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使孩子聰明的方法不是補課或增加作業,而是讀書、讀書、再讀書。”中國是壹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也是壹個壯麗的詩歌之國。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學生應該了解中國文化的豐富和博大,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汲取人類優秀文化的營養。早在先秦時期,孔子就說過:“不學詩,無話可說。”誦讀古詩詞是語文自身特點所選擇的語文教育的優良傳統。為了繼承傳統,繼往開來,全面提高學生素質,更好地發展學生的個性和特長,促進學生的可持續發展,我們從本學期開始在我們下壹屆學校開展“誦讀古典古詩詞”活動。
壹,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人們從事任何活動的動力。同樣,學生只有對閱讀產生興趣,才能從內心深處對經典閱讀產生積極的需求。因此,教師要想方設法激發學生閱讀經典的興趣,讓他們愉快地閱讀經典,愉快地接受自己想學的語文知識。因此,教師在指導學生朗讀時,要善於傾聽,發現每個學生的不同優點。哪怕是壹句話,壹首詩,只要讀得好,都應該給予適當的贊美。這樣學生就會在老師的鼓勵下樹立信心,感受到成功的喜悅,閱讀的興趣也會越來越高。
1,采用多種閱讀形式。(1)聽經典。我從電腦上找壹些好的視頻來讀,經常組織學生去聽。(2)模型閱讀。當學生不能很好地閱讀時,應該使用模型閱讀指導。用生動的事例打動學生的心,激發學生的閱讀欲望。老師富有表現力的示範閱讀,能激發學生的情感歌唱,產生強烈的閱讀欲望。教師的閱讀水平高了,才能正確引導和指導學生。老師多讀表情,學生臉上才能表現出豐富的情緒;(3)此外,還可以采用:同桌競賽閱讀、小組競賽閱讀、男女生競賽閱讀、師生競賽閱讀等多種形式的綜合背誦,靈活多樣,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古詩詞的積極性,學生掌握了方法,就能在實踐中享受背誦古詩詞的樂趣。只有恰當地運用閱讀方法,學生才能愛上閱讀,並從閱讀中有所收獲。小學生只有大量閱讀、背誦、記憶古詩詞,才能充分吸收古詩詞的精華,得到古詩詞的浸潤,從而積累豐富的語言材料。那麽如何引導學生多背詩呢?古詩詞不是沒心沒肺的東西。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在背誦時,讓他們加入適當的動作,邊背誦邊表演音樂,這樣會增強對詩歌的理解,從而詩歌的情感會產生* * *,促使學生快速背誦,記憶牢固。
2.采用激勵性評價。《課程標準》指出:為了促進每壹個學生在學習中健康快樂地發展。要及時有效地對學生進行評價,應采取教師評價、學生自評和學生評價相結合的方式。加強學生自評互評,家長也要參與評價。在評價中,壹定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讓他們在評價中進步成長。所以在帶領學生閱讀積累經典詩詞後,我也及時總結評價學生的積累和成績,讓學生在各種形式的評價中知道自己的不足和自己的成績。我用“經典詩詞朗誦比賽”的形式來選拔優秀人員,鼓勵學生閱讀經典;通過冠名“我是讀書王”、“我是藏族小詩人”、“我是歌手”等官方稱謂,鼓勵學生閱讀經典。另外,我在學校每天的課間練習後,充分展示學生閱讀積累經典的成果,讓學生找到閱讀積累經典帶來的樂趣,找到成功的喜悅。
二,指導學生的閱讀方法
當然,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並不容易。我們需要在實踐中大膽探索和總結,找出適合學生的科學有效的訓練方法和途徑。我認為可以采用以下方法來引導學生朗讀。
1,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
葉聖陶先生曾說:“什麽是教育?簡而言之,就是養成好習慣。”閱讀也不例外,所以教師要特別註意培養學生正確的閱讀習慣。首先,要引導學生正確、流利地閱讀。使用普通話,發音清晰響亮,不要發錯音、漏音、加音、唱音、重復、斷句。在正確的基礎上,流暢、有感情地閱讀,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其次,大聲朗讀的時候,妳要意識到妳的眼睛,妳的心,妳的嘴。做到“七不”:不丟字,不加字,不寫好,不倒序,不重復,不唱讀(尾韻),不讀斷句,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再次,“壹天不練口語”,必須保證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練出紮實的閱讀技能。朗讀是對語言的直接感受。多讀的時候,詩的語言、節奏、句式、風格自然滲透到學生心裏,不知不覺提高了學生對詩的感受力。這就是“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寫也會背”的道理。
2.選擇閱讀內容
根據小學生的認知水平和記憶特點,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古詩詞來記憶。所以,我不規定學生閱讀內容的選擇。即使他們仍然選擇他們年輕時可以背誦的簡單內容,我也會允許他們將其作為報告的結果。如果能鼓勵他們記住更多內容就好了。除了讓學生自由選擇閱讀內容,我還會引導學生有目的、有選擇地選擇閱讀內容。可以通過朝代、人物、描寫內容等進行引導。比如,在指導學生讀完李白的詩後,我會簡單地給學生介紹壹下李白這個人物,讓學生對其有壹定的了解,然後再引導學生去閱讀和積累李白的詩;隨著季節和節氣的變化,讓學生收集描寫春夏秋冬的古詩閱讀,選擇背誦。因此,通過有目的的引導,學生在閱讀古詩時可以做到“舉壹反三”。
3.合理安排閱讀時間
我把學生想讀的、積累的東西整理打印出來,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抄在專門的“經典閱讀”書上。然後我們學校利用每周壹、周三下午寫作前的半個小時,集體指導學生朗讀。並鼓勵學生充分利用課間或自習前,或中午放學後的十分鐘,引導學生積累閱讀。“時間就像海綿裏的水。只要使勁擠,總會有的。”此外,學生可以同桌互助,朋友互助,老師監督,讓學生積極走在經典閱讀的道路上。
當然,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並不容易。需要我們在實踐中大膽探索和總結,找出適合學生的科學有效的訓練方法和途徑,全面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