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壹種說法是把六藝解釋為六經,即《易經》、《尚書》、《詩經》、《禮記》、《景悅》、《春秋》。
1,易經
《易經》是壹部闡述世間萬象變化的古代經典,是壹部博大精深的辯證哲學著作。包括連山、鬼藏、周易,其中連山、鬼藏已失傳,世上僅存周易。
《易經》被譽為萬經之源,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總綱,蘊含著樸素而深刻的自然規律和和諧的辯證思想,是中華民族五千年智慧的結晶。
2.尚書
《尚書》最早的書名是《蜀》,成書於前五世紀,傳統的《尚書》(也稱為《金文尚書》)是由傅生傳下來的。傳說是古文化“三墳五典”遺留下來的。
《尚書》被列為重要的核心儒家經典之壹,“商”就是“商”的意思。《尚書》是壹部古書。它是中國古代歷史文獻和壹些追溯古代事跡的著作的匯編,是中國最早的歷史文獻匯編。
3.詩經
《詩經》是我國古代詩歌之初最早的詩歌總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期(11世紀至6世紀)的詩歌,有***311首;
其中六首為笙詩,即只有標題而無內容,合稱笙詩六首(南長、柏華、舒華、幽耕、崇秋、幽異),反映了周初至周末約五百年間的社會面貌。
4.《禮記》
《禮記》又稱《小戴禮記》、《小戴經》,成書於漢代,由西漢禮樂學家戴勝編撰。
《禮記》是中國古代壹部重要的法規文集,共20卷49條。該書主要描述了先秦禮制,體現了先秦儒家的哲學、教育、政治和美學思想。它是研究先秦社會的重要資料,也是儒家思想的匯編。
5.景悅
景悅,書名,是六經之壹。六經,即《詩經》、《尚書》、《詩經》、《易經》、《景悅》和《春秋》。
先秦時期有壹部音樂經典。這壹理論不僅見於傳世文獻《莊子·天下》,也為郭店楚簡所證實。
6.《春秋》
《春秋》又稱或,是中國古代儒家經典“六經”之壹,是中國第壹部編年體史書,也是周代魯的國史。現存的版本據說是孔子修改的。
《春秋》記載事件的語言極其簡練,但幾乎每壹句都暗含褒貶之意,被後人稱為“春秋筆法”、“微言義”。後來出現了許多對《春秋》所記載的歷史進行補充、解釋和闡述的書籍,稱為《列傳》。代表作有《左傳》、《公羊傳》和《谷亮傳》,合稱為春秋三大傳。
百度百科-四書五經六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