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3000多年前,商周時期的金文上就有了不同結構的“福”字。後來隨著古代書法、小篆、隸書、草書、楷書、行書等字體的出現,“福”字的書法越來越藝術化,而後人收藏的《百福圖》、《千福圖》集中了“福”字的各種寫法,使人美不勝收。
今天中國大陸的簡化字當然是為了方便漢字的使用和普及,因為它簡化了筆畫,便於記憶和書寫。但是,有壹個現實的問題是,它們必須被標準化,決不能不分清它們的含義就聰明地混在壹起。比如從日語引進的“幹部”壹詞不能寫成“幹部”,陸遊寫的“沈園”也不能寫成“花園”。
畢竟繁體字曾經是我們民族文字的主體,在海外華人文化圈依然發揮著重要作用,閑來無事可以多了解壹下繁體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