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圖書館的地理位置;
北京市海澱區白石橋高良河畔
堅持是壹切中最重要的,能產生生命的火花和意義。-廣州小谷書店大師語
下午又犯困了。最近幾天我都沒能早起。我不知道為什麽。
趴在桌子上睡了壹會兒,醒來看到窗外的陽光,金黃的銀杏葉閃閃發光,大風帶來的好天氣已經是初冬了。
而我似乎壹次又壹次的浪費,沒有任何理由,我的心已經控制了我。
“不能再這樣浪費時間了”,冬天的陽光最容易溜走。昨天,我帶著我爸從醫院出來,路過地方誌博物館。我也說過我今天會去。本來我是不抱什麽希望的,因為最後壹次想起來了,想起來了沒開。當時正好是傍晚五點半左右,高大的門在燈光的映襯下顯得格外美麗。壹對中年夫婦走進來,大概是被裏面宏偉的建築所吸引,看到門衛並沒有阻止他們。我也趕緊上去問門衛明天幾點開門。我以為答案是“關門”,沒想到人家說九點到五點。我喜出望外!
我壹看到才三點鐘,就立刻騎上了黃嘯的車。自從上次被摔下自行車後,我已經大約三個月沒騎過黃嘯的車了。不過還好,穿過胡同,從景山公園右轉,就到了故宮外的護城河。穿過北海和圓城堡後,妳將到達金文街7號,這是古籍圖書館的所在地。
金文大廈赫然聳立,綠色琉璃瓦,重檐。它簡單而莊嚴。感覺劉姥姥進了大觀園,興奮的不知道往哪裏看。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想保護書。大樓外面的大紅色窗戶都裝上了紗窗。白玉欄桿外側有兩只雄偉的石獅子。
在簡介中,這是北京第壹座大型近代圖書館的建築遺存,其前身是1909年未被清部邀請的史靜圖書館。7月,1931命名為“國立北平圖書館”,對外開放。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改名為“北京圖書館”。
圖書館的主體建築是仿照官方宮殿建造的,有綠色玻璃天花板。這座博物館繼承了南宋以來的皇家藏品,藏品豐富,規模宏大。現為國家圖書館古籍館,2006年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我試著推開吱嘎作響的門,仿佛走進了壹座知識的殿堂,回到門口寄存包,然後過了安檢才進去。工作人員還會問妳有沒有讀者證,因為這裏不是旅遊景點。如果妳沒有書讀,妳最好不要進入。我雖然沒有什麽古籍可看,但當時出的古籍只有壹本,就是《四庫全書·經史子集》,其他的書我真的不知道。沒想到三樓讀者室書架上唯壹能看的書是臺灣省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四庫全書》,還有幸翻到經部《春秋》第壹卷,完全是漫無目的。只有第壹本書接觸過,僅此而已。
因為這裏的規則是妳要給具體哪本書的號,工作人員會幫妳找,而不是妳自己有權利找,也許是因為書太貴了。還好看到開架書,說在看臺北故宮,想看這裏的書。管理員是個老先生,有點軸心,居然答應了,只是因為我有讀書卡,態度還比較虔誠。謝謝這位老先生,也謝謝妳沒有隨便放棄。壹切皆有可能。
於是我在這個古色古香的圖書館裏讀春秋,做筆記,豐富了我難忘的經歷!這裏的窗玻璃有七種顏色。從裏往外看,世界瞬間變成彩虹色,高大的銀杏樹也變成了萬花筒裏的影像。設計這個玻璃的人壹定是童心未泯。
我想,在千萬個巧合中,在時間的曠野裏,總有壹些微妙的手指,把我引向這裏。如果我沒有帶我爸去考試,如果我沒有經過這裏,如果那對夫婦沒有走進來,也許我都沒有勇氣去問。如果我沒有讀過《臺北故宮》這本書,也許壹切都會不同。
最近被故宮的文物拖走了,很多想法湧上心頭。也許這是那些保護國寶和充滿精神祝福的文物的人告訴我的,告訴我這個民族的滄桑,告訴我人性可以多麽高尚。運送國寶的人可能是上帝特別挑選的壹群人。在幾十年的動亂中,所有的文物都沒有遭到破壞。這真是文物運輸史上的奇跡。
作為壹個中國人,我這輩子壹定要去的博物館,沒有壹個是故宮和故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