敷衍教學。
教學經驗
作為壹個文人,孟生性直爽,不輕易與人相左。先後在重慶市復聯中學、重慶市第二女子師範學校、成都大學、中央大學、河南大學、北京大學、天津市第壹女子師範學校、四川大學、華西大學任教。孟從教期間,不僅在學術上與眾不同,而且性情剛烈。1931年,四川軍閥為了節省教育經費挪作他用,強行將成都大學、成都師範大學、公立四川大學合並為國立四川大學。孟憤然辭職以示抗議,後在河南開封任教;在河北女子師範學校期間,日偽多次“邀請”她撰寫《石悅叢考》等政治學術文章。
孟從河北女子師範學院轉到四川大學後,受郭之邀,出任四川省圖書館館長。新中國成立之初,孟還是壹名歷史研究者和中國科學院院士。在這壹期,孟喜歡寫那些從未被人註意的思想家,找出他們的起源,檢驗他們的變化,然後討論他們在歷史上的影響。同時對地域和傳說的關註度相比前期有了很大的提升。在對巴蜀歷史的研究中,孟的研究也貫穿於其經學與史學並重的學風之中。
1968年,孟寫完《石悅叢考》初稿後去世,享年74歲。
生活趣聞
孟是近代“蜀學”的傳人,是壹位經史大家。他曾在中央大學、北京大學和四川大學擔任教授。回憶大師的壹生,可以概括為“豪邁儒者”。
學會做人。
孟壹生研究經學史,著述甚豐,但他曾告訴兒子孟謨,自己學得最深的是宋明理學。“理學不是用來講的,而是用來實踐的。”四川大學歷史系退休教授孟莫能壹字不差地回憶起父親的原話。
孟默說,父親對研究生的指導是從兩句話開始的。第壹句引用陸象山的話:“這裏我壹個字都不認識,但我要做壹個開放的人。”第二句是他自己的信條:“心懷不軌的人,在學問上是不會有多大成就的。”
就業風暴
孟以教書為業,卻兩次因未被學校返聘而尷尬。壹次是30年代在北大。他在歷史系任教多年,卻從未去過文學院院長胡適家壹次,因此被同事錢穆稱為“這也是難得的事”。據說這件事讓胡適很尷尬,以至於他不顧北大不教隋唐史的事實,不再聘用孟了。然而,孟卻泰然處之,壹意孤行。後來,她調到天津的壹位女教師那裏任教,與“領導”的交往依舊。
另壹次是40年代在四川大學。孟因為耍花招,沒有被文學院續聘。但是壹堆學生愛上了他的知識,讓他繼續教書。他說:“我不用拿錢,但我是四川人,不能不教四川孩子。”所以讓願意上課的同學去自己家繼續教。
教師風範
壹位四川大學的學生曾這樣回憶孟老師:“孟老師身材矮小,身材豐滿,留著漂亮的胡子,耷拉著胸脯,目光炯炯,手裏拿著壹根兩尺長的葉煙桿,滿面笑容,從容瀟灑地走上講臺,臺上坐滿了學者、長輩和德高望重的人。”
他的講座有兩個特點。首先是他沒有講稿,有時候只是拿著壹張紙在講臺上畫了幾個十字,但他從來不看,也不在乎它是否被風吹走。二是課後不理會鈴聲,聽而不聞,說話正確。每次隔壁班老師到教室門口,都笑著走了。
他的考試也挺有意思的。不是王老師出題考學生,而是學生問王老師。通常,候選人的問題壹出口,王粲先生就知道學生的知識水平。如果學生的問題寫得好,孟老師總是會笑,然後點上壹支煙,吸上壹口,開始詳細評論。考場不在教室,而是在川大旁邊望江塔公園竹林裏的茶葉店。學生考試指定品茶,孟老師出錢買茶。
孟曾告訴孟莫,他對問士的壹切了如指掌,就像鐘表壹樣,“大敲則聲大,小敲則聲小”。他的學生經常晚上上門問問題。他總是熱情接待侃侃,回答他的問題並與他交談。夜深了,學生走了,經常不讓他去,就聊壹會兒,然後用水煙燒了兩張紙就可以放下了。
如果他白天去他家,他多半會邀請對方去隔壁的茶館。壹邊喝茶壹邊講課,他自豪地說:“妳在茶館裏聽到的,不壹定在課堂上聽到。”
他的學生吳天墀說:“王老師思想開放,不拘小節,平易近人,喜歡交朋友。在社會上,各宗教壹視同仁,所以很多和尚道士都和他有交情。我喜歡坐在街邊的茶館裏,和人聊天,邀請熟人去餐館吃小吃。”
英勇而雄心勃勃
孟愛聽川劇,劇院裏很多人都知道這位“孟先生”。他也很能喝。按照孟默的說法,他父親喝的黃酒至少有壹斤。
許多文人墨客都來成都拜訪孟。他們交往後,常常感嘆:“看了先生的書,以為自己只是個書生,沒想到先生如此豪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