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善本 - 心絞痛為什麽西醫註重活血,中醫註重溫陽?

心絞痛為什麽西醫註重活血,中醫註重溫陽?

最近天氣寒冷,心絞痛患者此起彼伏。為什麽天氣冷容易心絞痛?這與心屬火的本性有關。

在西醫和很多人看來,這是中醫武斷的說法。不客觀,為什麽沒看到妳身體裏有火?

這是對中醫的不了解。中醫有五行學說。五臟各有各的特點。

肺、肝、腎、心、脾屬於金木的五行。而且五行各有屬性。就是用類比的方法高度概括五臟的功能屬性。

比如心為火,就是說心是氣血的驅動力。維持生命和活力。有心火就活,沒心火就死。它是人類陽的核心體現。

是火,所以越旺越好。比如孩子是純陽,生長功能強。它生長發育迅速。心率比正常成年人快。全身暖洋洋的,像個小火爐。心中充滿了火。而老年人,隨著年齡的增長,日月耗光,心氣逐漸不足,就會全身發冷,手腳冰涼。甚至水腫。實際上是心陽不足、濕滯的表現。

心主血脈,是心火帶動血脈運行全身,溫暖四肢骨骼,維持全身器官功能的正常運行。

壹旦心氣不足,心陽不足,血液循環就會緩慢、停滯,就會出現血液循環不良、胸痛、心絞痛、心肌梗塞等。

心如火,最怕著涼。無論是冬季寒冷,吃涼的、喝涼的,還是喝涼茶、冷飲、涼面、菊花茶、螃蟹、甲魚、鴨子等寒涼食物,都容易損傷脾胃的陽氣,進而損傷心陽。因為心是火,脾胃是土。心火要溫脾土。就是母子關系。如果孩子的內臟受損,就會涉及到母親的內臟。這些經常吃風寒感冒,或者經常濫用壹些苦寒清熱藥物的人,往往都有非常深刻的體會:比如有的人經常便秘,就經常用黃連上清丸、三黃片、腸茶、決明子等苦寒清熱的藥物來促進排便。但久而久之,妳會經常發現嗜睡、頭暈、面色蒼白、手腳冰涼、胸悶隱痛,或者心絞痛,甚至放射到左肩和背部。

這就是心陽受損,導致血液循環不暢,氣血不通導致疼痛。有心絞痛或心肌梗塞。

所以,從古至今,歷代醫家都很註重讓人保暖防寒,不感冒,不吃涼的,不喝涼的。這是我們中華民族長久以來的養生理念,代代相傳,所有長輩都會給子女講壹句俗語。但是它有它自己的意義,其實就是保護人體的陽氣,特別是防止心陽受損。預防心絞痛和心肌梗塞。

現代西醫,心絞痛、心肌梗塞的治療都是活血化瘀的方法。因為在他們看來,淤血是導致這些的原因,擴張血管,排除淤血是合理的,療效迅速準確。

速度很快,但是是什麽導致了擁堵呢?為什麽兒童沒有這種病,但大多出現在中老年人身上。

中醫認為,這種淤血只是結果,不是原因。原因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尤其是中老年人,他們累了,傷心了,或者感冒了,或者吃涼了。心陽不足,陰寒阻滯,不能活血,導致瘀血阻滯。這就是原因。中醫認為,輕微的陰陽弦是導致胸痹(心絞痛、心肌梗塞)的原因。這裏的陽衛指的是陽氣不足,而陰弦原本指的是弦脈,是指體內陰寒過度時出現的壹種脈象。代表手指的陰寒過度是本病的核心病因。

所以在治療上,溫陽散寒是中醫治療心絞痛、心肌梗死的大法。

很明顯,西醫的治療思路是以結果為因,而中醫的治療思路是追根溯源,求根本,這也是為什麽很多人說中醫是治本。也包含了中藥治療後不易復發的根本原因。

保護心火,冬天要防寒保暖,不能著涼感冒。夏天要貪吃經常洗澡,不要躺在地板上。因為夏天容易出汗,體內陽氣更不足,更容易著涼。不要吃涼的,包括螃蟹、烏龜、鴨子、冷飲、涼皮菊花茶。

不要太擔心,經常熬夜。這樣會消耗悲傷,損傷心陽。

不要吃不幹凈的,嚴重的上吐下瀉也會損傷脾胃陽氣,進而傷及心陽。

還要註意節欲、寶精,避免房事過多或流產過多,會損傷肝腎精血、腎陽,進而導致心陽受損。

我經常看到很多年輕人心肌梗塞,心絞痛,而且發作頻繁,都是在性生活太多的情況下。這時候就要補腎填心了。否則直接擴張血管,促進血液循環,效果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