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善本 - 夏枯草簡介

夏枯草簡介

夏枯草(Prunella vulgaris)是壹種生長在河岸兩側的濕草、荒地和路旁的草本植物,在我國各地分布廣泛。農村朋友當然不陌生。小時候奶奶會摘些夏枯草回來燒開水喝。本文詳細介紹了夏枯草。

夏枯草簡介,別名:夏枯草、夏枯草、夏枯草、夏枯草、夏枯草(雲南系列)、夏枯草、夏枯草、夏枯草、夏枯草、夏枯草、夏枯草、夏枯草等。多年生草本植物。

形態特征

匍匐根狀莖,在節上的須根。莖高達30厘米,基部多分枝,淺紫色。花萼鐘形,花絲稍扁平,花柱纖細,先端裂片鉆形,向外彎曲。接近平頂的圓盤。小堅果黃褐色,4-6月開花,7-65438+10月結果。

莖和葉呈卵圓形長圓形或卵圓形,大小不壹,65438+長0.5-6厘米,寬0.7-2.5厘米,頂端鈍圓,基部圓形,橫截面形狀為寬楔形,向下延伸至葉柄,翅窄,有不明顯的波狀齒或近全緣,頂部有草,橄欖綠色,底部剛毛短或幾乎無毛,淺綠色,毛少。

花序下面的壹對苞片像莖和葉壹樣,近卵圓形,無柄或具不明顯的短柄。鐃鈸由頂部生長2-4厘米的穗狀花序密集組成,每個鐃鈸由苞片支撐;苞片寬心形,通常長約7毫米,寬11毫米。心尖尖,長1-2 mm,脈呈放射狀。外表面沿中部以下葉脈稀疏剛毛,內表面無毛,邊緣有睫毛,膜質,淺紫色。

生長環境和分布

夏枯草喜歡溫暖濕潤的環境。耐寒,適應性強,但以日照充足、排水良好的砂壤土為好。也可在旱坡、山麓、林側草地、路旁、田間種植,但不適宜在低塵、澇區栽培。

世界分布廣泛,主要分布在歐洲、北非、西伯利亞、西亞、印度、巴基斯坦、尼泊爾等地。中國主要分布在陜西、甘肅、新疆、河南、湖北、湖南、江西、浙江、福建、臺灣省、廣東、廣西、貴州、四川和雲南等省。

址種

白花品種:該品種與原品種不同,花是白色的。產於川南;

窄葉品種:該品種與原品種不同,葉全緣,披針形至長圓形,長1.5 ~ 4厘米,寬6 ~ 10毫米,無毛或疏柔毛。雲南、四川;生於路旁、草坡、灌叢和林緣,海拔3200米。

繁殖方法種子繁殖

收集種子。當花穗變成黃褐色時,采摘果穗,曬幹,抖落種子,除去雜質,儲存備用。

播種。北方春播,3月下旬至4月中旬;秋播在八月下旬。多用條播,按20-25 cm行距開溝畦,溝深0.5-1 cm。將種子均勻地播種在溝裏,用細土覆蓋,稍微鎮壓,澆水,並始終保持土壤濕潤。15天左右出苗,每畝用種量0.5-1公斤。[6]

分裂繁殖

春末出芽時,挖出老根,分株。按照25×10 cm的行距挖坑,每個坑種植1-2株。種植後覆土,壓實,澆水,保持土壤濕潤,7-10天出苗。

整地栽培技術

選擇田地、地塊並修剪隔間。應選擇陽光充足、排水良好的哈頓沙土地或地塊進行播種。播種前,要深耕耙透,使土壤細平。耙平時,每畝施腐熟堆肥2000公斤或48 {BF}進口復合肥25-30公斤,土肥混合均勻,形成寬1.2 m的床面。同時開三條溝播種(或育苗)。

播種

8月中下旬至9月底是播種育苗的最佳時間。土壤墑情好的時候,按需播種或訂購。播種時,種子可混以細沙或細土,同時要控制好播種量,每畝播種量為1.0-1.5公斤(種子發芽率低於30 {BF}時加倍播種)。

播種可以直接用種子,每穴8-10粒,每畝17000穴(20cmx×20cm),每畝0.5-1.0kg種子,播種後輕覆土。播種後如遇幹旱,應補水或澆水壹次,1.5-20天後出苗,苗期人工除草1-2次。

田間種植

當幼苗長到4片葉左右時,聯合除草,去掉小苗留下大苗,去掉弱苗留下壯苗。幼苗宜在10葉左右(分蘗開始),基本苗按5-6寸株距設置,基本保證每株2-3株壯苗。

田疃管理

出苗後及時除草,除了大草,盡量早除。追肥壹般分兩次進行。第壹次在3月中旬左右分蘗期開始,每畝施尿素5-10公斤(視田地肥力而定),第二次在5月中旬左右開花末期,每畝施進口復合肥10-15公斤。追肥應在土壤墑情較好時或下雨前進行,以便肥料更好地被作物吸收。

收獲加工

當植株的穗80 {BF}在6月份變黃並逐漸變成褐色時,可在晴天進行擠壓和切斷,或切回晾幹並收集種子。幹草和幹果穗分開存放出售。

夏枯草的藥用價值是清肝瀉火,明目散結,消腫。可用於治療目赤、夜尿、頭痛、頭暈、癰、癤、乳癖、乳痛。

1.治療慢性乙肝:夏枯草12 ~ 15g,白花蛇舌草和白茅根15 ~ 30g,甘草6 ~ 12g,板藍根和山豆根10 ~ 12g。每日壹劑,水煎服,2-3個月為壹個療程,維生素C200毫克,每日三次。

2、治肝虛眼痛、寒性流淚、肌肉酸痛、目羞怕陽:夏枯草25克,香附50克,* * *為末。每次5克,蠟茶壹直調。

3、治血崩:夏枯草為末。每拿壹把方寸刀,米飲就調壹次。

4、紅白分泌物處理下:夏枯草花,開放時,陰幹為末。每次服用10g,飯前飲用。

5、治產後血暈、腸斷:夏枯草搗爛取汁,服壹粒。

6、治頭暈:夏枯草(鮮)100克,冰糖25克。用開水燉,飯後服用。

7.治療羊癲癇和高血壓:夏枯草(鮮)150g,冬蜜50科。燒水燉。

8.預防麻疹:夏枯草25 ~ 100g。水煎服,每日壹劑,連服三日。

9.治療小兒細菌性痢疾:兩歲以下,夏枯草50克,半枝蓮25克;二至六歲,夏枯草、半枝蓮各50克;六至十二歲,夏枯草、半枝蓮各75g。用水煎服。

10,治療急性扁桃體炎,咽喉腫痛:鮮夏枯草100 ~ 150g。用水煎服。

副作用

《本草宣彤》記載:“夏枯草,滋養厥陰血管,又能疏通氣滯。眼痛、瘰癧都是肝病,所以是神功。但是,如果長期使用,也會防止胃損傷。如果用人參和手術走路,可以長期服用,沒有傷害。”說明夏枯草的主要副作用是針對胃的,但是和人參、手術等熱性的東西壹起服用,不會因為長期服用而有壞處。因此,夏枯草皂苷長期服用對胃有刺激性。

另外,夏枯草是寒涼之物,所以“濕氣”重的人、脾胃虛弱的人或患有風濕病的人都會有副作用,使病情加重。有些人還會引起過敏反應,如皮膚出現麻疹、丘疹或紅斑、全身發癢、胃部不適、惡心、嘔吐、頭暈、眼花、腹痛、腹瀉、心悸等。

植物文化從前有壹個讀書人,叫毛嵩,心地善良,自小研讀五經四書,卻屢試不爽。於是,茂松終日郁郁寡歡,郁結日久成疾。他脖子上長了很多瘰癧(也就是淋巴結),蠶豆大小,形狀像鏈珠。有的潰爛,咕嚕咕嚕,醫生都應用疏肝解郁的方法,無效,病情越來越嚴重。

這個夏天,毛嵩的父親不遠千裏去找神農。有壹天,他來到壹座山腳下,看到到處都是綠草和美麗的白花,仿佛置身於仙境。他剛想休息,卻暈倒在地。毛嵩的父親萬萬沒想到,這個長滿青草的仙境,竟然是神農的藥園。這時,神農正在給草藥澆水施肥,看見有人暈倒,急忙跑去搶救。毛松的父親醒來後,向他道謝,並說出了他的難處。神農聽後,采了草園裏的草藥,說:“用這草頂上的球形部分,熬湯。”他還說:“這草叫夏枯草,夏天變黃了可以入藥,有清熱散結的功效。”生茂按照處方服藥,很快就康復了。後來父子二人廣泛種植夏枯草,為民治病,深得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