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善本 - 定州博物館收藏的文物

定州博物館收藏的文物

定州博物館展出的地宮出土精品文物——文物展以靜知寺地宮和眾議院地宮出土文物為主。1,青石雕花盆:北宋,13厘米高。有黑色斑點的堅硬石頭。圓口、短頸、尖唇、鼓肚、平底。造型端莊敦厚。用刮地壓花的方法在缸面上雕刻了三組植物生長在山上。山勢雄偉,花葉寬闊舒展,葉脈細膩。具有很強的裝飾效果。刀法嫻熟,渾厚有力。

2、石濤北宋,高7.7厘米。石頭是白色和黃色的,堅硬而薄。把壹個桃子放在平座上,附上桃枝和兩片桃葉,從蒂到桃尖畫壹個凹槽,使桃子的形象更加生動逼真。是佛教信徒進地宮供奉的供品。

3.石羊:北宋,高5.6厘米。石頭是白色的,黃色的,比較厚,比較松。方形底座上躺著壹只肥羊。那只羊擡起頭,蹲伏在四肢上,看上去很安詳。卷曲有序的卷發用陰線刻在身上。刀工簡潔,雕刻精美。應該是佛教信徒放入地宮的聖物。

4、鎏金天王銅像:唐,天王是佛教護國公。兩天來,王贏高鼻梁,深眼睛,壹臉凝重。壹種是戴珍珠冠護耳;穿著短外套和鬥篷;穿褲子,系在腳踝處;踩軟靴,踩邪靈;拿著杵。

5、天王鎏金銅像二:德明珠寶冠:寶坻卷曲披肩,頸腱突;上身和腿部裸露,全身肌肉都有;收腰裙;左臂擡起,右臂用杵支撐;赤腳站立。兩位天王的形象生動,比例準確,制作精良,氣勢磅礴,是唐代最精美的金、銅像。

6.鍍金銀瓶:北宋,高26.8,腹徑11.4厘米,重344克,簪長14厘米。鍍銀,錘打和焊接,輕而薄的骨架。它是壹種佛教樂器。這種瓶頸細長,口小,頸中間附有壹個帶輪子的圓盤,寬肩,滿肚,左腳有壹個假圈,肩附有壹個大葫蘆狀的流,蓋是平的。蓋子和花由壹條銀鏈連接。肩部和小腹飾以俯仰珍寶的蓮花,花紋古樸美觀,雍容華貴。頸上圓盤刻有“張氏李,劉氏王,崔氏梁氏張,吳氏三徒願生供養”字樣。出土時口中插有壹枚金銀簪,簪頭為佛像。這種純凈的瓶子是信徒為了表示對佛陀的敬意而特制的,放入地宮中。

7.廓型龍紋釘玉,長30,厚1.1厘米。玉質青色,局部有紅褐色軟泥。器身扁平,兩側形態和花紋相同。阿憶龍是雕刻在上部輪廓,龍和龍通過雲。中心頂部有壹個圓形穿孔,用於懸掛。主體下部為墻體,靠近墻體的內外邊緣有凸寬的弦紋,弦紋內填充隱藏有序排列的谷紋;在墻主體外側的兩側,雕刻著不同的、不對稱的圖案。在漢代的玉璧中,主體上端刻有龍或龍紋的所謂廓形璧是常見的,有的還有銘文。但難得的是,此器除了上廓之外,兩側壁上還有不同形狀的龍紋。此外,在這個裝置的內外邊緣有壹圈寬的凸弦。墻體厚度為1.1,外徑為24.4 cm。所用的玉料並非新疆和田等地區出產。據了解,兩者都屬於漢代,但由於年代不同,其形式也有所不同。其中兩邊有剪影線的,有戰國遺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