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善本 - 雷公藤的功效與作用

雷公藤的功效與作用

雷公藤又名黃臘藤、菜蟲藥,為衛矛科植物雷公藤的根。每年秋季挖除二皮曬幹即可入藥。分布於浙江、江西、安徽、湖南、廣東、福建、臺灣省等地。但是,雷公藤到底有什麽作用呢?雷公藤的作用有哪些?親愛的,妳壹定也想知道。那我們壹起讀下去吧_

雷公藤功效:成分:根中含有雷公藤內酯醇、雷公藤內酯醇、雷公藤內酯醇、雷公藤內酯醇、雷公藤內酯醇等生物堿。此外,雷公藤還含有南蛇藤醇、南蛇藤醇、雷公藤內酯醇、葡萄糖、鞣質等。

味:苦、辛、涼。

歸經:心經、肝經。

功效:祛風、解毒、殺蟲。外用治風濕性關節炎和皮膚瘙癢,殺蛆和章魚,殺蝸牛和毒鼠強。

雷公藤的作用:1。中藥的應用;

1,治療麻風反應。將雷公藤幹燥根徹底去內外皮,木質部切片晾幹。每4元,加水2500毫升,文火(無蓋)3-4小時,取棕色藥液250毫升,早晚服用,3-4天為壹療程。曾治麻風反應167例(其中肺結核27例,腫瘤140例),服用2 ~ 3劑後癥狀得到控制。

2.治療風濕性關節炎。用雷公藤鉤。(取木質部,方法同上)5元,加水400毫升,文火煎制2小時(不加蓋)得藥液150毫升,藥渣加水煎制得100毫升。混合後分早晚兩次服用,7-10天為壹個療程。在治療過程中,50例患者停藥2-3天,不予治療。其中44例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或緩解。

3.治療肺結核。夏末秋初采集根莖,洗凈,晾幹,切碎。每31.2g雷公藤加1000ml水,文火煎至500ml左右(每10ml含生藥0.62g)。開始口服15 ~ 20ml,每日三次,1周為壹個療程;根據患者的病情和身體狀況,可稍加增減劑量,但每次用量不得超過10 ~ 25ml。如果7 ~ 10天後無明顯副作用,可延長用藥時間;但服用時間過長者應短時間停藥,壹般在服用20 ~ 30天後停藥5 ~ 7天。99例患者經治療後,大部分患者的咳嗽、咳痰、發熱、哮喘等癥狀均有不同程度的緩解。治療過程中按規定劑量服藥,基本無副作用;如果體質較弱,可能會出現惡心、腸胃不適、畏寒等癥狀。

4.中毒解毒。雷公藤是劇毒藥物,尤其是皮膚毒性極大。使用時要嚴格剝皮,包括雙層皮和樹縫裏的皮。

二、臨床應用:

1,免疫調節。紅斑狼瘡是壹種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存在多種免疫學異常。用雷公藤治療後,往往有明顯療效。血液檢查表明,隨著紅斑狼瘡的好轉,血液中原有的免疫異常可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實驗室進行的體外實驗也證實雷公藤生物堿能抑制抗體的形成。

2.具有抗腫瘤作用。動物實驗和壹些臨床研究證明,雷公藤可以抑制分裂增殖過快的腫瘤細胞,因此具有抗癌作用。

3、能改善微循環。雷公藤能擴張血管,從而增加血流量;能降低血液的粘度,改善血小板的異常聚集和粘附,從而改善微循環中的“血瘀”現象。

4.其他功能。據觀察,雷公藤具有抗炎、殺菌、解熱和鎮痛作用。此外,還發現雷公藤具有抗艾滋病病毒的作用。

三、藥理作用:

1,抗腫瘤作用。雷公藤內酯醇及雷公藤內酯二醇(0.1mg)對白血病L1210和P388有抗腫瘤活性。人鼻咽癌的ED50為10-3-10-4μg/ml。腹腔註射雷公藤內酯醇0.2 mg和0.25mg,對小鼠白血病L615有明顯療效。雷公藤內酯醇1×10-8mol/L能抑制MCF-7、BT-20、MKN-45和KATO-III四種乳腺癌和胃癌細胞軟瓊脂集落的形成,抑制率達70 {BF}以上,IC50為0.504-1.22。

2.有消炎作用。雷公藤乙酸乙酯提取物40mg口服19天,對佐劑性關節炎有抑制作用。80mg灌胃可抑制大鼠棉球肉芽腫。腹腔註射雷公藤總甙30mg,抑制大鼠實驗性關節腫脹和組胺引起的皮膚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20mg腹腔註射抑制大鼠棉球肉芽腫。雷公藤內酯醇100μg皮下註射可抑制巴豆油引起的小鼠耳腫脹,150μg皮下註射12天可抑制5-羥色胺引起的大鼠皮膚血管通透性增加。0.05-1.0μg/ml能抑制遠誌乙醇提取物的溶血作用,穩定紅細胞膜。

3.對免疫力的影響。口服雷公藤乙酸乙酯提取物20 mg和40mg,雷公藤總生物堿20 mg和40mg,抑制小鼠溶血素抗體的產生和小鼠脾細胞溶血空斑的形成。

4.其他功能。口服雷公藤多苷(GTW)16mg 2、5周,或10mg 7周,可明顯降低雄性大鼠附睪精子存活率,增加畸形率。口服抗生育劑量不影響大鼠垂體-睪丸軸的內分泌功能,可能直接作用於睪丸和附睪中的精子,使其異常成熟。雷公藤根木煎劑口服12天,明顯抑制日本血吸蟲小鼠肝臟蟲卵肉芽腫的形成。

5.毒性分析。小鼠靜脈註射雷公藤內酯醇的LD50為0.8mg。腹腔註射LD50為0.9mg,靜脈註射20-160μg連續7天,使犬血清丙氨酸氨基轉移酶(GPT)升高,心電圖T波異常,ST段壓低,160μg,使犬體重減輕,心肌呈顆粒狀,肝臟呈局竈性壞死。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心臟和肝臟損傷。

雷公藤註意事項:雷公藤禁忌;

1,本品有壹定的毒副作用,孕婦不宜服用。

2.本品對肝腎功能有影響,肝腎功能不全者禁用。

3.本品劇毒,慎用。患有瘡、癢和出血的人慎用。

雷公藤知識拓展:1。用法用量;

1,內服:水煎服,根木質部分去皮15-25g;帶皮根10-12g。都需要文火煎1-2h。也可制成糖漿、提取物片等。巖粉裝膠囊,每次0.5 ~ 1.5g,每日3次。

2、外用:適量,研磨或搗碎或;或制成酊劑和軟膏。塗抹時間不能超過半小時,否則會起泡。

二、中毒與解毒:

1,雷公藤是劇毒藥物,尤其是皮膚毒性極大。使用時要嚴格剝皮,包括雙層皮和樹縫裏的皮。據有關單位研究,雷公藤對身體有兩種作用:壹是刺激局部胃腸道;壹種是吸收後對包括下丘腦、中腦、延髓、小腦、脊髓等中樞神經系統的損害,可引起肝臟、心臟出血壞死。臨床上常見的中毒癥狀有頭暈、心悸、乏力、惡心、嘔吐、腹痛、腹瀉、肝腎疼痛、便血等。為慎重起見,心、肝、腎、胃等器質性疾病患者及孕婦禁用;治療過程中出現惡心嘔吐、腹痛腹脹、肝腎疼痛、尿蛋白、血清轉氨酶異常時,可立即停藥。

2.中毒後壹般急救措施:除了催吐、洗胃、灌腸、導瀉外,可服用4盎司鮮蘿蔔汁或8盎司燉蘿蔔籽,也可用鮮韭菜汗或濃茶、羊血解毒。據20余例中毒病例觀察,中毒癥狀為腹痛、嘔吐、腹瀉、嚎叫、掙紮,但無發熱。大多數死亡發生在24小時內,最多不超過4天。如果服用雷公藤後4小時內使用催吐劑和瀉藥,壹般可以恢復。