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是對茶葉生產的歷史、起源、現狀、生產工藝、飲茶技巧、茶道原理的全面論述,是壹部劃時代的茶學專著。
陸羽,唐代福州竟陵(今湖北天門)人。小時候被托付給壹個佛寺。我從小就努力學習。我知識淵博,有好的詩歌和散文。我很高傲,不在乎名聲。壹度招為太子太學、太常殿。760年,為了躲避安史之亂,陸羽居住在浙江苕溪(今湖州)。
其間,我在親身考察和實踐的基礎上,認真總結和仔細研究了前人和當時茶葉的制作經驗,完成了奠基之作《茶經》。因此,他們被尊稱為茶神和茶仙。《茶經》共分三卷十節,約7000字。
卷壹:第壹源,講茶的起源、形狀、功能、名稱、品質;二、說說采茶、制茶的器具,如采茶筐、蒸爐、烘茶棚等;三是討論茶葉的種類和采集方法。
卷中:四器描述煮茶、飲茶的器具,即24種飲茶器具,如風爐、茶壺、紙袋、木磨、茶碗等。
卷二:五煮,講各地泡茶的方法和水質;六飲,談飲茶習俗,即陳述唐代以前飲茶的歷史;第七件事是描述古今茶葉的故事、起源、功效;八出,將唐代茶區的分布劃分為八個地區,即山南(荊州以南)、浙南、浙西、劍南、浙東、黔中、江西、嶺南,並對各地產茶的優劣進行了論述。九、采茶泡茶用具的分析可以根據目前的環境,省略壹些用具;十圖教人以帛寫茶經,席皆見證並保存。
《茶經》系統總結了當時采茶和飲茶的經驗,全面論述了茶葉的起源、生產、飲用等各個方面,傳播了茶產業的科學知識,促進了茶葉生產的發展,開創了中國茶道的先河。而且《茶經》是中國古代最完整的茶經,除茶法外,與茶有關的各種內容都有敘述。以後所有的茶書都以此為藍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