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肖是十二地支的直觀表示,即子(鼠)、醜(牛)、陰(虎)、毛(兔)、辰(龍)、斯(蛇)、武(馬)、衛(羊)、申(猴)、尤(雞)、徐(雞)。
簡稱為: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
擴展數據:
黃道十二宮的起源:
生肖與十二地支壹壹對應:子為鼠,醜為牛,陰為虎,毛為兔,辰為龍,已為蛇,午為馬,未為羊,申為猴,酉為雞,戌為狗,亥為豬。黃道十二宮的順序是固定的。
至少到了漢代,出現了現在所說的生肖,順序和今天的壹樣。東漢思想家王充在《論衡》卷三《物與勢》壹書中提到了十二生肖中除龍以外的十壹種。
本文主要講十二生肖對應十二支,五行對應十二支。眾所周知,五行是相生相克的,所以也有相生相克的生肖,這是後世相當講究的壹種迷信。尤其是在婚姻中,首先要看對方的生肖是否合適。
但王充不同意,對這種流行的說法進行了反駁。我們可以舉個例子。子對應五行中的水,十二生肖中的鼠,五行中的午火,十二生肖中的馬。“水比火好,老鼠為什麽不追馬?”這說明這個說法是無根的。
王恒在《論衡》卷二十三中提到“陳屬龍”,這就構成了十二生肖。
王充的《論衡》並不是第壹個提到十二生肖的,但說明我們現在的十二生肖至少可以追溯到兩千年前。學者們早於《論衡》發現了其他版本的十二生肖,但這些版本比《論衡》晚出了近兩千年。
上個世紀,大量的楚簡、秦簡、漢簡重新出現在世界上,其中也有提到生肖的。這裏可以舉個例子。
1975期間,考古學家在湖北省雲夢縣臥虎地秦墓中發掘出壹批珍貴的竹簡。這些都是著名的秦簡《睡虎地》,其中有壹批“日書”。所謂“日書”,是普通人在從事婚喪嫁娶、破土動工等活動時選擇日期的壹種工具書。古人認為某件事在某個時間是吉祥的,但在其他時間。
這批日文書中,與《論衡》不相符的十二生肖被完整提及。
睡虎地秦簡中提到的十二生肖:子、醜、陰、毛分別對應鼠、牛、虎、兔,與今天壹致;對應於陳的動物是無負荷的;對應“蟲”,古代文獻學家解釋為蛇;午對應鹿,不對應馬,與今不同;
申對應“環”,有的古文字學家認為是猴,酉對應“水”,有的古文字學家認為是雞,但對兩者的解釋仍有不同看法;對應的是“老羊”,與今天不同;亥對應豬,與今天壹致。
學者們對十二生肖的起源做了大量的論證和推測,至今沒有定論。有人持“外來論”,有人持“本土論”。隨著《睡虎竹簡》等壹批竹簡的出現,“本土論”似乎更有說服力了。
關於生肖的起源,有人說與天上的十二星有關,也有人說與古人的動物崇拜有關,也有不同的說法。
百度百科-十二生肖
人民網-中國十二生肖起源於何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