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善本 - 歷史上的生態文明思想對今天中國的生態文明建設有什麽借鑒意義?

歷史上的生態文明思想對今天中國的生態文明建設有什麽借鑒意義?

中國生態文明的文化淵源:(1)“天人合壹”的生態倫理思想。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人與自然的關系壹般被公認為“人與自然的關系”。這壹與生態保護息息相關的哲學命題,已被諸多學說所論述,其中以道家、儒家、佛教最為豐富和精辟。道家、儒家、佛家的生態智慧發源於遙遠的古代,卻具有超越時代的價值。道家、儒家、佛教關於尊重生命、保護自然的壹系列智慧,為我們今天建設生態文明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思想源泉。(2)“尊道尊德”的生態哲學。道教提倡人與自然關系的哲學。老子第壹次從哲學本體論的角度來看待天人關系,強調在天人關系中,天是本體,天是根本,天是背景,人要無條件地服從天,並首次明確提出了“天決定人,人服從天”的文化公式。

借鑒意義:道家尊重自然、尊重道德、天人合壹的思想與“建設生態文明”、“實現人與自然的協調發展”的思想不謀而合,老子、道家主張人與自然萬物是連續的,自然存在具有深刻的價值。人類應該尊重自然,關註自然,與自然和諧相處。老子勾畫的世界藍圖是壹個和諧而充滿活力的世界,這是全世界都在努力實現的生態文明社會的偉大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