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博魯文
巴魯文寫於公元前3世紀印度孔雀王朝阿育王時期,通過絲綢之路傳到中亞和中國西部。隨著公元4世紀中葉貴霜王朝的滅亡,巴魯文也隨之消失,成為壹種不為人知的死語言。
2.古索格代亞納人
粟特語是中國西北地區的商業語言。後來粟特人被庫達人和土耳其人統治。到了8世紀上半葉,阿拉伯人控制了粟特人,粟特古國逐漸消失,粟特語也隨之消失。
3.烤面包羅文
《土火羅文》成書於大嶽時期。20世紀初,在中國新疆發現了這種語言的殘余。經考證,這種語言有兩種方言,即土霍洛a(焉耆語)和土霍洛b(龜茲語)。使用的字母是中亞婆羅洲斜體,可追溯到6至8世紀。
4.於宇文
於崇文是於闐地區“塞壬”民族使用的壹種音標,屬於印歐伊朗語系。20世紀,在新疆和田(舊稱於闐)發現了壹份有這種文字的文獻。
5.契丹語
契丹文是遼朝為了記錄契丹語,參照漢字創制的文字,在契丹族建立的遼國具有隸書的地位。契丹是古代中國北方的遊牧民族。907年,契丹國建立,先後創制了大字和小字兩種文字。金朝滅遼後,終於成了死語言。從創立到廢除,* * *用了兩三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