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善本 - 三元裏抗英鬥爭舊址詳情

三元裏抗英鬥爭舊址詳情

三元裏抗英鬥爭舊址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廣元西路三元裏村北。該館展示三元裏抗英鬥爭史料,系統介紹三元裏人民抗英鬥爭史料,包括三星旗、繳獲的英軍軍服、大刀長矛、吳子元印章等文化資料。1840年6月,英國發動對華鴉片戰爭。次年5月29日,英國劫掠隊到三元裏搶劫侮辱婦女。三元裏附近103鄉人民組成反侵略部隊抵抗英軍,共擊斃英軍200余人,大獲全勝。1958 6月165438+10月,三元裏人民抗英部三元裏古寺遺址被辟為三元裏人民抗英鬥爭歷史陳列館,附近豎立了三元裏人民抗英烈士紀念碑。為紀念三元裏5月底的抗英鬥爭,1840,10月建立三元裏抗英鬥爭舊址,1958+065438+,紀念三元裏抵抗侵略、熱愛祖國的崇高精神。

1961 3月4日,國務院公布為第壹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地理位置:廣州市廣園西路三元裏村北氣候類型:亞熱帶季風氣候開放時間:9: 00-12: 00、13: 30-17: 00停止入館16: 30景點級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門票價格:免費參觀級別批次:國務院批準的第壹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0三元裏交通,門票,站點介紹,相關介紹,交通21,24,38,58路公交車都可以到達。三元裏前抗英遺址門票開放時間為9: 00-12: 00、13: 30-17: 00、16: 30,博物館每周日閉館。10: 30和15: 00將有兩場免費講座。三元裏人民抗英鬥爭紀念館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廣元西路三元裏村北。原來三元裏村民供奉北帝,三元裏古寺建於清初。1841 5月29日,三元裏村民聚集在廟前商議抗英事宜,並以廟中三星旗為指揮旗,向旗宣誓。三元古寺建築面積446平方米,磚木結構三座,寬兩個入口。該館陳列三元裏抗英鬥爭史料,系統介紹三元裏人民抗英鬥爭史實,包括三星旗、繳獲的英軍軍服、大刀長矛、吳子元印章等文物資料。1950,廣州* * *在三元裏村村口樹立三元裏人民抗英烈士紀念碑,正面題詞:“1841年在三元裏抗擊英帝國主義侵略鬥爭中犧牲的烈士永垂不朽。”鴉片戰爭期間廣州人民自發的反英武裝鬥爭相關介紹。1841 5月25日(道光四月二十壹日正月初五),英軍攻占廣州北部要塞,將指揮部設在地勢最高的永康臺。永康臺,又名四方臺,離城僅壹裏,火炮可直接炮轟城。清軍總司令易山於5月27日與英國媾和,締結《廣州和約》,以支付英軍從廣州贖城和外省撤軍的費用,換取英軍歸還炮臺,撤出虎門。然而,在和約墨跡未幹之前,英軍就不斷騷擾西北郊區的三元裏和木登、西村、小崗等村莊,搶掠、燒殺婦女。廣大民眾義憤填膺,各地竭力抵抗。29日,三元裏村民擊退了入侵的小股英軍。三元裏的百姓預料到英軍會報復,於是聚集在三元裏古寺,約定以寺內的“三星旗”為指揮旗指揮戰鬥,發誓“旗進旗退,殺無赦”。與此同時,愛國士紳何玉成等人出面聯系附近103鄉的民眾。會後,他們分頭聯系附近103鄉的群眾,準備壹起戰鬥。第二天,南海和番禺的白宇村團,手持長矛和犁,圍攻永康臺。經過將近半天的僵持,英軍指揮官沃·古武(又譯“郭芙”)親自領兵進攻。團結壹致且戰且退,誘敵至牛欄崗丘陵地帶。突然下雨,英軍的火槍濕了就發不了火(印度雇傭兵,英軍裝備的是比較落後的燧發槍,下雨時用不了),訓練人民在雨中反擊,分割包圍英軍,肉搏戰。在追擊過程中,英軍第37團壹個連(60人)被起義軍趕到壹片水田裏,三四十名印度雇傭兵被刀打死打傷。英軍派出兩個配有“雷管槍”(不怕下雨天)的水兵連增援。被圍困了兩個小時後,英軍撤退到廣場炮臺。5月29日,壹小隊英軍逃到三元裏村搶劫奸淫。村民們打死了幾名英國士兵。5月30日淩晨,三元裏和其他村民的數千人手持鋤頭、鐵鍬、木棍、刀矛、石錘和獵槍,向英軍占領的方形炮臺發起佯攻。英國指揮官沃·古武率領侵略軍進行殊死搏鬥。5月31日,三元裏人民再次包圍四方堡。廣州手工業工人和附近的如化縣、增城、從化等地的縣也相繼而來,臺灣周邊人數增加到數萬人,與英國人相遇餓死。他們用土槍、土炮、長矛、盾牌、鋤頭、鐮刀和鏟子與英國人作戰。可以說“劍、斧、犁都是手中的武器,婦孺的吶喊也是對戰士的幫助。”臥武谷不敢再戰,而是威脅政府,揚言要毀約攻城。義山等人聞訊大驚,派廣州知府余寶春出城先安撫英軍,再返回番禺、南海向團練士紳施壓。貴族們紛紛閃避,應永人逐漸散去,平臺也解散了。英軍撤出虎門時,發布通告恐嚇中國人民“永不再犯”。民眾隨即發出《向英國及外國應征通告》,警告英軍,若敢再來,“不準官兵,不準公款,盡妳壹己之力,殺光妳家豬狗,以除我村之惡毒害!”三元裏之戰,英軍大敗,於6月1日撤出廣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