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各個城市都在積極參與建設開發,甚至有的城市還會根據自己的特點開發自己的旅遊景點。旅遊目的地的選擇會充分釋放人疲憊的身心,壓力會拋給外界。同時,他們可以飽覽中國的大好河山。佛教在中國本身就有很高的地位。在壹些寺廟裏,妳可以看到各種各樣的佛像供遊客膜拜。浙江有壹座石佛,與其他佛像風格迥異。人可以雙耳交流,看過的遊客會覺得很特別。
這尊石佛位於浙江柯巖峰。它被命名為天尊,並被列為浙江省四大石佛之壹。整尊佛像高約20.8米。從佛像的外形來看,很特別。這座佛像之所以被稱為天尊,是因為它被雕刻在壹塊巨大的石頭中間。這塊石頭也很特別,並不是呈現在山峰上,而是相對獨立的壹塊。通過了解,得知
據專家推斷,這座佛像的建造早在隋代就開始了,直到唐初才完全建成。佛像的完成融合了三代石匠的心血,其年代、藝術精髓和文化價值難以用語言描述。這尊佛像的雕面十分慈祥,儀態端莊大方。雖然這和大多數佛像是壹樣的特征,但是這個佛像卻有很大的不同,因為它的背部和佛龕是不相連的。由此可見其在江南石雕藝術中的地位。正是因為其特殊的造型,才有幸被列入江南最具代表性的佛像之壹。
既然佛像是獨立呈現的,那壹定是經過了幾千年的風霜雨雪才毀的。事實並沒有那麽可怕,因為這些跡象在佛像最初設計的時候就已經考慮到了。這尊佛像有自己最特別的保護方法,佛像和它的傘融為壹體。
遊客們不僅對佛像感興趣,而且離它不遠的地方還有壹塊奇怪的石頭。它的上半部分正好和下半部分相反。從遠處看,它像壹塊倒置的石頭。當看到如此奇怪的場景時,每個人都會停下來拍照。
離大佛不遠處,有48尊小佛像,包裹著水池,看起來很壯觀。其實這些小佛像都是用廢棄的石頭做成的,然後經過能工巧匠的雕刻,就成了小佛像。位於佛像前,有壹個供遊客客觀看到的小廣場,上面刻著大字體的佛文。站在廣場上的遊客可以完全看到佛像的臉。除了柯巖峰,遊客還可以參觀其他旅遊景點。
蘇州著名景點?
蘇州花園1
俗話說“江南園林天下第壹,蘇州園林江南第壹。”總的來說,蘇州園林有三個特點。壹、園林的景觀仿自然:以自然景觀為題材,因地制宜,人工模仿自然景物,講求詩情畫意。
二是在造園上講究雅靜,三是在造園上突出民族風格。蘇州園林是中國南方古典園林的典型代表。園林中以拙政園、滄浪亭、獅子林、留園聞名,並稱為蘇州四大名園。
2.周莊鎮
周莊鎮是世界文化遺產預選地,首批國家5A級旅遊景區。它位於蘇州市的東南部,昆山、吳江和上海的交界處。
周莊鎮四面環水,有了河的成鎮,街就是城。井字形河道內有14座元明清時期修建的古石橋。枕河沿岸居住著800多名原住民,60%以上的民居還保留著明清時期的建築風貌。
3.八虎山
虎丘位於蘇州古城西北角的虎丘風景區。它有著2500多年的悠久歷史,被譽為“吳中第壹景”。宋代大詩人蘇東坡說過,不去蘇州虎丘,是壹種遺憾!歷代的名人名言使虎丘成為遊客向往的地方。
4.蘇州博物館
由著名建築師貝聿銘設計,具有傳統的蘇州園林風格,錯落有致,深灰色屋頂,白色墻面,清新淡雅。屋頂的金字塔形玻璃天窗讓博物館充滿自然光,館內有庭院、水池、石橋,既有傳統,又有現代。
5.平江路歷史街區
平江路歷史街區位於拙政園南部,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這是壹個保存完好的古代街區。西邊與觀前街僅壹巷之隔,卻有著完全不同的靜謐古雅的氣息。可以說是不收門票的“古鎮”。壹邊看建築,壹邊逛逛,吃吃零食,非常舒服。
蘇州最好玩的旅遊景點有哪些?
常說蘇杭天下,蘇州自古就是旅遊的好地方。邊肖特別收錄了2009年蘇州的旅遊景點,希望能對您的旅行有所指導。
65438號+0七院
奇緣
奇緣,俗稱賈茜園林。該工程建於1933年,由居住在上海的實業家Xi·齊豫耗時三年,耗資65438+百萬銀元建成。該園位於太湖之濱,依山傍水,風景獨特。是江南不可多得的湖濱花園,山與湖隱於其中,異步而易變景。既融合了蘇州園林的藝術特色,又有連接72峰浪3.6萬公頃的粗獷神韻。全園的廳、亭、廊、榭、花道、曲橋錯落其中,與自然景觀融為壹體,景色優美,讓人心曠神怡!
其主體建築是“鏡湖殿”,端莊典雅。從欄桿上望去,青山在背,綠水鋪地,與自然融為壹體,真能增添人的旅遊情趣。廳前湖名:鏡湖,假山環繞。湖的前面是花園和小景,然後就是太湖大堤。有兩座石橋連接太湖與內環河和鏡湖。人們架起石橋,卻感覺太湖碧波萬頃,近在腳下,遠處水天壹色,有壹種浩瀚之感。
二號雕花樓
雕花樓
雕塑家原名春在樓,是清代蘇州詩人俞樾的名句。位於蘇州東山古鎮。
雕刻的擁抱占地2畝,建於1922。這是上海富商、東山人金的府邸。花費了17萬銀元(3741兩黃金),耗時三年完成。
整棟樓到處都是精美的雕刻。從質地來說,有木雕、磚雕、石雕、金雕;從技法上看,有浮雕、圓雕、鏤空雕、陰陽雕等。春在樓是整棟樓的主體建築。堂內有金雕、磚雕、石雕、木雕,其分布密度為世界之最。據專家鑒賞,雕刻藝術價值最高的是面對春仔樓的磚雕門樓。分為上、中、下三欄:上欄為“八仙壽圖”,象征長壽;中間壹欄是“鹿十景”,比喻魯(鹿與魯諧音);下壹欄是“郭子儀祝壽”,七子八子,兒孫滿堂,象征幸福。三根柱子上分別雕刻著福祿壽三顆星的雕像,以示“三顆星高照,萬代福壽”。鐘芳的門檻是磚雕楊雯的四個隸書大字“立修絕德”;左右口袋分別刻有“堯舜禪讓”象征德行,“姜太公遇文王”象征德行。在不足三平方米的範圍內,很少見到內容如此廣泛和諧,造型簡單,結構嚴謹,雕刻精美,至今仍保存完好的作品。
自己男
紫金南紫金南,位於東山古鎮,始建於梁陳,重建於唐貞元年間,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
正殿左右墻上的十六尊泥塑彩繪羅漢像,據說是南宋著名的民間雕塑手雷晁夫婦的作品。後墻上的八個雕像是明末邱塑的。
寺內有十六尊泥塑彩繪羅漢像,比例適中,造型各異,姿態生動。她們的面部表情細膩,充滿個性特征,服裝可以自由流動,表現質感。贊美他們“精神上的超越和對生活的渴望”並不為過。三尊大佛,造型簡單,在同類造像中不多見。觀音像神態安詳莊嚴,有唐代“五代當風”之勢。寺內的“眼睛”、“蓋華”、“井蓋”三寶聞名於世,展現了中國古代雕塑藝術中寫實、傳神的優秀傳統,展現了古代工匠高超的藝術創造力。羅漢群像等繪畫精美,是清代蘇州塑彩畫的代表作品。世人稱紫濟南泥塑彩繪羅漢為“天下兩個半廳”之壹,是我國雕塑藝術史上不可多得的傑作。
第四天池山
天池山
“姑蘇名山不多,只有天池形勢好。四面山色,松柏常圍白雲。”清代詩人王玨的壹首七言絕句,是對天池山最好的詮釋。
天池山,位於蘇州西南的蒼樹鎮,與姑蘇的天平山、靈巖山相連,是浙江天目山的殘存礦脈。因半山腰有天池,故名。這個風景區以它的山、巖石和泉水而聞名。山很美,環境很安靜。有水下的雲——半山腰的天池清澈見底,藍天白雲,嶙峋的巖石,郁郁蔥蔥的樹木,都倒映在水中,浮影美不勝收。這裏還有奇峰美石:巍然屹立,宛若含苞待放的蓮花峰;生動有趣的金蟾峰;峰巒之間的空隙,還有奇石眾多的天門寺,讓人目不暇接。
景區內最有價值的歷史文物是積劍寺的三座石屋和佛像。據考證,這三座石屋始建於十七年前的元代至正七年間,距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此外,東、西石屋還有石佛,都是用石頭砌成,自然而成。石屋和石佛是研究元代建築和雕塑藝術的珍貴資料。
5號瓊山
穹窿山
圓頂山景區歷史悠久,集政治、軍事、宗教、文化於壹山。其豐富的文化景觀是另壹個資源優勢。古代偉大的軍事家孫子隱居於此,撰寫了中國歷史上第壹部兵書《孫子兵法十三篇》。清乾隆皇帝六次巡山,留下了無數鮮為人知的奇聞軼事;西漢大臣朱買臣曾在此砍柴讀書。著名的抗金名將韓世忠和他的手下聚集在這裏看風景,賞月。全長12km的盤山公路蜿蜒至山頂,貫穿各景點。著名景點有:孫吳園、朱買臣讀書臺、王虎花園、上貞觀、寧邦寺、戲臺等。
穹頂山景區是我區秉承吳中區“美麗太湖景觀,打造吳中新城”的重點項目。在區委區政府的關心支持下,在旅遊公司和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景區的景色正在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未來的開發建設將在加強景區基礎設施的基礎上,更加註重景區吃、住、行、購、娛等要素的合理搭配,更加註重景區文化內涵的拓展和延伸。相信隨著景區規劃的深入,穹頂山景區壹定會成為以自然生態資源為基礎,以孫子文化為主題,以宗教文化、皇家文化、休閑文化為補充的太湖第壹名山、聖山。
6號拙政園
拙政園
此地原是唐代詩人陸龜蒙的住所,元代為大紅寺。明四年(公元1509),明弘治、嘉靖禦史王,仕途失意,退居蘇州。他買了下來,聘請著名畫家、吳派代表人物參與設計藍圖,歷時16年完成,並借用西晉學者的話“閑時造房種樹灌溉花園”打個比喻,我把澆花種菜當成我的“政治”事。建園不久,王就死了,他的兒子徐在壹夜的賭博中把整個花園都輸給了他。400多年來,拙政園屢易其主,分為三部分,名稱各異,或私家,或官辦,或散為民居。直到20世紀50年代才徹底整合,恢復了原名“拙政園”。拙政園占地78畝(5.2萬平方米),分為東、中、西、住宅四部分。民居是典型的蘇州民居,現布置為園林博物館展廳。
七號獅子林
獅子林
獅子林是蘇州四大名園之壹,已有650多年的歷史。江蘇省蘇州市東北角花園路23號,占地1.1公頃,開放面積0.88公頃。元二年(公元1342),天乳和尚為紀念中峰和尚,修建了壹座正宗的菩提寺。元末,佛教高僧韋澤的壹個弟子“以同樣的比率出資,買地蓋屋,住在他的老師那裏。”因為“林中滿竹,竹下多奇石,狀如雄獅”;由於中峰禪師曾倡導天目山的獅子山,並從佛教書籍中取“獅吼”之意,故改名為獅子林。明朝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73歲的大畫家倪瓚(雲林人)路過蘇州,參與造園,作詩作畫(附有壹幅獅子林圖),使獅子林名聲大噪,成為佛教徒講學、文人作詩作畫的勝地。清初,寺院花園成為私有財產,與寺院隔絕,取名社院,又稱吳淞花園。1917被顏料買辦貝潤生買走。經過9年的建設和擴建,它仍然被命名為獅子林(花園的東部是貝家祠堂,民族學和住宅)。由於森林花園高低起伏,殿、園、宅分離結合,融合了傳統造園手法和佛教思想,現代貝氏家族將西方造園手法和家族寺廟引入花園,使之成為集禪宗原理和園林之樂於壹體的寺廟花園。
8號蘇州虎丘公園
蘇州虎丘公園
在古代,虎丘曾是海灣中壹個隨潮汐而出現又消失的小島。歷經滄桑,終於浮出海面,成為平地上孤立的壹座小山。人們稱它為海雍山。“大海什麽時候來?霹靂破地脈,裂千裏,斬蒼壁。”宋代詩人鄭思肖生動地揭示了虎丘的由來。雖然現在虎丘離海很遠,但人們還是能感受到海的痕跡和信息。人們來到虎丘,並未踏足頭山門,卻看到河對岸的墻上嵌著“滄海桑田”四個大字。進入山門後,壹座石橋橫跨周圍的山川。這座橋叫“海永橋”。山路沿途有些奇石,光滑的石身是海浪沖刷造成的;憨憨泉又叫“海泉”,因為它潛入海中;在崔永山莊嶽家軒,有壹尊清代學者錢大昕題寫的“海永豐”石刻。虎丘曾有望海樓、海泉閣、海晏閣等景點。歷代文人筆下,虎丘與大海的淵源可見壹斑。“海在亭的兩側,山在殿的中央。”(白居易)“城堡在城垛附近,群峰從海上來。”(顧瑛)“海上山峰的味道從外太空升起。
望采納
蘇州名勝古跡介紹
蘇州名勝包括拙政園、虎丘、周莊、同裏和太湖。
1,拙政園
拙政園位於江蘇省蘇州市平江區。它是蘇州四大名園之壹,也是蘇州園林中最大最著名的壹座。它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是中國私家園林的經典。
2.老虎山
位於蘇州西北郊,距市中心五公裏。享有“吳中第壹景”的美譽。虎丘只有30多米高,卻有“左丘河谷之表”的風範,怪石嶙峋,氣象萬千,有三絕九適之勝。
3.周莊
歷經900多年的滄桑,水鄉原有的建築風格依然完好無損。鎮上60%以上的房屋仍為明清建築,古典民居近百間,磚雕門樓60余座,是中國第壹水鄉。
4.同裏
風景優美,四面環水,小鎮被15條河流分割成7個小島,由49座橋梁連接。鎮上家家臨水,家家戶戶船相連;其中,宋、元、明、清橋梁保存完好。是壹座歷史悠久的古鎮,典型的水鄉風貌。
5.太湖
水溫暖而靈動,寬廣而開放。水面如絲般光滑,波光粼粼的碧波、點點白帆、叢叢蘆葦,將湖邊的小鎮、亭臺樓閣繪成壹幅具有濃郁水鄉風情的畫卷,被譽為“太湖天下第壹湖”。
百度百科-蘇州
哪位蘇州的朋友知道這個蘇州的雕像是誰?
武則天的雕像。是陽澄湖邊上華誼兄弟影視城的標誌性雕像。
武則天天生是個政治家,善於察言觀色。她在唐太宗時期不是特別受歡迎,就轉投李治,楚君,後來李治當了皇帝,就把她接回宮裏,拜她為昭儀。此後,由於高宗皇帝的軟弱,武則天趁機逐步幹預政治事務,收買人心。690年,他成為周朝唐朝的皇帝。
擴展數據:
武則天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壹位才子,也是唐高宗李治的皇後。太宗稱之為“媚娘”。輔佐皇帝處理軍務30年後,67歲登基,自稱聖神皇帝,改國號周,成為中國歷史上唯壹的皇後。
從參與朝政,自稱皇帝,到病重遷陽宮,執政近半個世紀,繼承了“貞觀之治”,開辟了“開元盛世”,被譽為“貞觀遺風”的歷史功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