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最大的壹次瘟疫發生在東漢末年。當時,中原發生了壹場瘟疫。那時候“家家有本難念的經,臥病在床,房間裏壹片哭聲,或者關上門就死了,或者失去了家人。”
當時恰逢黃巾起義和瘟疫。禍不單行!中原地區處於極度恐怖的狀態,對比壹下當時的戶籍就能說明瘟疫的嚴重程度。
恒帝長壽二年(公元156年),全國戶數為1607萬余戶,人口5006萬余人。到三國末期,總戶數只有654.38+0.49萬多,人口560多萬,只剩下十分之壹。
擴展數據:
中國歷史上的大海嘯;
中國歷史上最大的壹次海嘯發生在西漢末年的靜海地區。據記載,當時的情況是“海水泛濫,西南泛濫數百裏,九河之地漸為海水所失”。後來,李道元在《水經註》中說:“海侵北,城毀壹半。”
從上面的記錄可以看出海嘯的勢頭和規模。在海嘯的推動下,海水沖到了陸地上數百英裏之外,淹沒了“九河之地”,使城市淪陷了壹半。而且海嘯打破了這壹地區的自然地理環境,可以說是徹底吞噬了靜海地區,進而使早期在這裏形成的東平蜀文化消失殆盡。
直到晉隋,還是“渤海西南角的澤國”。隋朝初期,海水逐漸退去,但仍是壹片沼澤。
百度百科-瘟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